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法製作CPU!我就問你服不服!

古法製作CPU!我就問你服不服!

從無到有(make something from scratch)一直是工程師的浪漫,例如自行調配出操作系統、自己寫系統核心等(如 Linux)。然而在家從無到有打造出「一顆」CPU 就沒聽過了吧?最近有一位 YouTuber 就在免焊萬用電路板(俗稱麵包板)上,以跳線實做出自己設計的 CPU。

CPU(中央處理器),這麼一小顆神奇的高科技黑方塊,是現代電腦的核心元件,大多數電腦設備都是 64 位 CPU,技術層次之深、設計之複雜,要從無到有重新設計、打造出全新的 CPU 談何容易?1970 年代個人電腦剛萌芽時期的 Intel 8008、Zilog Z80 等 8 位處理器相對單純原始,應該比較容易做得到吧?儘管如此,從無到有開發出一個新的 8 位 CPU 也不是容易事。

不是 AMD、Intel、ARM 等大公司,自己打造 CPU 有可能嗎?YouTuber 保羅·君士坦丁(Paulo Constantino )就向大家證明了這並非辦不到的事。他在自己的 Github 進行名為 Dreamcatcher 的完全自行開發電腦計劃──把電腦里每個必要元件都重新設計、手工做出來。

對未受過訓練的人來說,君士坦丁的 CPU 作品看起來就像板子上一團又一團的電線。他的作品基於 74HC 系列的 CMOS 積體電路,插在麵包板上用電線跳接起來,他花了兩天時間畫電路圖、一個星期時間實際製作。目前還很簡陋,編寫程序需要用 DIP 開關進行,根據影片,目前只運作過簡單程序:從 0 記數到 255(用一排 8 個 LED 燈以二進位表示)、演奏音階、演奏走音的馬里奧兄弟主題曲。

簡陋歸簡陋,不過影片拍攝的時候是 8 位,現在已經進化到 16 位,一共擁有 256 道指令的指令集(instructions),現在還做好了簡單的 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當然又是另外一團電線亂亂的麵包板。謝天謝地,終於可以輸出畫面到屏幕上了,君士坦丁的下一個目標就是再做好連接鍵盤的功能,這樣寫程序就方便多了,最終目標又能運作 MS-DOS 或 Minix 系統。

這樣用麵包版繞線做 CPU 原型簡直就像愚公移山,不過今日我們認為 PCB 印刷電路板印製、硬體描述語言(Verilog VHDL)、FPGA(可程序化的積體電路)技術是理所當然,而 1980 年以前,還沒有這些技術,CPU 原型就是如此打造。一位矢志從無到有重造輪子的自造者,自然要用古法來製作 CPU 原型啰。

本文轉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如果您覺得不好,請聯繫我們刪除!

廣告

關於立創商城

立創商城(WWW.SZLCSC.COM)成立於2011年,致力於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電子元器件線上採購服務,成交量全國領先。擁有10000多平方米現代化元器件倉庫,現貨庫存超100000種,集團電子全產業鏈自營服務涵蓋:在線EDA(LCEDA)+行業領先的PCB打樣/中小批量+元器件商城+鋼網製造+SMT貼片+電子設計教育及方案。作為一家品種齊全、自營庫存、質量有保障的電子元器件垂直商城,立創商城所有元器件均從原廠或代理商正規渠道採購,保證原裝正品,為您提供專業的一站式元器件採購服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玩轉單片機 的精彩文章:

TAG:玩轉單片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