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熙帝收復台灣,多虧有了這個珠海人

康熙帝收復台灣,多虧有了這個珠海人

一看此題目,可能有網友就犯愁了:「我熟讀清史,只知道收復台灣那個將領叫施琅,再加上一個叫姚啟聖那個後台軍師,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那事跟珠海人有任何關係!小編你吹水吧?」如果你真如此發問,小編會毫不客氣地跟你說:「這段清史你沒有學透!」小編沒有吹水,有群珠海人,在戰爭的關鍵時刻,挽救了清軍全軍覆沒的命運!你沒有看錯,小編在實話實說!倒杯熱茶來,慢慢聽小編為你娓娓道來就是!

據《香山明清檔案輯錄》,清《刑部》等史料,姚啟聖於清康熙二年(1663年)任香山縣(中山,珠海,澳門以前的總稱)知縣。「嘿嘿,打住!姚啟聖來過珠海嗎?」有網友可能會忍不住問。哎!是的!他來過我們珠海,還來過山場村呢!聽小編說完再「打住」好嗎?

姚啟聖他來香山縣做知縣一做就是六年,那,為什麼給調走呢?哎!他不是調走,而是被革職,還差點喪命呢!事情是這樣的!在他做香山知縣以前,因為收稅不力,已經有七個知縣被康熙帝關在牢里,老姚也知道香山知縣是個燙手山芋,但是皇帝叫你做你敢不去嗎?想死啊?只有去啊!那去吧!但你不能總抓人去坐牢啊!凡是總得講點道理吧?哎!在那個年代誰跟你講道理?收不上來就得坐牢!走投無路的姚啟聖於是得到上司默許,違反當年海禁與澳門葡人做起海上買賣來了!後被人揭發,缺德的上司將所有責任都推到他身上,好在他人緣好,後來只獲「永不敘用」而發配邊疆的結果!

正是在香山六年,他得到了為他日後收復台灣的另一位關鍵人物,珠海淇獨澳人------鍾寶!淇獨澳就是現在的淇澳島,當年鍾寶這個傢伙在沒有被姚收服前是名海盜!中間他如何奮勇殺敵而得到升遷,小編認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收復台灣過程中做過些什麼事情,決定戰爭成敗?請往下看!

1683年,在閩浙總督姚啟聖策划下,施琅率鍾寶等水師將領攻下澎湖列島,即向台灣島進軍。當船隊駛到鹿耳門時,因為沒有充分把握好退潮時間,退潮水淺,無法靠岸,只有部分船只能順利退返深水處停泊。鄭軍則加緊在海灘布防,準備當清軍為練槍的活靶,就在此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祖先本來就是福建人的珠海人鍾寶,向施琅獻計,趕製了一批可蹬淤泥推進、形似雪橇的木板(現在珠海將這些已經成功申請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名字為裝泥魚!)。就在這年中秋夜,鍾寶率從老家帶來的數百唐家灣佬為前鋒,夾帶大刀、火藥罐,蹬泥板上岸,並向岸邊敵船、炮台投火藥罐。施琅引大軍後至,登陸成功。鄭成功之孫,鄭克塽見大勢已去,舉島投降。懸啊!!

1689年,高興到合不上嘴的康熙帝,授予鍾寶陝西潼關參將。就在當年,國朝大清包括康熙帝在內,有意放棄台灣不要,而我們的鐘寶和姚啟聖即堅定地站在主張放棄的大臣李光地的對立面,並明確指出:當年明成祖朱棣(1360年-1424年,明朝第三代皇帝)不顧上萬越南人遊行請願,要求回歸中國版圖,而放棄越南的管治為後人所取笑。難道皇帝你想歷史再現?一語中的,刺痛了康熙的神經,毅然決定在台灣立省!又一次,免去了台灣從祖國分裂出去的威險!懸啊!!!

其抵潼關上任後,因上書請免士兵原各營因饑荒所借折米銀兩,得到士兵擁護愛戴。又,鍾寶見潼關有黃河、渭水之利,教民造筏捕魚,改善民生。同時整頓軍紀,下令:如有軍旅隨意踐踏莊稼者,殺無赦!又一年,陝西饑荒,鍾寶出米二千餘石,賑濟饑民,百姓感動到跪地哭泣!為此,就在華陰縣城西,民眾特為鍾寶建祠繪像祭祀,並被當地老百姓稱為「鍾佛子」。鍾寶駐軍潼關7年,政績卓著,1696年調任固源鎮西路副將,統率八路官兵,拱衛西疆。1704年逝於任上。

現在放在淇澳島白石街的那幾尊大鐵炮,就是他老人家平定台灣後,叫人從那裡帶回來的荷蘭炮,本意是給村民防海盜之用的!但是小編絕對相信,他老人家一定沒有想到,他死後的第129年,就是這幾尊土大炮,為我們整個中華民族長了骨氣,為什麼呢?就因為在整個清末,唯一一次,就此一次,通過戰爭取勝並能從英國人手裡得到賠款的,正是它們,也就是1833年的中國人民首次抗英並取得勝利之役――淇澳抗英鬥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珠海雨季 的精彩文章:

清代斗門進士黃槐森為何被叫做「無情鬼」?

TAG:珠海雨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