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詩三百首中的「宰相詩歌」,因傳誦千年的兩句古詩成為詩壇巨擘

唐詩三百首中的「宰相詩歌」,因傳誦千年的兩句古詩成為詩壇巨擘

在唐詩300首當中,有一位詩人曾經官至宰相。而且因為這個詩人他本身的文學才華,在當時也被譽為詩壇的領袖。這個詩人是唐玄宗時期很有名的賢相,無論是王維,孟浩然還是其他的一些詩人都希望能夠得到他的提攜,以實現自己在仕途當中的抱負。

而這個詩人,這個宰相,也因為有兩句傳誦千年的古詩而成為詩壇巨擘。

這個詩人就是張九齡,而他這兩句,傳誦千年的古詩,就是著名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兩句古詩出自一首名為《望月懷遠》的古詩,是張九齡非常著名的一首五律詩作。全文如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每當我們說到描寫月亮的最經典的古詩詞的時候,這兩句無論什麼時候都會受到大家的關注。而且這兩句和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其實還有這很多的相通之處。不過對比蘇軾的曠達,張九齡的這兩句古詩顯然更有渾厚之意。

張九齡在唐玄宗的時候,為當時的政治清明,立下了很大的功勞。他的被罷相,實際上就意味著盛唐由盛轉衰的開始。

寫這首詩的時候,也就是張九齡被罷相遭到貶謫。張九齡離開家鄉思念遠方的親人。他遠離朝堂,對於朝局有些憂慮但是已然看得超脫,才會有如此意境高遠的詩篇。

前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意思就寫的是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輪明月,而月亮照耀著你我,雖然人在天涯,但是我們都看到的是同一個月亮。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有情人都怨恨,茫茫的長夜,因為思念親人整夜裡睡不著。作者在這裡表達的是思念故鄉,思念親友的心情。再加上他被貶的經歷,這種情感就顯得更為真實。

隨後的這兩句「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寫的是月光之美。為了能夠欣賞到這美麗的月光,作者把蠟燭這一照明的工具都被熄滅了。而後披衣服坐了起來,卻感覺到空氣如此的寒冷,清涼。

最後兩句寫的,表達對於親人親友的一種祝福。「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我們相隔千里之緣不能送給你這美麗的月色。真希望我們能夠在夢中相見,以解相思之苦。

張九齡這首古詩非常的高華渾融,自有一種盛唐氣象。這首古詩寫出了月光的皎潔美好,寫出了情人相思的自然流暢,寫出了張九齡超凡脫俗的思想境界,乃是一首盛唐名篇。

對於張九齡來說,曾經身居高位而後遭貶,人生經歷也不可謂不豐富。但是看慣了世間的一切,卻依然有如此晶瑩剔透的內心世界,當真是不容易的。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唐詩三百首最沒有內容的一首律詩,詩人間唱和岑參秒殺杜甫王維
唐詩三百首中最憂慮的七絕古詩,映射晚唐命運,被稱為「絕唱」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