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一如我們最早在聊到「全面屏」這個名詞的時候說的,世上的手機買家們之所以鍾情於「小屏」機,大多只是因為希望機身能夠隨之小巧。所以「全面屏」這個概念的本源其實是在機身外部尺寸不變的前提下,放入顯示面積更大的屏幕,最終的結果便是同樣大小的設備能夠顯示更多的內容。

這也是「全面屏」概念能夠改變智能手機業界的原因, 2018年開始流行的「劉海屏」更是如此。手機廠商們的終極目標是將智能手機正面的空間挖掘到極致,儘可能在不增加機身體積的前提下拿出最大的顯示面積。可惜的是在去年「全面屏」這陣風潮來臨的時候,OPPO的反應其實慢了一拍。坊間傳聞是友商的「全面屏」機型上市之後,對OPPO當時的主力銷售機型造成了極大的衝擊,所以OPPO 才將R11s提前發布。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精明如斯的OPPO怎麼可能吃兩次虧?在2018年「劉海屏」流行起來的時候,OPPO下決心要做個國內首發。所以OPPO R15就順利地成為了國內第一台正式發布的,搭載有「劉海屏」的智能手機。

反正沒有規定說要等槍聲響起才能起步,就沒有「搶跑」這一說了嘛。

「超視野全面屏」,要的是比「多」更多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全面屏」會改變我們和智能手機的交互習慣嗎?我們並不這麼覺得。從這個概念被提出伊始,我們就覺得它只是人們對更大屏幕追求的必然結果而已。如今OPPO提出的「超視野全面屏」則是這一追求的進一步延伸,如果說18:9屏幕是將屏幕內虛擬按鈕的空間還給了用戶,那麼R15這塊「超視野全面屏」則是將通知欄上移,再將這部分空間用於顯示內容。

這麼做的最直接好處,自然是讓OPPO R15屏幕真正可以用於顯示內容的面積進一步變大。如此一方面是在閱讀新聞時同屏能夠顯示更多圖文,另外一方面則是在微信、QQ文字聊天時,能方便我這種大尺寸QWERTY狂魔在不收起鍵盤的前提下看到更多聊天記錄。甚至有了顯示面積更大的屏幕後,OPPO R15的同屏多任務功能也就有了更高的實用意義。並且得益於「超視野全面屏」的劉海部分,在同屏幕運行2個App的時候OPPO R15也不必額外地隱藏狀態欄,所以時間、通知圖標等等信息還是可以照常顯示。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不過雖然只是對「更大屏幕」這一追求的延伸,OPPO似乎還是找到了些能進行改變,或是帶來不一樣交互感受的點——比如手勢操作。

手勢操作這一特性在「全面屏」智能手機上早已有之,因為設計師們對正面高屏佔比的追求直接加速了正面物理按鈕的滅亡。可不得不轉而使用屏幕內虛擬按鈕的廠商們對新設計下的智能手機操控方式卻又出現了多種不一樣的理解,從最單純簡單可隱藏式的虛擬按鈕到由屏幕外側向內滑動而觸發對應操作的手勢,每一種都有它們各自存在的理由。但真正到了我手上後,我還是會老老實實地使用普通的屏幕內虛擬按鈕。

為啥?因為之前的手勢操作方案的好用程度並不及虛擬按鈕。

舉個例子來說,在早前推出R11s的時候,OPPO的ColorOS其實還沒有完全做好準備去兼容手勢操作。其中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採用底部上劃手勢操作的同時,依舊保留了從下向上拉出的控制中心。所以實際使用時就必須區分底部左側上劃和底部右側上劃,以便系統區分返回操作和呼出控制中心。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那為啥一夜之間我就願意使用R15的手勢操作了?

