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保利春拍top10,買不起看一眼總行吧!

保利春拍top10,買不起看一眼總行吧!

保利香港2018年春季拍賣「現當代藝術專場」成交額超過4億港元,刷新現當代藝術專場成交額紀錄。全場共6件拍品過千萬元成交,其中,趙無極大型兩米巨作《大地無形》在萬眾矚目下拍出1.83億港元高價,成為2018年亞洲拍場首件過億拍品,一時引起無數尖叫。

圈內人士玩得風生水起,而圈外人士卻望塵莫及。眼看著一幅又一幅千萬作品在拍賣市場落槌成交,我覺得沒什麼好羨慕的!雖然買不起,但是看一看還是可以的。

今天我就為大家整理了保利香港這次現當代藝術專場拍賣中最貴的作品,大家睜大眼睛,你們看的可不僅僅是11幅畫,更是亮瞎眼的黃金啊!

TOP1:趙無極 《大地無形》

無極 大地無形

1956-1957年作

油彩畫布

200.4 x 162.3 cm. (79 x 64 in.)

估價 HKD 90,000,000 - 150,000,000

成交價 1.83億港元

趙無極到巴黎不過短短四年,即在國際藝壇獲得廣泛的認同與肯定,如他所言:「從1952至1953年之間,我的作品時常出現在歐美的美術館或展覽會,或被收藏。然而,也是我畫風轉變的開端。」隨著1950年代中期他經歷人生與情感的劇變,將無可宣洩的感情投入創作,從此展開藝術生涯最重要的關鍵時期,1954-1958年間被稱為「甲骨文」時期,因深受學術界推崇,巨幅作品多為國際知名美術館與機構所藏,出現在市場上的作品如鳳毛麟角,十分珍貴難得。

TOP2:趙無極《7.8.65》

趙無極《7.8.65》

1965 年作

油彩 畫布

89 x 116 cm

估價:HK$ 28,000,000 - 36,000,000

成交價 3422萬港元

趙無極從克利時期以幾何架構的具象靜物或風景作品,至1950年代中期轉化為具有強烈象徵意味的文字元號,1958年後,符號的運用漸漸減少,畫面中的形式元素朝向更絕對、更純粹的表現方式發展,至1960年代開始成為全然的抽象繪畫,1965年的《7.8.65》不但以特殊的色彩布局與空間意識,展現趙無極創作最為成熟圓融的風格,更是東方傳統美學與西方現代主義跨越時代與地域交匯融合的具體代表。作品從本質延續中國傳統空間意識的特殊觀點,結合了西方富於情緒感染的表現性色彩,在動態線條與靜態空間的並置與對照中,可說完整擷取傳統山水畫的精神特質。

TOP3:草間彌生《無限星網》

草間彌生《無限星網》

1995 年作

壓克力畫布

290 x 523 cm

估價:HK$ 26,000,000 - 36,000,000

成交價 3068萬港元

草間彌生在戰後的世界藝術中心,跨越民族與性別的限制,於百家爭鳴的藝術流派中,以其極具話題性的前衛主義,成為當時藝壇中最閃耀的一顆星。其獨樹一格的創作無論是在西方或是東方都膾炙人口,亦備受藝評家與學者推崇,為極少數縱橫於兩者美術史脈絡的藝術家。無止境寬闊的黑色畫布上,附著星棋羅布的白色圓點,這件創作於1995年的《無限星網》是目前市場上草間彌生七十歲前所創作最長尺幅的作品,不僅是藝術家在古稀之年對自我的挑戰和創舉,親手繪製的細膩質地更體現了她的無窮精力與創作理念核心。《無限星網》承襲1959年開始「無限的網」系列單色調網格的複製概念,添加標誌性圓點與有機符號的多重連結,彷彿重現了裝置藝術中燈泡明滅晃蕩的錯覺,《無限星網》集合草間彌生生涯不同階段的精粹,是藝術家對於自我創作歷程的總結與回顧,更是對草間彌生藝術發展追本溯源的最佳典範。

TOP4:朱沅芷《旋轉木馬;日光浴者;及現代公寓》

朱沅芷 旋轉木馬;日光浴者;及現代公寓

1932年作

油彩畫布裱於紙板(三聯作)

49.5 x 35.9 cm. (19 1/2 x 14 1/4 in.); 52.5 x 45.3 cm. (20 3/4 x 17 3/4 in.); & 49.9 x 35.7 cm. (19 3/4 x 14 in.)

