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西湖大學正式獲教育部批准設立

西湖大學正式獲教育部批准設立

近日,西湖大學正式獲教育部批准成立。

撰文 | 邸利會

責編 | 李曉明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近日,西湖大學正式獲教育部批准設立。據人民日報報道,西湖大學由浙江省統籌管理和指導,將聚焦基礎性、前沿科學技術研究,堅持發展有限特色學科,注重學科深度交叉融合,著力培養創新人才,致力於集聚一流師資、打造一流學科、培養一流人才、產出一流成果。

去年5月,適值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啟動第四次學術人才招聘,施一公也在學生的圍攏中度過了他50歲的生日。那時,他許了一個願望:與一大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將西湖大學建設成一所與世界一流大學並駕齊驅的、高水平研究型的民辦大學。

如今施一公離這一願望又近了一步——西湖大學獲得國家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而施一公本人此前已經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

在中國已經有兩千六百多所高校、近三千萬在校大學生的情況下,國家支持西湖大學成為新型民辦大學,這在中國高等教育中起何等重要作用,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

據了解,西湖大學將集聚國際一流師資,面向全球選聘具有優秀學術造詣或學術潛力的教師,以博士生培養起步,聚焦基礎研究、原始創新和成果轉化。其辦學定位於「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被視為西湖大學的特色所在。未來西湖大學將適時開展本科生教育,學校總規模不超過5000人。

2016年的12月10日,西湖大學前身和籌建依託主體——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成立,施一公出任首任院長。他說,西湖高研院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所民辦的、含理工生命等多個學科的小型、綜合性、劍指世界一流的高等研究院」。

這一定位以及施本人的經歷,讓人不禁將西湖大學與普林斯頓大學比照,不少人希望中國將來也能擁有一批卓越的民辦大學。

2007年,在普林斯頓度過10年科研時光後,不惑之年的施一公回到母校清華,重新建立了實驗室。無論是當初還是現在,「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始終被他掛在嘴邊。高研院成立的那天,他和同為「千人」的陳十一、潘建偉、饒毅受聘擔任了新成立的四個研究所(生物學研究所、前沿技術研究所、理學研究所、基礎醫學研究所)的負責人。陳十一在擔任北大工學院院長數年後,受聘成為了南方科技大學校長,饒毅和潘建偉回國後一直在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任職。四個研究所是西湖大學三個學院(理學、工學、生命科學)的前身,而西湖大學還計劃建立經濟管理學院。

籌建高研院乃至西湖大學,是施一公與同道正探索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另外一種可能,以前民辦教育以職業技術教育為主,談不上追趕國際水平,而施一公希望創建一所國家支持的民辦研究型大學,不為大學創收,而是希望為在中國的土地上創建有望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成為世界一流的小型研究型大學,為中國教育進一步改革探路。

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多樣化嘗試讓人聯想起三十多年前中國經濟領域的改革,起初沒有多少人料想到中國民營企業會有今天的地位。在擁有更大的自由度和靈活性後,騰訊、華為、阿里巴巴等已經發展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企業,是國企之外的必要和有益的補充。

「目前一流的大學是公立大學,我們有信心打破這一局面。」 北京的IT企業家張輝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他曾作為倡議人,與施一公,陳十一,潘建偉,饒毅,錢穎一等在2015年3月,正式向國家主席習近平提交《關於試點創建新型民辦研究型大學的建議》,而後獲習近平親自批示。

一批中國企業家慷慨解囊成為西湖大學暨西湖高研院的創始捐贈人;不少千人計劃專家也成為其千人創始捐贈人。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以及千人計劃基金會作為自籌經費和配套經費的來源,其使命在於募集更多的社會與民間資金,保證西湖高研院與西湖大學的正常運作。

西湖大學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強力支持。杭州市西湖區很早就與西湖教育基金會簽署「共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戰略合作協議。去年3月,由杭州西湖區政府提供的位於杭州市雲棲小鎮的約10萬平米的西湖高研院園區啟用;首筆由杭州市及西湖區支持的科研經費4億元人民幣陸續到位;2017年8月份,浙江省政府正式批複成立西湖大學(籌)。僅僅6個月後,西湖大學將獲教育部批准,去「籌」轉正。此前,南方科技大學走完這一過程用了4年多時間,上海科技大學用時近1年半。