很簡單,OPPO把控制中心裡的那些開關按鈕們重新放在了它們本應在的地方,也就是通知欄裡面。這樣R15便不必再去區分用戶從底部上劃時是需要返回亦或是呼出控制中心,於是左右兩側都可以作為上劃返回操作的觸發區域。OPPO也識相地在屏幕底部繪製了3個不大有存在感但是卻能夠清晰標註手勢區域的半透明條,方便區分用於返回上一級和返回主頁的區域。

所以比起R11s給人的倉促感,OPPO R15所運行的用戶界面明顯更適合「全面屏」的產品形態。支持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最後,OPPO還為這塊「超視野全面屏」加上了全屏幕狀態下的常用工具欄功能。划出的工具欄除了可以以分屏模式開啟比較常用的即時通訊App之外,在運行遊戲、全屏觀看視頻的時候可以實現實時屏蔽通知、屏幕截圖或屏幕錄像3個功能。

比起使用組合按鈕進行截圖或開啟屏幕錄像,R15這樣的設定使得整個遊戲過程無需中斷,也更不需要調整握持手機的姿態。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和以往以大小屏幕區分的雙版本戰略不同,OPPO R15雙版本的主要區分變成了外觀設計、內置處理器和後置相機。OPPO R15夢鏡版的外觀曲線其實更像一台將機身材質從金屬更換成了玻璃的R11s,也就是有著3D玻璃後背,並且機身底部的「月牙灣」設計也如出一轍。

這也是R15和R15夢鏡版雖然都頂著「R15」名號,可拿在手中卻給人完全不同既視感和觸感的原因。擁有3D玻璃後背的R15夢鏡版抓在手中的感覺更加纖薄緊湊,背部兩側的曲線也讓整個機身更好地貼合手掌,所以手感也舒適得多。

新的處理器,新的專屬Buff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OPPO還真是挺擅長搶處理器首發的,在OPPO R11拿下驍龍660的全球首發之後,OPPO R15又成了聯發科Helio P60處理器的全球首發機型。確實在過去2年中聯發科的產品策略不力導致自身在面臨市場競爭時節節敗退,但是Helio P60的到來在一定程度上倒也標誌著聯發科重整旗鼓,面向市場的需求去打造一款中高端處理器。

何謂「面向市場需求」?那自然第一要務是提升性能。

現在智能手機的處理器性能早就不是什麼「夠用」二字便可搪塞的了,對中高端產品更是如此。究其原因,則是因為在過去1~2年中手機遊戲的興起。曾經的流行手游大多是些給上班族們在地鐵或公交上消磨時間的工具,所以當時的手游是對對碰或鬥地主的天下,稍微「潮」些的人們也就玩玩《皇室戰爭》。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如今這個情況可大不一樣,《王者榮耀》的興起直接改變了我們對智能手機性能的需求。經過大量版本迭代更新,這款手游的品質也在不斷地提升。更重要的是作為一款聯機對戰遊戲,它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為了流暢度而繼續使用舊版本妥協。一款屏幕更大,性能更強的手機玩這個遊戲就是更有優勢——在全面開放60fps之後更是如此。

那些「吃雞」手游更是這個道理,比起傳統的賽車遊戲和移動MOBA遊戲,「吃雞」手游們全3D地圖中大量的建模更需要手機處理器擁有強勁的性能。並且作為一款射擊遊戲,玩家對畫面流暢度的要求甚至會更高,因為1秒的掉幀或是延遲可能就直接讓玩家從「吃雞」變成「盒子」。哪怕是「佛系」如我,也曾經因為由手機卡頓導致的落敗而怒摔手機。

沒有「大核心」是不行的,這輩子都是不行的。因為只有「大核心」的性能才足以保證遊戲的流暢運行,同時為了降低長時間遊戲後因發熱導致的性能衰減或握持感變差,處理器的製造工藝也得跟上。率先意識到這一點的高通用驍龍660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也成功地稱霸著中高端手機處理器市場。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至於聯發科,則端出了擁有Cortex-A73大核心、Mali-G72 MP3圖形處理器和來自台積電的12nm工藝的Helio P60進行Counter。

下了這麼多功夫後,Helio P60的CPU性能終於基本趕上了驍龍660(跑分大約是660的90%)。考慮到驍龍660四顆大核心的運行主頻更高,所以這點差距大概也是意料中的結果。在GPU這種高通的「傳統強項」領域,Helio P60跑出來的分數和660相比也還是存在些差距。

