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警惕,讓寶寶更安全地吃海鮮
你是不是一直認為寶寶多吃魚頭會更聰明?你是不是也習慣用冰鮮蝦給寶寶做白灼蝦吃?……海鮮不僅孩子喜歡吃,很多大人也對它欲罷不能。如今家家戶戶的餐桌上總是經常不斷出現海鮮的身影。可是,各位廚神媽媽們知道嗎?海鮮烹調和食用不當,不但影響口感,甚至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等危險,需要媽媽們提高警惕哦!
「 這5個關於海鮮的小注意,你都注意到了嗎?」
1
生海鮮含有細菌,吃生魚片一定要適量和謹慎。
海鮮中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等耐熱性比較強的細菌,烹調溫度需要達到80℃以上才能殺滅。海鮮中還可能存在寄生蟲卵,一般來說,需要在沸水中煮4~5分鐘才能徹底殺菌。因此,寶寶在吃「醉蟹」、「生海膽」、「醬油腌海鮮」、「生魚片」等不加熱烹調的生海鮮時一定要謹慎。在食用前,媽媽需要仔細檢查生海鮮的新鮮度。即使是新鮮的生海鮮,寶寶也僅限於嘗鮮,一定不能大量食用。
2
死河蟹一定不要吃。
河蟹,大多生長在污濁的河塘,喜歡吃水中死魚、死蝦等腐敗的動物屍體,因此身體內外沾染大量的病菌。河蟹活著時,可以通過體內的新陳代謝將細菌排出體外。一旦死亡,河蟹體內的細菌就會大量繁殖,分解蟹肉,有的細菌還會產生毒素。如果寶寶大量食用死河蟹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常見的表現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嚴重者還可導致脫水、電解質紊亂、抽搐,甚至休克、昏迷、敗血症等嚴重後果。
Tips:冰鮮海蟹也是死蟹為什麼可以吃?
海蟹生活在水域比較寬闊的大海里,食物一般也比較新鮮,加之海水裡有鹽,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所以海蟹死後能相對保鮮時間長些。
3
吃海鮮後,不要大量吃水果。
海鮮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含鈣量也很高,而水果中含有較多的鞣酸,如果吃完海鮮後,馬上吃水果,不但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海鮮中的鈣還會與水果中的鞣酸相結合,形成難溶的鈣,對胃腸道產生刺激,如果吃得水果較多(超過200g)甚至會引起腹痛、噁心、嘔吐等癥狀。因此,寶寶吃完海鮮後,最好間隔2小時以上再吃水果。或選擇食用含鞣酸較少的水果,比如香蕉、紅棗等。
4
冰鮮蝦最好不要白灼著吃。
任何海鮮都只有在高度新鮮的狀態下才適合做成清蒸、白灼之類的菜肴。長期放在冰箱里的冰鮮蝦,體內含菌量增大,蛋白質也已經部分變性,併產生了胺類物質,已經喪失了活蝦的鮮嫩口感,不再適合用白灼的方式烹調。何況白灼的烹調方式,很難達到像煎炸那樣的高溫狀態,無法徹底殺滅蝦體中含有的細菌,安全性上也難以保證。因此,想要給寶寶做白灼蝦,最好選擇活蝦烹制。烹調冰鮮蝦時則最好選擇烹炒或煎炸的方法,在高溫滅菌的同時,口感也會更佳。
5
魚頭要做熟,食用要適量。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DHA和EPA兩種脂肪酸在魚頭中含量豐富。這兩種不飽和脂肪酸可以起到維持、提高、改善大腦機能的作用,對寶寶大腦的發育確實有一定幫助。但是,由於近年來環境惡化導致水域和生態植物鏈污染,加之有的養殖者在飼料里添加化學物質,一定程度上導致魚體內的有害物質增加且難以排出,蓄積到魚頭中去。因此,如果想要給寶寶吃魚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媽媽應盡量從正規超市或有監管的集貿市場購買鮮魚和其他水產品。另外,出外就餐最好到正規飯店,不要在路邊攤吃魚頭。第三,鰓是魚的重要排毒器官,容易積存毒素。因此在烹調魚頭時,一定要摘除魚鰓。第四,魚頭中存在大量的寄生蟲,吃魚頭一定要燒熟,尤其在吃火鍋的時更要注意這一點。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