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上海酷兒影展前瞻,這個變化很重要

2018上海酷兒影展前瞻,這個變化很重要

GIF

上海酷兒影展是一個全新的酷兒電影平台,

通過放映世界各地優秀的酷兒影像,

探討多元化的愛和酷兒文化。

從2016年底成立以來,上海酷兒影展便希望通過電影的力量加強酷兒與大眾之間的聯繫。酷兒與電影,是影展的主體。一個個晦明變換的鏡頭,組成精鍊而飽滿的酷兒故事,它們不僅在這個全新的酷兒電影平台上大放異彩,也成為更多人了解酷兒的窗口。

2018年,上海酷兒影展再度啟程。為了更好地履行影展的使命:在給本地觀眾帶來更多來自世界各地優質酷兒影片的同時,為新生代電影人,尤其是具有中國及亞洲背景的影人提供推廣及發聲的平台,今年的影展將會帶來新驚喜。

我們希望通過更豐富多元的選片,讓大眾透過鏡頭了解發生在世界各地的酷兒經歷與故事。因此,我們決定將上海酷兒影展「短片競賽單元」更名為「短片單元」,下設亞洲短片競賽和世界短片展映兩個分單元。希望這樣的改變,能更好地為本土觀眾鋪陳全球酷兒的廣袤生活圖景。在亞洲短片競賽中,我們將設置6個獎項: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劇本、最佳演員以及評審團大獎。世界短片展映不受評審及獎項頒發,但將作為官方入選在影展展映。以此,我們得以在堅守使命的同時,提供更多元的內容。

酷兒究竟應該怎樣去定義,也許根本不會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但通過電影,我們可以透過鏡頭裡的故事,以多元化視角去審視這個辭彙的前世今生。正如同首屆上海酷兒影展的主題「我們就在這裡」,我們以8部長片、15部短片、6場專業影人討論會和1場電影製作工坊,為一千多名觀眾帶來了酷兒、電影、對談與歡聚。

我們就在這裡,展現出我們的故事;

我們就在這裡,擁抱記憶與真我,探索潛藏在黑暗中的可能;

我們就在這裡,告訴所有人,我們和亞洲的酷兒們希望全世界看見我們。

我們很高興用光影的魅力,讓大家體驗到了豐富多彩的人生旅程,同樣也期待在今年的影展中,用更豐富的文化與思想碰撞,呈現出乎意料的火花。

看到這樣全新的酷兒電影平台在上海初試啼聲,作為影展策展人來說,都有怎樣的感想?而作為報名的影人來說,參與影展又是一番怎樣的特殊體驗?來聽聽上海酷兒影展總策展人Ting,以及兩位曾參與了首屆影展的電影人鄭陸心源和鍾倍爾的感受。

Ting

上海酷兒影展總策展人

Q

當初為什麼決定創立上海酷兒影展?

Ting

創立上海酷兒影展的初衷主要有3個:

1.讓本地觀眾觀賞到來自全球的多元化酷兒影片的同時,呈現更多亞洲酷兒銀幕形象;

2.雖然上海有眾多酷兒活動,但多以西方化的視角和文化為主。我們希望為中國觀眾創建讓他們更有親切感的社區活動;

3.為新生代影人特別是亞洲和中國影人,提供展示作品的機會。

Q

去年是首屆影展,你覺得最大的挑戰是什麼?是如何克服的?最難忘的事情是什麼?

Ting

從零開始,自然充滿了挑戰。一開始團隊對影展運作並不熟悉,所以也是在一邊摸索一邊做。而且作為一個新的影展,在沒有往屆數據支持的情況下,獲取支持也並不容易,當然最後也是有許多社群內的朋友幫助我們。從場地到內容,都幫了我們很多忙,去年的影展可以說是由眾多朋友一起支持的結果。

Q

中國觀眾目前對酷兒電影的口味如何?影展選片放映是否會考慮迎合或引導國內酷兒電影觀眾的胃口?

Ting

中國觀眾對酷兒電影其實並不陌生,但除了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主要還是限制在西方主流商業電影以及新電影上。我個人感覺本土觀眾對於酷兒影片的定義可能仍然停留在關於LGBTQ主人公故事的影片,也就是說這類電影常常有非常明顯的LGBTQ元素。另一方面則是對於真正的多元化,包括社群內的多元化以及一些比較新的概念和知識的了解較少。考慮這兩個因素,我們在選片時希望呈現出不只是所謂的LGBTQ各分一杯羹的編排,而是能推介新概念和探討價值的影片。

Q

在你看來,酷兒群體和酷兒文化在中國的現狀如何?和國際相比有何差異?對未來有何展望?