好在作為後來者,聯發科很聰明地跟上了新的AI浪潮。在Helio P60裡面,設置有一顆專門用於處理人工智慧應用的Mobile APU以及聯發科的NeuroPilot人工智慧平台。和基於GPU的人工智慧應用比起來,聯發科號稱Mobile APU的功耗能夠降低50%。P60還廣泛地支持著市面主流的AI架構,也完全兼容於Android神經網路API。

當然,這些AI特性並非只存在於OPPO R15搭載的Helio P60處理器中,R15夢鏡版也順應潮流換上了「驍龍660AIE」,也就是在人工智慧特性方面進行了加強的驍龍660。目前可以確認的是這個「AIE」版的驍龍660的CPU與GPU性能維持著和普通驍龍660相同之水準,所以相關的性能測試倒是可以參考下之前R11和R11s的成績,在此就不贅述了。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這重要麼?我們覺得其實沒有OPPO方面做的一些工作重要,比如加強和騰訊遊戲的合作,將專屬遊戲優化從《王者榮耀》延伸至《QQ飛車》以及《穿越火線:槍戰王者》。在騰訊正式推出正版的《絕地求生:刺激戰場》後,OPPO R15系列更成了第一款擁有此手游專項優化的產品。

更讓人沒想到的,OPPO甚至將「Buff」延伸至了我們日常使用頻率最高的應用,也就是微信上。若你恰巧是個加了幾十個微信群,然後每個群里又有幾十個戲精每天分享雞湯、微商亦或是老年樂表情包的主,那麼號稱挑出11個高頻使用場景進行深度優化的OPPO R15應該能讓你每次打開微信時都有如清風拂面。確實我個人即便沒有這種和加微商或家庭群的特殊癖好,可OPPO R15在微信上的流暢度優化倒是確實讓我與朋友斗圖時更順暢的連接每一個表情包。

逆光……也清晰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OPPO R15上的這顆IMX519是個新東西,但是和今年國產手機廠商們的主流相機升級路數不同的,OPPO著重強調了這顆處理器在「速度」這一方面的提升。

確實從目前OPPO公布的官方參數而言,OPPO R15的這顆1600萬像素感測器比起曾用於前代產品上的1600萬像素感測器除了「速度」提升之外,更有尺寸的升級。單個像素1.22μm的長寬比起IMX398的1.12μm單像素長寬提升了18.7%,所以OPPO R15的1600萬像素相機的感光能力比起之前OPPO的IMX398機型確實會有一定的升級。這部分升級的紅利,也會更多地體現在低光環境拍照這一項目裡面。

但是說實話,在2018年這個大環境裡頭1.22μm的單個像素長寬實在不是啥特別讓人印象深刻的東西。不說那些要價4000以上的旗艦機型,哪怕是千元機里也有採用1.4μm的產品(而且還不止一款)。在此我們倒不是想說1.22μm這個子像素長寬很「寒酸」,只不過相比其他廠牌大刀闊斧地提升旗下產品拍照品質的腳步,OPPO R15的這點面積升級就沒那麼有話題性咯。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但好在OPPO自己其實也沒過多地去強調這顆感測器本身的升級力度。除了稍大些的單個像素麵積帶來稍微更好些的感光能力,以及全尺寸60fps採樣可能帶來的更低快門延遲以及慢動作視頻提升,剩下的便是3-HDR硬體實時分級曝光。

換了新的影像感測器給人的最直觀感覺便是R15拍的夜景比前代產品更好,並且本來就已經很低的快門延遲被進一步壓縮,幾乎做到按下快門立即捕捉。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至於HDR這種東西,OPPO在早前的產品上已經給它加入能夠識別場景自動開閉的功能。在OPPO R15上它不會特別地去強調自己的存在感,它所做的只是讓我們更「傻瓜」地拍出素質優秀的照片而已。OPPO號稱所加入的硬體級3-HDR之後最大的優勢除了更好地平衡畫面里的高低光,還能取景時實時看見最終成像效果,並且將成像保存速度提得極快。