作為公立大學的復旦大學和浙江大學也給予了西湖高研院極大的支持,目前已建立了聯合培養博士生的項目,並順利進行了兩屆的博士生招生錄取工作。這些博士生被稱為「西湖一期」,「西湖二期」,他們將與不比他們年長多少的導師一起見證西湖大學的成長。

西湖高研院乃至西湖大學的吸引力,還在於人們對「教授治校」的期許——無論是普林斯頓還是西南聯大的成功,這都是重要因素。回首一年前,在高研院成立的當天,作為西湖高研院顧問委員會代表的楊振寧說,西湖大學是幾位教授所發起設立的,「他們的目標和他們的雄心,我當然都是非常讚賞的;可是他們當然也會面對很多種種的困難」;他還說,假如年輕的話,一定會加入他們的隊伍。

從2016年7月,高研院開始面向全球聘任生物學、醫學、物理學、數學、化學、力學與工程、信息科學與工程等學科的人才,迄今已進行了五次學術人才招聘,遴選了33位傑出人才,其中26位已經簽約決定加盟西湖大學。他們的水平不亞於中國其他優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引進人才,在2017年其新聘研究員第一次參與競爭青年千人時,成功率與北大、清華相媲美。

西湖高等研究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的遺傳學家鄭厚峰告訴《知識分子》:已入職的PI們都在不同的國家工作過,擁有這些國家的科研經驗,「我們希望在中國的國情下,建立一種新的創新體制。」

理論物理學家,現為理學研究所研究員的李牮向《知識分子》表示,「要辦一個很高水平的學校,需要一些真正懂科學和教育的人來主導這個學校,我相信民辦學校能真正做到這點,相比公辦的學校,受到的制約會少很多。」

如今,這些PI們已經親身參與到招聘等事務中,他們正與其他部門的同事一道,將他們對科學的理解付諸實踐,在此地建立一套有利於科教生長,繁榮的制度和文化。

作為院長的施一公在50歲生日之後撰寫了一篇文章,題目是《夢想開始的地方》。他說,西湖高等研究院,為有夢想、敢追求的青年才俊設立。他還說,「今天加盟西湖高等研究院的你們,將在十年後、二十年後,給自己的學生和家人回憶,自己如何參與到一所世界頂級大學的創建!人生短暫,何不盡情體驗、儘力一搏?!到時候,我們一起回憶這段寶貴的經歷;我相信,你和我會異口同聲:無憾!」

未來可期,西湖可期。


背景資料

正在籌建的西湖大學選址西湖區三墩鎮雙橋區塊,校園規劃用地面積約1200畝,一期用地615畝,要求容積率≤1,綠地率≥35%,建築密度≤30%,含生命科學樓、基礎醫學樓、理學樓、工學樓、人文科學樓、學術會堂、學術交流中心、科研公共平台、圖書館、陳列館、師生活動中心、公寓樓等建築,致力打造集聚藝術性、文化性的「花園式」美麗校園。

西湖大學以培養複合型拔尖創新的博士生及碩士生為重點、兼顧本科生教育,獨具小而精、高起點、研究型、聚焦科學技術等特質,致力成為世界一流的民辦研究型大學。計划到2026年,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規模總計約300人,研究助理、實驗教學人員、科研平台技術人員、行政管理人員總計約600人,博士後約900人,在讀博士研究生總計約3000人,在讀本科生人數約2000人。

夢想不遠,未來可期,西湖大學校園建設預計今年3月正式開工,首期約30萬平方米校舍將於2020 年底前完成,其餘校舍用房預計於2022 年完成。

2016年12月10日,西湖大學的前身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在杭州成立

2017年3月19日,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暨西湖大學(籌)雲棲園區正式啟用

西湖大學校園規劃沙盤模型

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7人入選第十四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圖片來源:青塔

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暨西湖大學(籌)園區圖

資料來源: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

參考資料:

Normille D (2018) Biologist unveils China』s first private research university. Science 359:856.

製版編輯: 飲水食糧|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年定價超11萬美元,抗HIV新葯獲FDA批准
一位民國教育怪傑的兩段婚姻與婦女解放 | 繆斯夫人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