估價 HKD 9 25,000,000 - 35,000,000

成交價 2950萬港元

1932年,朱沅芷受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之邀,以三聯作《旋轉木馬;日光浴者;及現代公寓》與去年甫創下藝術家拍賣紀錄的《工業之輪在紐約》參加「美國畫家和攝影家壁畫展」,朱沅芷以年僅26歲的年輕之姿於國際藝壇大鳴大放,此三聯作不僅是藝術家創作生涯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更是二十世紀初期華人藝術家以自身獨特風格融匯西方現代主義的最佳例證,標誌了中國現代藝術發展劃時代的突破。

TOP5:吳冠中 《天際黃河》

吳冠中 天際黃河

1990 年作

油彩 畫布

72.8 x 90.8 cm. (28 3/4 x 35 3/4 in.)

估價 HKD 10,000,000 - 15,000,000

成交價 1770萬港元

《天際黃河》一作畫面便充份表現了山川之靈動氣韻,吳冠中分別從線條、造型及用色等三方面來呈現東方風景的韻律。作品首先以簡潔的線條和造型,高度概括了山水的形態,畫面正中以線條勾勒了山巒峭壁的樣貌,折鋒、逆鋒等的線條形態,顯得稜角分明,筆力遒勁剛古,一如高唐李成的斧劈皴法,寫出了山崖峭壁的挺拔聳峙,奇崛荒涼,同時傳達了萬山千仞之立體感和重量感。

在充滿動勢的曲折線條間,不同色面組構了山石清晰的紋理,建構一個多重層次的世界,造成了一種跌宕起伏的節奏和韻律感,營造了吳冠中所追尋「美就美在鱗次櫛比和參差錯落」的色面層次及結構美感。中國人熟悉的意象—太陽、沙崖浩瀚、千山萬仞、河水延綿等羅列其中,匯聚成中國人從遠古、歷經漢唐文化以來對黃河的文化想像,重現黃河山川特有的高古雄奇的意境。吳冠中脫離了追求寫實,呈現更具個人風格的寫意之筆、更為純粹的色彩美感,促成了90年代初期創作的再度革新。

TOP6:周春芽《周春芽 格拉芙、貝克爾和TT》

周春芽 格拉芙、貝克爾和TT

2009 年作

油彩 畫布

220 x 320 cm. (86 1/2 x 126 in.)

估價 HKD 7,000,000 - 10,000,000

成交價 1085.6萬港元

周春芽綠狗的標誌符號,源自於他1998年飼養的德國牧羊犬─黑根,一開始周春芽使用黑色描寫愛犬的千姿百態,然而一次偶然的嘗試下鮮艷的綠色躍然成為主要的色調,跳脫寫實的用色手法,成為周春芽獨具代表性的標誌。創作於2009年的《格拉芙、貝克爾和TT》描繪了分別是藍頂藝術區鄰居屠宏濤、郭偉與藝術家自己飼養的狗,三隻並排的狗身處於巨幅畫布,產生強烈的視覺震撼,周春芽突破過去單一綠狗的構圖,以罕見的群體畫像描繪生活情景,它們間親昵的狀態或許也暗示了藝術家間的真摯友情。周春芽集結十年來對狗兒觀察描繪的深刻體會,以表現性色彩與筆法誇張畫中主角的特色,建構符號化的象徵與充滿自身情感的載體。

《格拉芙、貝克爾和TT》中的「綠狗」不再承載精神寄託,而是被轉換成主體化的觀念符號,周春芽在大面積留白的畫布上,筆觸放任恣縱,充滿力量和速度,呈現出肌理與體量感,似乎在畫布上進行了一次雕塑實驗。以巨幅畫布為基礎的三隻綠狗平均分布,純粹濃郁的綠色、褐色、紫色、紅色撲面而來,僅從強烈對比的色彩構成上來說,足以給視覺帶來強烈的刺激和衝擊力。

