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盲目「排毒」吃瀉藥,小心結腸黑變

盲目「排毒」吃瀉藥,小心結腸黑變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在某些人看來,人體儼然成了一個「制毒」工廠。君不見,電視、報紙等各種媒體上,「排毒」廣告鋪天蓋地,「排毒減肥」、「排毒通便」、「排毒養生」,似乎「排毒」就能健康、「排毒」就能美麗。「排毒」理念多麼具有心理誘惑性,可「排毒」卻讓不少不知情者為此付出了代價。

盲目「排毒」吃瀉藥,小心結腸黑變

排毒把腸子染黑了

「本來吃潤腸通便的保養品就是想排毒讓身體更健康的,這腸子怎麼反倒越來越黑了。」長白領小李因近一個月大便帶血,到醫院就診,做完腸鏡後,小李驚呆了:自己年紀輕輕的,可腸道裡面像是被墨水染過,整個大腸粘膜都呈現一片黑色。

如今市面暢銷的各種排毒產品,大多以含有蒽醌類化合物的中藥,如大黃、番瀉葉、蘆薈、決明子、虎杖等為主要原料,通過蒽醌類化合物產生的化學刺激,促進結腸蠕動,從而引起排便。這種排毒實則是「拉」、「泄」,是腹瀉,在排出糞便等廢物的同時,把電解質、水、營養物質也一起排出。久之,極易導致「水土流失」及腸道蠕動功能減弱,造成腸道黏膜功能損傷和腸道生態環境的破壞,深棕色的蒽醌類化合物及其代謝產物在腸壁上被吸收並沉積。

在腸鏡下,可見大腸黏膜有不同程度的豹皮狀改變,有斑點狀、黑褐色色素沉著,可累及部分腸段或全部大腸,即出現結腸黑變病。

什麼是結腸黑變病

結腸黑變病沒有特異的癥狀和體征,多數患者有腹脹、便秘及排便困難的癥狀。結腸黑變病多是通過結腸鏡來診斷的。結腸鏡檢查通俗點說是用直徑很細的鏡身,上面帶鏡頭,通過肛門進入大腸,來觀察大腸的病變的一種檢查方式。正常的結腸壁也就是結腸黏膜在結腸鏡下就像口腔壁口腔黏膜一樣是淡紅色的,而且看起來光滑平坦,黏膜表面的小血管紋理清晰可見。而結腸黑變病的腸黏膜色澤呈棕色、褐色或黑褐色,上面還有灰白色網狀、條狀紋,似豹皮樣一塊一塊的分布在結腸黏膜上,小血管模糊或看不見,所以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黑腸子」。 專業上說結腸黑變病( melanosis coli,MC)是指結腸固有層內巨噬細胞含有褐色素樣物質的一種黏膜色素沉著性病變,屬於非炎症性、良性、可逆性疾病。通俗點說的話,就是你的大腸比常人更能「吃」色素,「吃」多了就變成「黑腸子」。

什麼原因造成了結腸黑變病

雖說便秘在老年、中年、青年中都有發生,但結腸鏡檢查為結腸黑變病的多為中老年女性和老年男性。這些病人的共同特點:一是便秘病史長;二是長期大劑量的濫用蒽醌類藥物。現代醫學研究認為:長期便秘,久服蒽醌類藥物是引起結腸黑變病的主要原因。然而一些研究觀察到不服用瀉藥也可引起結腸黑變病。如國內紀小龍等的研究顯示134 例結腸黑變病患者中有106 例長期服用含蒽醌類成分的瀉藥,28 例無便秘及瀉藥服用史。目前也有相關研究認為炎症性結腸病也是結腸黑變病誘因之一。如國外Darrell等曾報道25 例炎症性腸病患者合併結腸黑變病,其中18 例未曾服用過瀉藥。而且國內外相關對照研究均表明,結腸黑變病患者結腸息肉,甚至癌變發生率也高於正常人。如國內的劉中輝等將經全結腸鏡診斷的結腸黑變病98 例,組成黑變病組;隨機選取結腸鏡診斷無結腸黑變病252 例,組成非黑變病組,對照發現:結腸黑變病組結腸息肉發現率達40.8%,遠高於非結腸黑變病組的23.0%。

