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合川釣魚城—讓上帝折鞭的地方

合川釣魚城—讓上帝折鞭的地方

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親率10萬大軍進入四川,蒙哥打算先取長江上游,然後揮師東下,直接平定江南。然而,蒙古大軍統一天下的腳步卻在一座嘉陵江上面積僅2.5平方公里的小城意外地停止了。1259年六月,蒙軍大汗蒙哥被擊傷,七月死於軍中,臨終前留下「若克此城,當赭城剖赤,而盡誅之」的遺詔。這座小城就是今天的釣魚城。

南宋淳右4年,蒙古鐵騎預備攻打南宋,已經向四川蠢蠢欲動,四川安撫制置史余玠,積極籌劃備戰,他接受部將建議,在釣魚台構築釣魚城抗敵。他調集17萬軍民,巧妙運用地形特徵,以山為壘,在絕壁上砌石建城,建好的釣魚城地勢險峻,氣勢雄偉,像一把尖刀刺在江面上。

重慶三江交匯,是四川盆地向東的關健節點,蒙古鐵騎佔據四川,若想東進,物資、軍隊必須依靠水運。要想安然享用水道,就必須拔掉釣魚城這個釘子。蒙古大汗蒙哥,親率10萬主力部隊,進攻四川,不到十個月就佔領成都、川西北。正是雄心勃勃之時,小小的釣魚城根本不入他眼,他命令蒙軍總帥汪德臣,帶領數萬軍隊十天拿下釣魚城。

宋開慶元年二月,蒙軍由渠江雞爪灘渡江,向釣魚城東面的石子山發起進攻。可是剛一開打,汪德臣就傻眼了,無論從哪個方向進攻,都是面對懸崖峭壁,縱橫天下的蒙古鐵騎在此毫無用處,戰場空間非常狹小,只能靠靠射箭,架雲梯攀登。釣魚城守將王堅指揮高明,軍民團結一心,英勇奮戰,誓死抗敵,南宋軍隊的火炮、鐵雷,滾木、擂石,像傾盆大雨,鋪天蓋地,蒙軍死傷累累,雲梯盡折,整整數月,沒能前進一步。時至夏天,重慶高溫,暑氣炎熱、潮濕,蒙軍瘟疫流行,嚴重減員。謀士們都建議:暫時繞過釣魚城,水陸東下,直撲南宋京城。此時的蒙哥大汗已經輸紅了眼睛,他斷然否決這種提議,當時的蒙軍所向披糜,己征滅中亞、西亞、歐洲四十多個國家,節節取勝,他是大汗,怎能敗在彈丸之地的釣魚城。他下令重振軍威,發起總攻。

六月,蒙軍總帥汪德臣,在鎮西門被飛石擊中至死。蒙哥痛心疾首,親臨前線,七月,在一次登樓暸望偵察中,被宋軍主帥王堅發覺,命令炮火轟擊,蒙哥當時身負重傷,而後王堅製作麵餅,投擲城下,並致信說:「爾北兵可烹鮮食餅,再守十年,城亦不可得也」。蒙哥看信後,羞愧難當,恨言:「我之嬰疾,為此城也,不諱之後,若克此城,當赭城剖赤,而盡誅之」隨後死於軍中。

蒙哥戰死於釣魚城後,蒙古貴族的幹將們,急速回師爭奪汗位,経過長期內鬥,忽必烈登上大汗寶位,此時的蒙古軍隊已經元氣大傷,再也不能征伐歐亞,擴充領土了。南宋朝廷的國運也由此延續了近20多年。

十三世紀的蒙古汗國,軍威震撼世界,橫掃亞歐40多個國家,兵鋒所向,無人能敵,沒想到卻在釣魚城折戟沉沙,南宋的合川軍民,創造了世界軍事戰爭史上一個大大的奇蹟,後期的歐洲人聽說此戰,也是大大地驚嘆不已,他們將此地稱作「上帝折鞭處」,譽稱釣魚城是東方的「麥加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草無邊 的精彩文章:

一代廉政英明帝王商湯,桑林祈雨被後世津津樂道

TAG:青草無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