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慈善」吃力不討好:從「僧多粥少」到「狼多肉少」

做「慈善」吃力不討好:從「僧多粥少」到「狼多肉少」

去年一條湛江吳川老闆出資八千萬造別墅送村民的新聞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而就在幾十里外的湛江遂溪縣官湖村,天地壹號的創始人陳生也籌建了258套別墅,準備無償贈送給村民使用。但是到了別墅建成的時候,房子卻分不出去,道理倒也很簡單,人人都想多分一杯羹,這慈善做不出個慈善的樣子,反倒成了人們競相「投機」的一塊肥肉。

(官湖村別墅)

原本,官湖村要建多少套房子,是由當地村委會幹部於幾年前進行統計調查,按照常駐村民的戶數進行安排的。在預留一定的變動後,村集體提供土地,陳生出資,決定分兩期修建129棟258套別墅以及各項基礎設施。但就在一期項目69棟共138套別墅即將竣工交付之際,村民們卻因為各種千奇百怪的原因,要求多分一些:

有的人說,兒子已經結婚或即將結婚,所以希望再分多一兩套;

也有一些戶口早已外遷的原村民聯名寫信給企業家,希望回村分房……

面對建成的別墅,村民們當真是一派鷹瞵虎視的樣子。

只要是看到這條新聞的人,大多氣憤不已,認為這些村民愚昧無知,沒有良心。這些村民的無知是顯見的,不過若當身在其中,不知又有多少此時義憤填膺的人彼時絞盡腦汁也想要佔幾分便宜。

在這一事件中頗值得玩味的是,一項善舉,使得原本或許處於弱勢的群體一躍成為能夠提出許多無理要求的「強勢者」,暫不論應該如何看待這些受助者,施助者是否也犯下了什麼錯誤呢?

以道德論,施助者不僅無過反而有功;

以法律論,施助者更是沒有任何過錯;

但以「慈善」論,若是籍「慈善」之名修建這些別墅,那麼毫無疑問,這種行為確實謬矣。

慈善,是指基於人道主義的原則給需要幫助的人施以援手的行為。英文中的charity(慈善)源於古英文中與宗教有關的愛,到了今天,慈善捐助/慈善捐贈一般是指直接地、或間接地通過慈善信託基金向不幸者提供金錢、商品或者時間上之幫助的事業。

那麼為村民修建別墅,算不算是慈善呢?按照這個定義,似乎不算。

這更像是一種基於傳統宗族觀念的回報活動,或者說基於某種弱關係而產生的人際交往的一種形式(為了一定程度維護髮跡前已經存在的人際關係網路,而使得「發達者」需要為曾經的同伴提供幫助)。並且,這一回報活動從一開始就是以施助者為中心,而不是以受助者的實際狀況與需求為中心。從動機上來說,比起「做慈善」,這種出資建別墅的行為更具有一種衣錦還鄉的意味,儘管其中包含善意;而從最終的結果來看,這種類型的「慈善」也只是將由於政策傾斜以及一系列複雜原因所造成的區域性貧困帶來的僧多粥少的局面,變成了圍繞土地和房屋這一問題而展開的狼多肉少的局面。無論從動機或是結果考慮,這種形式的「慈善」都是有誤的。另外,中國富人的慈善,一部分或者說一大部分仍然帶有非常功利的目的:譬如某些明星極儘可能宣傳自己參與慈善,可能只是為了炒作和人設;某些企業家做慈善,也非常明確地表達自己就是希望得到榮譽,希望得到聲望上的嘉獎……

一言以蔽,人們不是不應該去做慈善,而是應該首先明白什麼才是「慈善」。

如果施助者本身並沒有意識到什麼是慈善,從而也就不可能達到慈善的目的,因此也就無所謂期望受助者產生感激。但是仍然有一些獻出愛心不求回報者,他們真正是在行「慈善」,卻不僅不能得到受助者的感激,反而被潑了一身髒水。

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來自亞美尼亞,在俄羅斯工作多年的工程師Mamound,為了陪老婆孩子,辭去工作,在俄羅斯的Strunino小鎮開了一間雜貨鋪。有一天當他看到一位經濟拮据的老人為麵包錢犯難時,深受觸動,於是想要為鎮上的貧困老人提供免費的麵包。考慮周全的Mamound為了不讓受助者的自尊心受到打擊,便推出優惠抵扣券,所有領退休金的老人都可以拿到優惠券,而這個優惠券的面額剛好可以抵扣一般的麵包。

這樣的「好事」傳得很快,窮人、低收入家庭以及殘疾人也跑來領取優惠券兌換麵包,不過做好事不想留名的Mamound從來不說這些錢都是他自己出的,而當地人也不相信世界上會有這樣慷慨大方的人。Mamound的低調使得受助者對他充滿懷疑:人們覺得他把政府福利佔為己有,拿著政府本來應該給他們的錢做假慈善。

毫無道理的猜忌伴隨著民族主義的排外情緒形成了一股衝天的怨氣,每當麵包領完,來遲了的人就會破口大罵,極端者還砸了雜貨鋪的門。不過好在,忍受不了的Mamound接受了電視台的採訪,這才使真相得以大白——儘管還是有人不相信他,但他至少受到了相當多的理解。

但是有些人就不那麼幸運了,比如那個資助了無數學生,卻在自己生病時沒有一個人來探望的叢飛。叢飛生病時,178個它所資助的學生不僅沒有人來看他,許多人關心的反而是「他什麼時候治好病出來掙錢」,「你生病了我沒錢裝修房子了怎麼辦」……至死,叢飛在他幫助過的人眼裡,是一個「人生污點」、「有所圖者」的形象。

再次翻出這些「陳年往事」時,仍舊難免叫人心緒難平。做慈善如果圖「報答」就過於較真了,因為慈善的奉獻本就基於一種自願的原則。但是如果真的遇到這樣的受助者,恐怕也只能送他們幾張圖了↓

(能夠理解他們有的人為什麼不敢說曾經受過幫助,如果現實生活中遇到此等忘恩負義之輩,直接懟他上天、拉黑、絕交三連。)

關於這種受助者的心態,從心理學上來說它和人的預期值有關,從歷史總結的經驗來說叫「升米恩擔米仇」,一旦慈善變成了一個人持續的依賴,而沒有讓受助者自身的人格和生活生產技能得到發展,這樣的慈善終歸於失敗。但是,就算是一個啃老的巨嬰,對他們的父母難道不應該心存感激與愧疚?更遑論與你素昧平生的陌生人。

做慈善是會碰到一個充滿感恩之心的人,還是碰上一個忘恩負義的人,實在難料。究竟怎樣做慈善才能「皆大歡喜」?這是一個無解的命題,因為人性總是充滿了各種反覆。當然,如果在做慈善以前,就期待能收穫受助者無比的仰慕愛戴之心,也著實荒謬了。

對於相信這個世界仍有溫度,並且想把這種溫度帶給不幸者的人而言,建議不要大規模地做慈善,對受助者一定的了解和調查是必要的;當然,如果在能力範圍內,大規模的慈善捐助也是值得讚揚的,但是在這種情況下,不要期望你資助的每個人都對你心存感激,因為這在概率上來說一定是一個事實。

(資料來源:南方網,金羊網,知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多肉 的精彩文章:

多肉植物玉蝶的冬季養殖小竅門!
自製多肉手機壁紙

TAG:多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