與腸癌和結腸息肉的關係

結腸黑變病患者易伴發癌和息肉,國內外文獻報道,大腸癌切除標本4.8%~5.9%伴有MC,或黑變病結腸息肉合併癌變。資料顯示:46例中有10例伴腺瘤,提示兩者或許存在某種聯繫,其有無因果關係目前國內外沒有定論。但MC常伴發腺瘤是共同看法,長期反覆刺激可能使其發生癌變。因此,在發現MC的同時也要警惕腸癌的存在,應進行定期腸鏡檢查隨訪。

儘管長期使用瀉藥在結腸黑變的形成過程中起主要作用,然而並非所有的MC患者都與應用瀉藥有關。國外Darrell等曾報道25例炎症性腸病患者中合併結腸黑變,其中潰瘍性結腸炎18例。18例中有15例(83.3%)的患者未服用瀉藥提示潰瘍性結腸炎可能是瀉藥之外的另一導致色索沉著的原因。另外國內祁小鳴報道8例慢性腹瀉患者合併結腸黑變,故慢性腹瀉是否為發病因素也應引起我們的關注。

結腸黑變最常見於兩類人群

第一,近年來不少年輕女性為了追求美容效果,或者盲目減肥,長時間服用含有大黃類物質的膠囊,這些膠囊中含有一種叫做蒽醌環的成分,可以增強巨噬細胞的活性及傾化性,且可損害腸黏膜上皮細胞,尤其是對隱窩部位上皮細胞的損害。使上皮細胞變性,細胞核固縮,最後上皮細胞壞死脫落,壞死脫落的上皮細胞一部分進入腸腔隨糞便排出,還有部分退行性變的結腸上皮細胞,其膜性結構及崩解產物形成所謂脫落小體陷入黏膜固有層,被巨噬細胞吞噬形成脂褐素,而形成黑變病。

結腸黑變最常見於兩類人群

另一種人群就是習慣性便秘的患者,經常服用通便茶或者有類似作用的藥物,也會導致黑色素的沉積,形成病變。不過,已發生結腸黑變病的患者也不必驚慌,因為黑變病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長時間黑色素沉積的結果,並且黑變病在停止服用這類藥物之後可以逐漸消退。

因此,建議女性朋友們科學減肥和美容,便秘患者除了定量吃一些醫生開出的通便藥物之外,可以多食用粗纖維食物,通過改善飲食習慣達到通便的效果,另外,平時注意多運動,這也對通便有很好的作用。

結腸黑變病的治療?

結腸黑變病無特殊治療,停服上述瀉藥後可癥狀改善。

對結腸黑變病目前尚無特效的藥物治療。多數學者認為,結腸黑變病是一種良性可逆性的非炎症性腸道黏膜病變,隨著便秘癥狀的改善和瀉藥的停用,大量脂褐素經溶酶體消化、分解,結腸黑變病的色素沉著可減輕甚至消失。

對直腸前突、直腸內套疊等一些可能引起黑變病的原因應給予治療,如行直腸前突修補、內套同定術等。對於已經確診為結腸黑變病的患者,要定期隨訪腸鏡,及時發現伴發的結腸息肉、腺瘤及結腸癌,早期內鏡下進行高頻電切或手術根除治療。但對無服用瀉藥史而有本病者,治療方法尚待進一步探討。

綜合:醫學百科、微醫、廣中醫一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亦健康 的精彩文章:

氣宜調 柴胡黃芩少不了
節氣說 | 驚蟄—春雷鳴 萬物生

TAG:亦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