雖然沒有將「逆光也清晰」作為自己的宣傳詞(笑),可OPPO R15應付逆光拍照場景確實是一把好手。只要觸發HDR功能,那麼OPPO R15可以極好地保留下畫面中高低光處的所有細節。不過在某些時候OPPO R15的HDR效果並不一定是嚴格的「所見即所得」,因為OPPO R15往往會過於注重保留暗部細節,而將畫面暗部提亮得高於預期。確實細節是很充足,可如此做法也使得HDR的痕迹過於明顯了。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需要強調的是,OPPO R15和R15夢鏡版在後置雙攝硬體配置上存在十分明顯的差別。二者的主攝雖然都是型號為IMX519的1600萬像素相機,但是R15的副相機為500萬像素,R15夢鏡版的副相機則為2000萬像素。

所以在R15雙版本中,只有夢鏡版支持R11s上的「智選雙攝」特性(即在低光照環境中將2000萬像素相機的4個像素合成為1個,提高感光能力),所以其在極低光環境中的成像會更好——正如馬姓偉人曾經曰過的那句話:加了錢自然會變得更強。

有的放矢與活在當下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都8102年了居然還用MicroUSB?」

「地表那麼多Pay了,怎麼還不給NFC?」

這兩個幾乎是從R11就開始存在於OPPO R系列機型上的槽點,今年也不例外。甚至VOOC閃充也不大能夠成為OPPO R15繼續「堅守」MicroUSB的理由,因為今時今日不少基於Type-C的快速充電技術也都能夠達到接近的充電速度和效率。至於NFC功能的「缺席」,大概也能夠以「國內用戶日常更願意使用微信或支付寶二維碼」這個理由應付。

那OPPO R15會因為沒有這兩個東西而變得不好用么?倒也未必。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OPPO R15是台目的性極強的機器,它的目的就是要去打動年輕男女,而非那些拿到手機就興沖衝去扒Android log文件的極客們。所以它要長得好看,要拍好看的照片,要有塊看起來很酷炫的屏幕,並且要能讓年輕男女們舒舒服服地聚在一起「開黑」或是「吃雞」。

比起計較GeekBench或3DMark的跑分,這些年輕男女們對手機好不好用的最直接考量標準大約就是「聊微信/刷微博/逛淘寶/搶紅包流不流暢」。一台能讓他們在公司年會上多搶幾十塊錢紅包的手機為他們帶來的快樂,可能比一台有地表最強處理器、Type-C介面和NFC功能的頂級旗艦更多。

說句題外話,在ZAEKE知客的春節聚餐大會上,我司的iPhone X用戶們在搶紅包這一項目上幾乎顆粒無收。因為他們的iPhone X首先很悲慘地沒有4G信號,並且即便連接上Wi-Fi網路,等紅包彈出來時也已被哄搶一空。

裝上「超視野全面屏」的OPPO R15,要做2018第一「潮」

嗯,以上自然不是為OPPO R15「洗地」的說辭。

沒錯,Type-C介面一定是Android智能手機介面的未來,NFC功能除了移動支付之外,將來也會在智能城市和身份識別等領域擔當很重要的角色。沒有它們的OPPO R15確實在當下沒啥問題,但論「future-proof」就難說。

這也是為什麼在我們看來OPPO R15像是一台「活在當下」的產品,是一台能夠充分滿足當下大部分智能手機買家們的產品。甚至我們覺得OPPO R15光憑美麗的紫色漸變機身配色和相當不錯的拍照品質,就能夠說服足夠多的用戶敞開自己的錢包。

不過最後我覺得我還是有必要站個隊:有的放矢和活在當下確實沒錯,可也不能遲遲拒絕加入未來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ZAEKE知客 的精彩文章:

Galaxy S9+的一切都很美好,但我依舊心如止水
蘋果發布新9.7英寸iPad,雖然像擠牙膏可架不住便宜啊

TAG:ZAEKE知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