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重讀唐詩三百首:愁苦哀怨的征夫思婦之情,在李白的筆下變了模樣

重讀唐詩三百首:愁苦哀怨的征夫思婦之情,在李白的筆下變了模樣

中國古典文學當中有不少是關於征夫思婦的古詩。在古代中國封建社會當中,普通人的生活是需要承擔很多的任務的,比如徭役、兵役等,這是男人們所不可避免的。

而在男人們奔赴邊疆,或者奔赴工程現場的時候,家裡就只剩下女人們。這些女人在家裡撐起整個家,無時無刻不在思念遠方的丈夫。而在此時,有關他們思念遠方丈夫的詩篇就越來越多,也就引起了越來越多詩人們的注意。

從《詩經》開始就有君子於役這樣的哀嘆,表現女子在家思念遠方丈夫的詩歌。比如在《詩經·衛風·有狐》當中,就有「心之憂疑,之子無裳」的詩句,寫的是一個婦女看到貴族衣著華麗,生活悠閑,就想起自己的丈夫在外面終日忙碌,擔心他卻沒有衣服穿。

這樣的詩句,可謂關注民生疾苦,描寫現實生活,在文學史上有著很高的地位。不過這樣的詩篇,一般都在描寫女子的哀哀怨怨,以及對於當時沉重的勞役加以批判的態度,整體的情感基調比較低沉,也比較凄婉。

不過這種情感到了立白的筆下卻變了模樣。且看: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望邊邑 一作:望邊色)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這首古詩就是李白的《關山月》。一般把它歸入到樂府詩作當中,因為「關山月」是古樂府的樂府舊題。

開篇的幾句寫的是當時李白所看到的邊塞的壯麗景色。「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從開篇的這四句來看,這可不像一首描寫征夫思婦之苦的詩歌,倒像是一手豪壯的邊塞風景圖。這幾句古詩可以在我們腦海當中形成一幅壯麗的圖畫,圓月一輪明月從祁連山脈慢慢升起,穿行與蒼茫的雲海之間,浩蕩長風吹越萬里,來到了大唐將士們所鎮守的玉門關。

這幾句詩歌已經奠定了這首詩的情感基調,那就是悲壯蒼涼。而後兩句李白在寫此地的歷史,進一步的來寫邊塞征夫思婦的生活。

所以這兩句寫「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當年劉邦曾經在這裡遭遇白登之圍,而在今天吐蕃依然覬覦大唐的大片河山。「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更加寫清楚此地是戰略要地,是兵家常爭之地,所以在這裡進行的戰爭不計其數,而且很多人都在這裡埋骨他鄉。

而後的這兩句就是寫的征服思夫之苦。最前面描寫壯麗景色,而後寫此地戰略重要地位。「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守邊的將士們想像家鄉的景色。而在家裡,妻子們的臉上到處都是愁容,因為思念遠方的丈夫,妻子往往站在高樓翹首以盼,時時的哀嘆什麼時候能夠見到遠方的親人。

這首古詩的情感基調悲涼雄壯,尤其是前面的八句。先是描寫了邊塞的壯麗風光,而後描寫了這個地方的戰略重要性。乃是兵家長爭之地,如今面臨周邊國家的威脅。大唐將士們要想守衛邊疆必須要在這個地方付出更多的努力。

最後的這四季寫的是征夫在邊疆思念家鄉的妻子,而妻子也登上高樓翹首以盼,遠征丈夫的回來。這兩者之間,他們有著充足的情感聯繫,有著強大的情緒感染力。雖然也是寫的征夫思婦之苦,但是相對之前詩句的凄婉柔糜,李白的這首古詩,顯然注入了浩蕩之氣,更有氣勢,更有情感的雄壯。

作為唐代詩歌的代表者,李白用他的人格他的精氣神,給整個的唐詩注入了一種仙氣。讓人讀來自有一種氣勢充滿其中,賦予這首詩以強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

從這一方面來說,李白的這首《關山月》,乃是其中的經典代表性詩作。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唐詩三百首中最具風韻的五律古詩,頸聯10個字寫出大自然規律
唐詩三百首中我們最熟悉的五律,詩人16歲寫出,很多人只會背一半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