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風了,我該怎麼辦

中風了,我該怎麼辦

十多年前,我做的研究生課題,就是關於中風患者為什麼不能接受先進的治療手段,診治延遲是罪魁禍首。

診治延遲包括兩方面,其一是院外延遲,其二是院內延遲

院外延遲絕大部是由於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的判斷不準,或由於病初病情較輕而未給予充分的重視,從而出現就診時間延遲。

院內延遲,一個是院內診治流程的因素:但是現在各大型醫院都設立了中風綠色通道,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可以以最快、最專業的速度得以施治;其二,是患者家屬的因素:這個環節是所有患者家屬所共犯的問題,那麼我們下面將重點討論一下。

一、入院必要檢查:

1、經過院前判斷(多在急救車上)或急診綠色通道專業人士初步判斷,如果懷疑中風,除必要的神經功能評估、簡要病史的詢問外,首先要做的是抽血(為進一步診治做準備,是否存在特殊治療的禁忌證等)及影像學檢查(初步判斷中風的性質,是出血還是缺血性改變,此檢查決定治療方案的方向,並對病情的嚴重程度做初步預估)。

2、在這個環節,很大部分家屬會耽誤一些時間,現在醫患關係緊張呀,患者家屬怕醫生多開檢查,多收費。但是,請相信醫生,時間比什麼都金貴,不要因為你個人的「想法」而耽誤了你家人的健康。檢查是必須的,不進行相應的檢查,也就意味你就不能進行特殊治療,使你的家人恢復如初(大部分可以恢復較好,部分因為個體差異恢復較差,不是醫療的因素,切忌,任何事都不是萬能的)

最新發表在《Circulation》上面的文章提示,從發病至接受血管內治療,每延遲一小時,神經功能恢復狀況將下降5.3%。還再猶豫嗎???

二、治療前談話:

1、這是一個艱難的環節,絕大部分患者家屬是此過程都會超時決擇。所謂的特殊治療,包括靜脈溶栓術、動脈接觸溶栓術、經導管取栓術等等。無論哪一種特殊治療,都可能會有奇蹟發生,但同時,也會有風險增加。

2、在醫患緊張的今天,醫生會同你進行詳細溝通,而此時作為家屬的你,可能陷入困難決擇之中:很想做,但也很怕出血等併發症風險。但是,我告訴你,如果不做,你中風家人恢復的機會幾乎是「零」,而如果做,至少有70~80%的機率恢復正常。

3、另外,如果中風患者有多個子女的話,還要通知到每個子女,商量後才能決定,以免引起以後的相互埋怨。而就在商量的期間,也許大好時光已過,超過了黃金3小時,也只能呵呵啦。在此,我想說句話,做為子女,無論你是否有話語權,你都應該有所擔當,以最快的速度做出最明智的選擇。

當醫生正在救治你中風的家人的時候,你卻在想著不該想的事宜;該做決定的時候,你卻猶豫不決;當醫生徵求家人意見時,卻因家庭的繁瑣而遲遲未決。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過去了,而你的家人卻走向了一條遺留殘疾卻又不堪回首的不歸路。時間就是大腦,相信醫生就是給中風家人恢復的光明,畢竟他們是專業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風 的精彩文章:

牢記識別口訣 早期發現90%中風
人為什麼會中風

TAG:中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