Ting

酷兒群體和文化在中國呈現兩極化的現狀,以地區來分,一線城市與三線城市或更為貧困的地方對於酷兒群體的包容度差別之大不言而喻。而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中雖然對於酷兒群體的包容度較高,但對於酷兒文化的了解其實也呈現兩極化,一部分人對於酷兒文化及議題有深入的探討和理解,這佔少數;但大多數人,甚至本身就屬於LGBTQ社群,但對酷兒社群的歷史和現代發展的新概念知之甚少。

這兩年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多元的社群活動,可以說是非常豐富了。同時參加這些活動的人也呈現很多元的狀態,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願意被「標籤化」,態度也更為開放,這讓人欣喜。

希望這樣的景象可以長遠地持續下去,以及向二三線城市繼續發展。

Q

今年影展短片單元已經開始徵集了,對投遞影片有什麼期待?

Ting

去年我們得到了大量的片子,但亞洲的影片占數不多,總體來說影片質量參差不齊,部分甚至完全不符合我們的主題和要求。今年設立了一個很低的報名費,也是希望通過這個方式稍稍過濾一些隨意投遞的人。希望能夠看到更為優質和具有話題性的影片。

鄭陸心源

《然後》導演

首屆上海酷兒影展短片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獲得者

鍾倍爾

首屆上海酷兒影展短片競賽單元SHQFF特別獎獲獎影片《海上良宵》導演

Q

去年參與上海酷兒影展的體驗如何?

鄭陸心源

去年首屆影展很chill,很有愛。還記得我當時從杭州趕去影展的開幕式,到上海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城裡堵得不行,我差點遲到。現場有很棒的音樂,以及滿座的觀眾,還是很讓人興奮的。深夜裡的opening party,和新認識的朋友、影展的工作人員,還有評委們一起嘬著酒精棒冰,站在街邊喝著聊著,吹著上海深秋的小涼風,非常快意。

Q

你怎麼看待「酷兒電影」這個標籤?

鄭陸心源

不是很喜歡給事物下標籤。但是如果這樣的標籤可以從某種程度,能讓人更具體地去了解酷兒,更全面地去了解電影,了解酷兒在影像中的呈現,了解電影如何描繪愛和生活的各種可能,那也是有意義的吧。

鍾倍爾

標籤的東西都很無聊。美的東西才是電影應該追求的。作為一個電影人,不應當是,我首先是個女性或者我首先是個gay,或者我首先是個穆斯林。而應當是,我首先是個導演。

Q

兩位導演都在中美兩國生活學習過,你覺得兩種文化在你身上留下了什麼痕迹?

鄭陸心源

中國22年,美國4年,中間或長或短地在台北、巴黎、京都、墨西哥城呆過。每次在不同的地方,遇見不同的人,最珍貴的可能是自己在經歷中慢慢拓展了對於人和這個世界的共情的邊界。

鍾倍爾

紐約太棒了,非常喜歡。中國其實其實也很棒,但是稍有局限性吧,所以有點sad。很遺憾上海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電影圈。

Q

以一位影人的角度,你們怎麼看待中國現在的電影環境?你們覺得對於影人來說,參與影展、短片競賽等對他們的發展有哪些意義?

鄭陸心源

電影節/影展是一個有光環的場合,它無論程度的深淺,都連結了觀眾、作者和社會資源,彼此發酵之下,對於影人來說有著多重影響,可能是自我的膨脹、反省,或帶來衝擊、機遇,或受到壓力。但如能遇到一兩個有緣人,有共鳴的、有啟發的、有共同信仰的,都是幸運的事。

鍾倍爾

中國現在的電影環境挺好的,除了審查的問題,現在青年電影人做自己的東西比以往要容易很多。與美國不同,美國青年影人想出頭非常難。我認為參加電影節/影展對青年電影人來說是個很好的機會,可以短時間認識大量的人,幫助還是很大的。

Q

在你看來,酷兒群體和酷兒文化在中國的現狀如何?和國際相比有何差異?對未來有何展望?

鄭陸心源

我個人其實認為……人活著都挺不容易的……酷兒始終是驕傲而美麗的存在,無論陽光雨露,我們都茁壯成長著。所以,管他呢。

鍾倍爾

酷兒文化在中國還是挺艱難的,因為各種各樣的關係吧,不像在紐約,特別自然。當然民間接受度相對來說其實比較高,包括我爸媽,也開始對酷兒理解接受起來了。

最後,別忘了我們的短片單元已正式開始徵集,如果你有好的關於酷兒、或是有酷兒角色的故事,請【點擊原文】進入短片徵集頁面。2018上海酷兒影展將繼續為大家呈現精彩的酷兒電影,我們依然在這裡,期待大家的光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酷兒影展SHQFF 的精彩文章:

TAG:上海酷兒影展SHQ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