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著意頭頭錯,無為又落空 呂洞賓詩賞析:牧童

著意頭頭錯,無為又落空 呂洞賓詩賞析:牧童

著意頭頭錯,無為又落空  呂洞賓詩賞析:牧童

牧童(原詩)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賞析

呂洞賓的《牧童》寫盡了牧童的輕鬆閑適,一派無牽無絆的天然隨意。本詩通過對牧童生活的讚美,昭示了一個修道者應該具有的性格特徵:事來則應,事去不留;著意頭頭錯,無為又落空。正如道德經所言: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作者簡介

呂岩,一名岩客,字洞賓,唐末、五代著名道士,號純陽子,自稱回道人。世稱呂祖或純陽祖師,為民間神話故事八仙之一 。呂洞賓本儒生,因科場不利,而轉學道,隱居終南山,活動於關中等地。對道學突出的貢獻是:提出並弘揚了內丹學說,認為人體內就有煉丹的大葯:精、氣、神,不需要從外面找藥材。他好以詩言內丹旨要,對鍾呂金丹道的形成作出了貢獻。《全唐詩》錄存其詩四卷共300多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問道終南山 的精彩文章:

TAG:問道終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