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兩個基因完全不同的漢,曹植和諸葛亮都認為劉秀高於劉邦

兩個基因完全不同的漢,曹植和諸葛亮都認為劉秀高於劉邦

西漢、東漢雖然都是漢,但朝代性格(也就是「基因」)完全不同。西漢剛強,東漢陰柔。曹植、諸葛亮一個被看作是智慧的象徵,一個被看作是才子的代表。

兩個基因完全不同的漢,曹植和諸葛亮都認為劉秀高於劉邦

曹植

(1)曹植和諸葛亮的爭論

曹植寫《漢二祖優劣論》、諸葛亮便寫了《論光武》反對曹植的主張。曹植批評劉邦「名不繼德,行不純道,直寡善人之美稱,鮮君子之風采,惑秦宮而不出,窘項坐而不起,計失乎酈生,忿過乎韓信,太公是諳,於孝違矣!」「身沒之後,崩亡之際,果令凶婦肆鎢酷之心,嬖妾被人豕之刑,亡趙幽囚,禍殃骨肉,諸呂專權,社程幾移。」進而評價劉邦「寡計淺慮」。如果不是韓信等人,肯定是「不免於間閻之人,當世之匹夫也」。

其總體上和歷代對劉邦的評價差不多,即出身流氓,不重視文人;打仗不行;政治頂層設計不行導致劉姓內訌。

對劉秀,曹植如此評價「通黃中之妙理,韜亞聖之懿才。」至於其品德那是無可挑剔。東漢的天下也主要是靠劉秀的文治武功,東漢大將之首馬援、竇融等文武也不如韓信、張良等人的才能,作用也就沒他們大了。

諸葛亮認同「劉秀高於劉邦」的說法,唯一不同意的地方就是曹植說的馬援、竇融等武將不如韓信、張良,劉秀的文臣不如張良、陳平。諸葛亮認為:劉秀的文武並不比劉邦的文武差。之所以被人誤會,那是因為劉邦沒有大智慧經常打敗仗,考慮不周。劉秀呢則有大才凡事都考慮得很清楚,所以,分配工作前都把難點、危險的地方、操作重點等指明,由此,顯得文武不如了。

這就是,諸葛亮說的「光武上將非減於韓、周,謀臣非劣於良、平,原其光武策慮深遠,有杜漸曲突之明;高帝能疏,故陳、張、韓、周有焦爛之功耳。」

「焦爛之功」指的是「曲突徙薪」成語故事中,用於救火的人。韓信、張良這些人就是救火之功。劉秀類似的就「曲突徙薪」成語故事中的提醒防火的智者,劉邦則是被火燒的那個人「能疏」——才能稀疏。

其實,在曹植、諸葛亮的眼中,還是受「血統論」「出身論」「門第論」等影響,更因為二者對儒家的關注,導致對儒家鄙夷的劉邦,不入他們的法眼。也確實,西漢和西漢其實就是兩個朝代,人們之所以將其統稱為漢,只不過統治者都姓劉,僅此而已。

兩個基因完全不同的漢,曹植和諸葛亮都認為劉秀高於劉邦

(2)雖然都是漢,但歷朝歷代都將其看成兩個不同的朝代,因為它們在本質上就不同

雖然,西漢東漢、前漢後漢都是劉家的漢,而且都是劉邦一脈的劉,但在明清的祭祀中,往往都是分別祭祀的。以明朝為例朱元璋祭祀的皇帝就是:劉邦、劉秀、李世民、趙匡胤、忽必烈;清朝祭祀的皇帝就是:劉邦、劉秀、李世民、趙匡胤、阿保機、阿骨打、完顏雍(金世宗)、成吉思汗、忽必烈、朱元璋。

那麼,為什麼明朝皇帝往往和我們許多人類似,也認為東西漢其實是兩個朝代呢。其主因就是兩個朝代性格、基因完全不同。

劉秀雖然是劉邦的後代,但在一些「天生貴賤」的人眼裡,劉邦「天生」於塵、劉秀「天生」於貴。儘管,劉秀的祖先因為「推恩令」擴展,到了劉秀這一輩兒已經沒有封地了,但無論如何也是縣令之子。因此,稱不上布衣。

這個僅僅是表面上的,更主要的原因就在於西漢從立國到中後期才失去對政權的控制。東漢則不同,劉秀的天下是在世族豪強地支持下才建立,從第三代起外戚就開始專權,其後宦官開始專權,最後被割據勢力分割了天下。東漢劉氏真正掌握天下不過三四代而已。

因此,我們可以說劉邦的西漢主陽,劉秀的東漢則主陰。

兩個基因完全不同的漢,曹植和諸葛亮都認為劉秀高於劉邦

劉秀

未完待續!

朱元璋苦口婆心地制定「高工資」,又鐵血反腐為啥還失敗了

唐朝的武器裝備如何進行製造、管理和維修

雍正的四個半拉子改革,致使其吏治改革必然失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這個和尚不簡單,助忽必烈得天下、救蒼生、建北京、定國號大元
晚清武器國產化曾有基礎,為何民國反而不行,不要神話東北軍武器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