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頭號玩家》觀後感:最VR的電影,最科幻的童話

《頭號玩家》觀後感:最VR的電影,最科幻的童話

913VR.com

眼見即為真實

來源|913VR(原創)

作者|丹哥說VR

這個周末最重磅的VR行業新聞莫過於一部電影的上映,沒錯,這就是由大導演斯皮爾伯格執導的《頭號玩家》。為什麼一部電影會成為VR行業的大事件?因為這是一部VR題材的電影,而且片中的VR元素非常接近我們的現實。如此佳作,必須要好好聊聊,我想從電影本身以及電影與VR的關係等幾個方面來說說自己的理解。

《頭號玩家》為什麼好看?

在我寫下本文的4月1日,《頭號玩家》的評分是:IMDb 8.0、爛番茄76%、豆瓣9.1、貓眼9.2。綜合的說,本片至少獲得了8+的高評價,而且就連挑剔的豆瓣用戶都給出了9.1的高分,實在是讓人咂舌。本片的評分為什麼如此之高,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好看,至於如何好看,還是聽我慢慢道來吧。

本片的劇情其實非常老套,基本上是一個七龍珠(實現願望)+海賊王(尋找寶藏)的故事:一名網癮少年在VR世界裡經過努力和一些幸運加成(網文的套路)成功找到了傳說中的寶藏,擊敗了反動勢力,走上人生巔峰,最終贏得美人歸。這樣的故事如果讓一般導演來拍,估計能得7.5分就是奇蹟了,但是老斯卻把本片拍成了經典,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首先,本片的世界觀設定非常紮實,沒有違和感。本片的劇情發生在兩個世界裡——現實世界和VR世界(綠洲)。對於現實世界,老斯並沒有投入太多筆墨進行描繪,所有天馬行空的創意全部集中在VR世界,這樣就在呈現夢幻般體驗的同時,也把整個故事講圓了,沒有明顯的漏洞。仔細觀看電影的朋友可能會發現,VR世界的角色皮膚表面會有顆粒感,而現實世界的動作場面有時候鏡頭會出現抖動,這些其實都是老斯有意為之,他故意將兩個世界的差異充分表現了出來,既不會讓觀眾產生恐怖谷效應,又襯托出VR世界比現實世界更加美好的隱意。

其次,本片的敘事節奏近乎完美。熟悉電影劇本的朋友一定會知道電影三段式結構,即建置(交代世界觀)、對抗(引出矛盾衝突)和結局(解決矛盾衝突也就是高潮)。對於時長兩小時的電影來說,一般前半小時建置,中間一小時對抗,最後半小時結局,而本片對於三段式結構的運用堪稱是教科書級別。我在二刷時發現,本片介紹世界觀只用了8分鐘,而在不到20分鐘的時間裡(確切來說是18分鐘)完成了第一段建置,之後一個多小時則是緊湊的對抗,在90分鐘時(沒錯正好是90分鐘)進入結局部分。本片全程幾乎無尿點,以至於我兩次觀影的時候都是下半身告急,但又實在捨不得去廁所,這也說明了本片的節奏感把握得多麼牛逼。

最後,不得不提的是,本片前後的線索穿插得非常巧妙。當我們看到一些評分不高的電影,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可有可無甚至是湊數的橋段,而本片幾乎沒有一點多餘的片段。一些前面貌似無意義的情節,在後面全部都有對應。比如前面男主提到X1套裝的襠部有感測功能,後面就有大反派襠部被踢疼得大叫的情節,再比如前面有紋身臉男子跟蹤男主的畫面,後面就有男主被紋身臉男子強行帶走的劇情。一切的細節都有其價值,這才是大導演真正的功力。

綜上所述,如果一部電影完全做到以上幾點,那麼不管什麼題材都會堪稱佳作。下面我來說說本片與VR的關係,這可能才是你最想看的部分。

《頭號玩家》對VR意味著什麼?

毫無疑問,本片是一部VR題材的電影,而且與現實中的VR技術非常接近。基於片中綠洲在2025年上線的設定,我幾乎可以肯定的說,或許我們在2025年時會做得更好。

首先,片中標準的VR設備是一體式頭顯+體感手套(後延展到全身動捕)+跑步機(或類似威亞的懸掛設備)的設定,這些設備現在幾乎都有對應的產品,只不過目前產品的功能和性能還比較初步。按照摩爾定律以及目前IT產品迭代的速度來計算,7年後我們將擁有先進到超越我們想像的VR設備。如果你不相信我的話,那麼請回想一下,9年前iPhone剛推出,8年前iPad剛推出,7年前微信剛推出,技術的發展只會越來越快,快到比你想像的還要誇張。