周春芽對綠狗的神態進行了細緻誇張的表達:位於畫面中心的綠狗,嘴巴自然張開,露出血紅的舌頭、尖利的嘴牙,面相雖兇猛但狗的眼睛卻飽含忠誠的神態。左側的綠狗,體量略小,神情乖順懵懂。右側的狗主要以黃褐色來表現,在犬的品種上與另外兩隻狗明顯不同,嘴巴微張露出半截淡紅的舌頭,目光睿智,神情則顯得深沉穩重。三隻狗蹲坐在地上的姿勢,傳遞到觀眾的視線,它們身上的綠色已經消失原本的平靜與平和,變異為工業文明下的一種「暴力美學」。周春芽將綠狗雕塑化的同時在筆觸結構上又吸收了花鳥畫形態簡潔的特徵,突破了以往模擬國畫筆墨表象符號的程式,融入了表現主義的率直揮灑,在書寫工業文明的時代感與傳統人文精神的傳承上,找到了完美的契合點。

TOP7:周春芽 《躺著的人體、黑色的石頭》

周春芽《躺著的人體、黑色的石頭》

1992 年作

油彩畫布

149.2 x 119.2 cm

估價:HK$ 8,000,000- 12,000,000

成交價 944萬港元

1989年回國後的周春芽,開始潛心研究文人畫,「元四家」、八大、董其昌、黃賓虹等人為代表的中國傳統繪畫以及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引導他尋求新的藝術轉換。於是九十年代,他集中創作了一系列「山石」、「太湖石」及「蘊藏人體的山石」作品。1992年《躺著的人體、黑色的石頭》便是此時的典型。在《躺著的人體、黑色的石頭》中,周春芽在追求「筆墨」與「線條」的流動性,而這兩個要素是中國水墨畫亘古不變的永恆探討,千百年來傳統繪畫的發展也是筆墨與線條的演變過程。周春芽借鑒了黃賓虹「黑、密、厚、重」的筆墨方法,用油彩混合調色油在畫布上皴擦點染,凝結流淌。依靠材料的屬性,將水墨在宣紙上濃淡、乾濕、軟硬的層次轉化成油彩在畫布上凹凸、重疊、起伏的肌理。周春芽在談到這一系列時曾說:「當時主要還是想畫人體,畫中的人體都有具體的模特,但因為已經開始接觸中國畫,所以不可避免地用了線,在亂筆中藏著具體的形象,在塑造形體的同時解構形體。」

《躺著的人體、黑色的石頭》中,人體與石頭呈正反三角形態並置組合,扭曲的人體與石頭盤亘交融,安置在畫面中央,佔據三分之二比例,這種片段式的取景、特寫式的構圖天然具備了震撼的視覺衝擊力,人體與石頭的造型依靠線條一氣呵成,似書法式的用筆,以流動的書寫來展示力量和速度,使本應存在的界限模糊混沌,似有似無,徘徊在具象與抽象之間。周春芽沿襲了傳統筆墨的表現手法,卻放棄沿用「石頭」及「人體」早先被賦予的象徵意義。「石頭」不是文人思想里的精神寄託,「人體」也不是古典趣味中的優雅與節制。赤裸的人體似乎被模糊不清的繩子捆綁,又似乎是在即興揮灑時留下的畫面肌理,與冷峻的石頭一起置於毫無情節的純色背景中,整體黑褐色調令氣氛凝重,混雜著曖昧不清的少許紅色、藍色及綠色干擾了視線,從整體壓抑的氣氛中跳脫出來。

TOP8:吳冠中 《街頭紀念碑》

吳冠中 《街頭紀念碑》

油彩 畫布

45.5×53.5cm

1989年

估價 HKD 7,000,000-10,000,000

成交價 767萬港元

經歷20世紀70年代水墨創作的啟發,引領80年代半抽象風格的開端,吳冠中於1989年春天重返巴黎,並在同年創作了《街頭紀念碑》來顯示自己對於抽象風格的嶄新探索,將繪畫的元素簡化為點、線和面,以大塊面積白牆佔據畫面中心,流線型的枝幹與圓柱穿透牆面,細碎筆觸點染色塊,幻化成枝頭細碎的葉片。

