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ECMO助中年男子「起死回生」重返崗位

ECMO助中年男子「起死回生」重返崗位

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陳菁)

「我開始上班了,謝謝你們!」昨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ICU-ECMO團隊的醫護人員收到一個讓他們感到無比欣慰的消息。

這位打來電話的中年男子春節前因感冒發展為重症肺炎,生命垂危,該團隊全體醫護人員放棄春節和家人團聚,全力挽救患者生命,在ECMO的幫助下,患者終於「起死回生」,如今完全康復,重返崗位。

(馬先生和醫務人員合影)

「小感冒」持續惡化 患者危在旦夕

44歲的馬先生(化姓)是武漢人,做酒店管理工作。他身體壯實,除了有高血壓、高血脂外,平時很少生病。

上月11日,正值年關,他感到疲勞乏力,起初以為是受涼沒在意,但連續4天高燒不退,在附近醫院吃藥打針不見效。

「拍胸片發現雙肺都變白了,我們轉到另外一家三甲醫院,住進該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的監護病房,氣管插管、上呼吸機,住了兩天,我老公情況越來越差,多次下了病危通知書,除夕那天,醫生跟我談話,說我老公病情進展很快,持續惡化,治療沒有效果,讓我做好心理準備,即使轉院也很難有轉機,我們全家當時真是絕望了,我們的孩子才9歲,不能沒有爸爸呀」,馬先生的妻子回憶時仍心有餘悸。

ICU-ECMO團隊勇擔風險 在絕望中建立希望

馬先生的家人四處打聽,大年初一聯繫上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彭志勇主任。

「我接到病人家屬的求助電話,又和他的醫生討論,了解到病人的情況確實非常重,很難逆轉,即使轉院,風險也非常大,想到病人正當壯年,是家裡的頂樑柱,不能就這樣放棄,那天晚上我沒睡好覺,一直在考慮怎樣幫助他們」,彭志勇主任說。

大年初二一早,彭主任主動聯繫病人家屬,請他們考慮轉到中南醫院,經過真誠的溝通,馬先生的家屬同意轉院,並表示願意和醫生共擔風險,即使是最壞的結果也能理解。

安排好轉院事宜,彭主任立即打電話召喚回家過年的ECMO團隊同事迅速歸隊。生命就在分秒之間,深知這個道理的醫護人員們聞訊二話不說,匆匆告別家人趕到醫院。春節的ICU是異常忙碌的,一床難求,且當時已有其他病人正在進行ECMO治療,科室人手也十分緊張,但大家還是迅速協調做好安排,備好床位。

當天下午四點多,患者馬先生轉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該科周青主任、胡波主任、蔡書翰醫生、劉暢醫生、鄧彬醫生、田超護士、董江護士、馬晶護士已在科室等待,甚至遠在法國留學趁春節回家探親的羅雲醫生聞訊也毫不猶豫趕來幫忙。

「患者入科時心率快,血壓低,呼吸機純氧給入,血氧飽和度只有60%,雙側氣胸,嚴重的呼吸功能衰竭,隨時有生命危險。」蔡書翰醫生介紹當時情況。

大家一起討論該患者病情,立即確定治療方案。先請該院胸外科專家緊急會診,為患者做胸腔閉式引流。隨後,ICU-ECMO團隊醫護人員為患者建立體外膜肺氧合(ECMO)治療。

在團隊密切配合下,僅僅半小時,ECMO即開始運作,患者疲憊的心肺得以休息,醫護人員們看到了一絲生的希望。

患者痊癒喜歸家庭和社會

為保證ECMO治療順利進行,團隊醫護人員們日夜堅守在病床邊,密切監測患者的病情變化。經過規範治療,患者的生命體征明顯好轉,令人激動的時刻一個接一個地到來,5天後撤呼吸機、拔氣管插管,6天後ECMO離線,8天後轉入普通病房。3月15日,身體各項指標恢復正常,康復出院。

「我們真的不敢相信,真是太感謝了!我老公還沒出院就叮囑我為醫生護士做一面錦旗表達救命之恩」,馬先生的妻子昨天激動地告訴記者。

回家調整了十來天,馬先生重返工作崗位。

彭志勇教授提醒,流感不是普通感冒,一定不能大意,如合併重症肺炎死亡率非常高,ECMO是體外心肺輔助裝置,是嚴重的心肺功能衰竭病人重要的治療手段。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重症醫學科是湖北省最早開展ECMO治療且搶救瀕臨死亡患者數量最多的專科之一,ECMO小組訓練有素,隨時待命,為重症病人保駕護航。學科水平在全國最近兩年復旦排行榜均位列前十,目前國外能夠開展的技術該科都已經開展,該團隊有信心能夠為重症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務。

(以上文章來源:荊楚網)

特別鳴謝:武漢市醫療救治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大中南醫院ICU 的精彩文章:

TAG:武大中南醫院IC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