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科研指標ESI「發榜」 北京神外所平均被引用頻次高居國內臨床醫學第二

科研指標ESI「發榜」 北京神外所平均被引用頻次高居國內臨床醫學第二

神外前沿訊,3月15日,國際科研權威評價指標ESI數據發布,3月份最新的數據範圍為11年整,即覆蓋時間段為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

在臨床醫學中的總被引頻次及平均被引頻次的「排行榜」上,北京神經外科研究所平均被引頻次以27.47的高分值位居第二,僅低於分值28.06的中國疾控中心不到一個分值。

ESI旗下的科睿唯安評價到:可以看到醫科院,中科院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的總體影響力在「臨床醫學」位列前三,而中國疾控中心及北京神經外科研究所的平均影響力較其他機構更高。

相關專家點評認為,這個數據說明北京神經外科研究所發表文章的平均質量極高,但美中不足的是與其它上榜各單位相比,北京神經外科研究所的文章數量相對還比較少,給未來留下了發展空間。

背景資料:

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I):

由世界著名的學術信息出版機構美國科技信息所(ISI)於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是基於科睿唯安公司旗下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錄的全球12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資料庫,ESI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

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

所創建於1960年3月,是國內最早建立以神經外科研究為重點的公益型研究所,設有14個基礎研究室、6個臨床研究室、1個防治研究室、2個社會團體。 目前已發展為科研、教學、臨床為一體的、亞洲最大、在世界上享有聲譽的神經外科研究機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神外前沿 的精彩文章:

天壇醫院江濤:腦膠質瘤科研心路歷程 伯瑞替尼I期臨床試驗結果驚喜

TAG:神外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