吳冠中把握色點、線條與塊面的整體造型功能,將景物回歸為原始的幾何形狀,在油彩創作中運用線條書寫,成功架構畫面輕快的節奏動感。

《街頭紀念碑》結合東方線條與西方塊面的表現手法,實現吳冠中長期致力實踐「油畫民族化」,發展出融合中西藝術之所長的獨特藝術語彙。

TOP9:趙無極《藍色構圖8.1.65》

趙無極《藍色構圖8.1.65》

油彩 畫布

46.5×50.4cm

1965 年

估價 HKD 5,500,000-7,500,000

成交價 649萬港元

20世紀60年代中期是趙無極藝術創作的重要轉折時期,其過去激昂的大筆觸自此轉為更為細膩的畫面經營,《藍色構圖 8.1.65》即以單純的普魯士藍與白色調,反映出藝術家這個時期的創作軌跡。

畫面中央墨黑與普魯士藍輻輳交錯的細緻筆觸宛如南宋山水的局部特寫,趙無極擷取自然萬物中最為基礎的元素,隱喻廣闊無垠的大千世界,上下的留白彷佛傳統山水畫中的天地,色彩邊緣的滲透暈染創造出過渡的轉折,寄託了背後無限的想像空間。

趙無極的所思所感凝鍊為種種形式元素,賦予物象本身的內在結構和意蘊,《藍色構圖8.1.65》以簡練的線條與色彩表現,由寡中見眾、內中見外,實為趙無極對於中國傳統山水與哲學觀最精微的體現。

TOP10:朱德群 《第九十號構圖》|林風眠 《豐收》

朱德群 第九十號構圖

1961年作

油彩畫布

82.3 x 100 cm. (32 1/2 x 39 1/4 in.)

估價 HKD 6,000,000 - 8,000,000

成交價 649萬港元

朱德群自幼學習書法,擁有深厚的水墨功底,他深諳用筆的輕重快慢和油彩濃淡乾濕的嫻熟拿捏與掌控,而這都在1961年作的《第九十號構圖》(Lot 167) 中一一體現。他將油彩稀釋,用灰藍色的單一背景表現水墨渲染的效果,再以疾鋒揮灑於中心的乳白色塊面之上,再現宋代「筆法追勁、意度天成」的凌厲筆法,在強調色彩對比和層次的同時,用強勁的書法性線條為畫面建構出動態以及節奏感。

林風眠 豐收

油彩畫布

63.2 x 75 cm. (25 x 29 1/2 in.)

估價 HKD 6,000,000 - 12,000,000

成交價 649萬港元

林風眠生涯中最重要的便是1950-1960年代的轉折。此時期作品存世數量稀少,尤以油畫媒材最為罕見。《豐收》便是這一時期的油畫作品,充分表現了以立體主義為根基的「林風眠體」繪畫。《豐收》於現藏者家族中珍藏二十餘年,首次現身市場,對林風眠的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學術價值。

與近年來在市場上屢創佳績的漁村系列作品布局相承一脈,林風眠對畫面場景及人物的線條勾勒進行幾何簡化處理,採用常用的方形構圖,畫面中的漁船多以橫向布陣,線條層迭交錯,由近至遠。縱向的船桅有致地散落畫面之中,增加畫面之層次感。漁女的身軀則是飽滿利落的圓弧形,使得縱橫交錯的直線線條更為圓融緩和。

-END-

[聲明:本文由淘古趣平台自互聯網搜集並整理髮布,侵刪。同時,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

尊敬的淘古趣用戶,淘古趣新增功能「集珍寶格」已經上線!更加自由的交易方式就在這裡。不愁賣不出去,不愁淘不到寶,快來體驗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古趣 的精彩文章:

公安局長組織盜墓被判無期
今日元宵節,人約黃昏後

TAG:淘古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