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遠征裏海只不過,是俄國歷史上和彼得本人一生中的一個短暫插曲!

遠征裏海只不過,是俄國歷史上和彼得本人一生中的一個短暫插曲!

十三「法大於天」同北方戰爭相比,遠征裏海只不過是俄國歷史上和彼得本人一生中的一個短暫插曲。締結尼什塔特和約之後,沙皇就埋頭致力於整頓內政。這個事實可以發人深省。它說明了許多問題:彼得親自參加革新所起的作用,彼得為使一些創舉不致胎死腹中而發出的推動力所具有的意義等等。但上述事實也說明另外一個問題:在彼得周圍有一批他十分賞識的傑出人材,但是,和聖上本人相比,在高瞻遠啊,在察現象的深度,以及在抓住主要問題並使一項事業善始善終等能力方面,無人能出其右。作為一個天賦非凡的人,他決不聽從人們向伊萬雷帝獻出過的計謀:不可使用聰明才智超過自己的謀士。

相反,他到處訪賢,然而使他感到痛心的是,人才太少了。彼得認為,在他的下屬中,能夠實現他的宏圖的人,幾乎找不出一個來。這批人才疏識短,也不善於考慮俄國社會的傳統和特點。彼得對待他們就象對待小學生一樣,提醒他們不要盲目照搬瑞典的規章制度,告誠他們要把瑞典的規章制度中那些不妥之處,或不適合俄國國情之處,要斟酌處理。他要求他們學習十七世紀一位著名法學家薩穆伊爾·普芬道的著作。當年需要花三倍時間才能念完的那所學校,首先要求掌握陸海軍知識。現在該輪到掌握建設和管理國家的知識和經驗的時候了。下屬們見識大廣只是問題的一個面,另一方面在於沙皇的性格一一事無巨細都要過問,這樣一來,他左右的人就不敢隨便作主張了。

詩人普希金曾用這樣的話來形容彼得領導工作的特點。臣下莫不戰戰兢兢,三緘其口,唯命是聽。1718年,彼得聲稱他要認真抓一下內政事務。在由他起草的一道詔令中寫道,儘管他在這場艱苦的戰爭中已經力不從心,但他還是抽出時間來教人們學習軍事和制定軍事條令。部隊已走上正軌,其結果有目共睹一俄軍擊潰了歐洲最精銳的軍隊之聖上認為,在管理部隊的同時,不應忽視行政事務的管理,這項工作也應該象軍事工作一樣走上正軌。要達到走上正軌這個目的,手段之一就是合理地建立國家機關。早在1712年初彼得就在這方面採取過一些初步的實際措施,頒布了建立商務園的詔令,以便改善貿易狀況。

著名數學家和哲學家萊布尼茨向沙皇提示經驗充分說明,只有通過建立各種工作效能良好的院,才能使國家走向繁榮,因為正象鐘錶里的一個齒輪帶動另一個齒輪、一樣在國家這部大機器里,一個院也應該推動另一個院前進,如果一切機件都配合得準確協調那末,生活的指針就一定會給國家指出幸福的時刻。在彼得著手設計這架新的鐘錶之前,從研究其他國家的建設經驗開始,他已經做了多年的準備工作。1712年6月30日,沙皇命令樞密院組織人力翻譯:其他國家的各種法典。1715年沙皇的記事簿里有一則關於六個院名稱的記事。同年沙皇曾下令在國招學者和精通律的人士,以便在各院工作。

沙皇詔諭正在哥本哈根的帕維爾伊萬諾維奇亞古任斯基將軍「為每個院物色一個,同時命令應優先選聘年輕人,「以便俄語」沙皇還委託他收集有關丹麥中央機關結構方面的資料州的數目、編製,理由是彼得聽說,瑞典人也是仿效他們的由於瑞典與俄國正處於交戰狀態,暫時沒有可能用合法手段表究瑞典的制度。沙皇於是命令駐丹麥大使多爾戈魯基為此目的向可瑞典派一名間讀,以便給他搞到一紙丹麥宮廷的護照。駐奧地和大使維謝洛夫斯基接受的一項任務是從「懂斯洛維尼亞語的大」當中挑選一些法學家。在簽署給大使的詔令時,彼得親筆做了補充「由於待別需要,此事務需辦成。彼得認為新的中央體制的優點在於,各院院長「不能象舊法官那樣濫用權力」。

沙皇認為,在各個院里「非經僚屬一致同意,院長不得擅專」。彼得對各個院寄予很大希望。認為這些院的建立有助於管理國家事務,改進司法制度和警察制度,改善陸海軍的補給,增加和發展貿易,採礦業和手工業。沙皇深信,新的機構將開闢俄國歷史上的一個新時代在彼得看來,新機構的主要優點在於院長的權力受到了限制實際上,建立院所產生的主要積極成果,還在於設院的體制允許職權範圍有明確的分工,同時實行高度中。與臃腫的衙門機構相比,院的主要優點也就在於此。起初共設有九個院。其中有三個被稱為首要的,這是因為政府三個要害部門,即外務院,陸軍院和海軍院屬它們分管。

隨著俄國在國際舞台的出現,外交工作也進行了改革。如果說在過去的幾個世紀里,俄國同外國的聯繫,全靠通過定期向國外派遣使團這個方式的話,那末,如今在西歐的一些最重要的國家裡也業已建立了常設外交機構,而在某些國家則建立了領事館,以保護俄國商人的利益。同樣,西歐國家也在俄國派駐了大使和公使。代替過去外交衙門的外務院負責接待外交使節,領導本國駐外代表的工作。俄國採用了西歐的外交禮儀。在許多情況下,俄國外交官堅持有關所謂「國家榮譽」的陳腐概念,費盡心思予以保持。甚至連最不拘禮儀的彼得也未能免俗。比如,他總是免冠站著接見外國使節,為的是在提到外國皇帝的尊號時,他不必再脫帽起立。

為了不讓外國使節靠近自己,他總是站在華蓋下的木板台的邊沿上。外務院由有經驗的外交官、總理大臣戈洛夫金領導,彼得任命莎菲羅夫為副院長。陸軍院負責軍隊的編製、武器、裝備和訓練。各衛戍團也歸它管轄。到彼得在位末期,陸軍正規部隊已達二十一萬餘人。此外,非正規部隊烏克蘭和哥薩克各團有十萬九千人。彼得任命緬希科夫元帥為陸軍院院長。新機構海軍院是十七世紀時所沒有的。這個機構的設立,同俄國已一躍成為海上強國和創建海軍一事不無關係。在它管轄之下的有造船廠、海軍要塞。此外海軍院也負責艦上人員的補充和訓練。海軍院由海軍上將阿普拉克辛領導。負責財政工作的也有三個院。其中最重要的是財政院,負責收稅,監督實物賦役承辦酒類和糧食的供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