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劉備臨死前,提拔了一人來制約諸葛亮,沒想到不是諸葛亮對手

劉備臨死前,提拔了一人來制約諸葛亮,沒想到不是諸葛亮對手

劉備白帝城託孤,特地留下了兩位託孤大臣,這其中的心思,說得好聽點的就是為了兩人同心同德,共同匡扶蜀漢大業,而事實上卻另有居心。大家都知道蜀國後期諸葛亮撐起了所有的軍國事務,而對於帝王來說最怕的莫過於有大臣騎到自己頭上了,因此他將幼子一下子託付給兩個大臣,是為了防止諸葛亮有二心。但是不巧的是,這個為了鞏固劉禪地位的大臣,結果卻讓劉禪誤給除掉了。

如何看出劉備對諸葛亮並不是十分信任呢?不知讀者有沒有留意到,劉備臨死託孤時曾對諸葛亮說道:「君才十倍勝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意思說白了就是如果阿斗扶得起你就扶,要是扶不起,我整個蜀漢都歸你了。這些話說的諸葛亮涕淚漣漣,急忙說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意思就是,我必定為阿斗拼掉這條老命。

請大家仔細分析一下這些話,劉備當真對諸葛亮信任至此,肯把親手打下的江山拱手讓人?其實細想就知,這些話只是劉備在試探諸葛亮而已,首先這樣情真意切的話,如果諸葛亮不是薄情寡義之輩,對劉禪也會想著劉備的恩情而儘力輔導。倘若諸葛亮真有不臣之心,呵呵。劉備也早就留下後招了。

劉備託孤不僅託了諸葛亮這位丞相,還託了另一位大臣,那就是李嚴。眾所周知李嚴後來是因為想方設法欲除去諸葛亮而使自己被貶為庶民的。當時的情況是這樣的,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但是這個時候李嚴負責押運的糧草卻沒有及時趕上。沙場作戰向來講究糧草先行的,沒了糧草,諸葛亮的北伐也只好作罷。

但是李嚴回城後卻反咬一口,說是諸葛亮在北伐快要成功之際故意撤兵,暗指諸葛亮有不忠於蜀國的想法,甚至要劉禪即刻廢掉諸葛亮。可是在諸葛亮回來後,兩人對簿公堂,李嚴又口無倫次起來,幾次都說不清事情的原委。諸葛亮無奈,只好拿出當時與李嚴的書信為證,導致李嚴被劉禪貶為庶民。

但是李嚴和諸葛亮同為託孤大臣,李嚴為什麼要阻擋諸葛亮北伐呢?這其中原因細想,恐怕是劉備為了防止諸葛亮獨攬大權而暗中授意李嚴尋一個機會將諸葛亮除去。要知道當時北伐已經初見成效,如果諸葛亮北伐成功的話,那麼劉禪的皇位可以說是岌岌可危了。再者,即使北伐不成功,此時諸葛亮把握著蜀國大部分兵權,對於劉禪來說,不難說沒有威脅。因此,李嚴想趁諸葛亮羽翼未豐之時,將他連根除去,只可惜計錯一招,反而使自己丟了「烏紗帽」!

古謂伴君如伴虎,即使是像諸葛亮這樣忠心耿耿的大臣都有被皇帝懷疑的時候,更何況那些自以為功高蓋主、不可一世的大臣。看來,在古代為官,除了勤政清廉,還要懂得韜光養晦啊!

文獻出處:《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圖說三國 的精彩文章:

三國最厲害的四大保鏢:一個慘死,一個低調神秘,一個連馬超都怕
三國降將隨處可見,為什麼卻容不得于禁投敵,慘遭千古罵名呢?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