其次,相對於硬體的迭代升級,網路的提升將更為迅猛。隨著5G網路和分散式VR計算的普及,未來大部分VR內容的運算將在雲端完成,VR頭顯將只發揮顯示功能,而全身動捕設備將自動完成定位功能(更精準的慣性定位演算法+無處不在的感測器和攝像頭)。到那個時候,你自己戴著VR頭顯走在大街上也應該沒事了,就像現在滿大街的人邊走路邊玩手機一樣。

最後,VR內容將全面覆蓋我們的工作和生活。開放的VR世界包羅萬象,不同的公司可以提供不同的VR內容服務,比如VR教室、VR會議室等等,當然,還有各種各樣的遊戲。在我眼中,綠洲更像是安卓這樣的操作系統或Steam這樣的內容平台,人們進入綠洲(大廳)之後,可以選擇不同的世界進行體驗,比如A公司的VR射擊遊戲(世界)或者B公司的VR舞蹈學校(世界)。綠洲只是一個開放式平台,並不存在完全的寡頭壟斷,就像是片中IOI依舊可以靠賣體感硬體成為市值第二的公司。

說到VR覆蓋未來人們的工作,本片倒是給了一個有趣的例子。片中IOI的契約人系統描述了人們在VR環境下強制勞動的場景,看到這裡,我突然開了一個腦洞,難道這揭示了未來大家都在挖礦賺取比特幣的趨勢嗎?(看到角色身上掉錢馬上想到比特幣^o^)

《頭號玩家》講的到底是什麼?

簡單遐想了電影與VR的關聯,下面讓我們回到電影本身。《頭號玩家》想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我在二刷之後感覺和一刷完全不一樣,正所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在這裡只是想說說自己的理解。

首先,本片確實說了遊戲(VR是形式)與現實的關係。Reality is the only thing that is real,藉助男主的嘴,老斯告訴大家玩遊戲一定要適度,最重要的還是生活,儘管遊戲很美。這就算是本片的第一個主旨吧,但如果你只看到這一層,那說明你和大部分觀眾一樣,只是爽快的欣賞了一部爆米花電影。

其次,本片確實是一部情懷大作,內藏無數彩蛋。我認為這也是本片評分居高不下的原因,因為很多人在片中看到了自己的青春:如果你喜歡街霸,那麼看到RYU和春麗還有波動拳的時候,我不信你不興奮;如果你是機甲迷,那麼看到鋼鐵巨人和高達的時候一定會熱淚盈眶(反正我是歡呼了出來);如果你喜歡庫布里克,那麼看到《閃靈》的時候……對於彩蛋,粉絲們大呼過癮,而小白則會感覺很雷人。是的,本片很自然的創造了鄙視鏈,懂VR懂ACG懂80年代流行文化的人可以鄙視懂ACG懂80年代流行文化不懂VR的人……(此處省略一大串以此類推)

本片的主力消費群體是80後和90後,而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愛好,所以在觀影時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看懂的地方,如果你什麼都沒看懂,只能說明你沒有童年。不過有一點我特別想說明,那就是雖然眾多彩蛋帶給你無數共鳴,但本片卻不是為了情懷而彩蛋,這就要說到我眼中本片的核心主旨。

關於本片的核心主旨,其實你看一下片名就能get到,Ready Player One,沒錯,這是一個關於gamer(玩家)的故事,很可惜很多人都沒看明白這點。現在回想一下,片中那麼多彩蛋的作用到底是什麼?無論是春麗還是獵空,無論是Halo還是高達,它們背後都是gamer,老斯最牛逼的地方在於,本片的彩蛋是為劇情服務的,每一個經典形象都代表了和我們一樣的gamer!本片的結局也說明了這點,gamer最終擊敗了氪金大廠IOI。Game is always by the gamers,of the gamers,and for the gamers. 如果你理解到這點了,恭喜你,你也是和男主一樣的頭號玩家!

在本片的結尾,有一段讓我淚目的片段,綠洲的創造者對男主說了一句,謝謝你玩我的遊戲。此時充斥在我腦海的是已故的任天堂前總裁岩田聰的那句名言:On my business card, I am a corporate president; in my mind, I am a game developer, but in my heart, I am a gamer.(在我的名片上,我是任天堂的社長;在我的腦海中,我是一名遊戲開發人;但在我的心中,我是一名玩家。)

謹以此片獻給所有熱愛遊戲的玩家和遊戲人!

【913VR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及回鏈】

聲明:我們精選的文章均已註明來源,轉載文章版權屬原作者所有。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及時聯繫我們刪除,聯繫請註明「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13VR 的精彩文章:

Merge Cube加入新AR功能 可與現實物體交互
英特爾推出全新迷你VR電腦

TAG:913V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