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面楚歌的滴滴如何破解困境?

四面楚歌的滴滴如何破解困境?

美團入局,高德做「公益順風車」,青桔單車遭執法部門「收繳」,外賣業務前途未卜,滴滴四面楚歌。

打車業務強敵來襲

3月21日,美團打車正式登陸上海,開通24小時,首日完成訂單量就突破了15萬單,雖然因為數據未接入監管平台等經營不規範問題,被上海市交通委等部門進行了聯合約談。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團打車對滴滴的打車業務造成了不小威脅,美團CEO王興表示,美團打車已經在進入的城市拿到了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

為什麼選擇打車?互聯網有一個網路效應,做得越好,機會越大,發展越好,就會越做越大,去吃掉別人。因此在每個垂直行業都會形成贏家通吃的局面,就像紅極一時的共享單車,現在也只剩下摩拜和OFO兩家大頭,第一名、第二名的存在會形成相對穩定的格局。但是倘若一家獨大,那這一家就會擁有絕對的話語權,自己定價,賺足利潤,比如說滴滴,在打車領域還沒有足夠與之抗衡的公司。

而美團選擇高調進入打車市場,一開始就承諾抽成大約8%,遠遠低於滴滴的20%,這樣的「挑戰者」姿態,無疑會對滴滴的「壟斷利潤」造成巨大影響。

順風車「兩面夾擊」

美團滴滴大戰一觸即發,高德也不閑著。3月27日,高德地圖宣布推出順風車業務,成都、武漢兩地率先上線,同時開啟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等地的車主招募。高德方面表示該公益順風車平台沒有商業目的,對用戶不抽佣,也不會打補貼戰。

雖然現在順風車業務只佔出行業務的7%左右,但高德背後站著的是阿里,這只是阿里在出行領域布局的一部分,從順風車業務開始探索地圖工具的變現模式,日後擴展向更多領域。如果高德的「公益順風車」順利展開,必定會侵蝕滴滴的順風車市場,這是不言而喻的!

單車市場舉步維艱

青桔,寓意略顯青澀又飽含希望,然而,想要摘下共享單車的勝利果實,並沒有那麼容易。

滴滴的青桔共享單車,從一開始就陷入了困境。

去年9月15日深圳印發的《深圳市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規範管理整理行動實施方案》要求,整治階段結束後企業可以以書面方式提交新增車輛投放計劃,由該委組織召開聯席會議,達成共識和確認後,方可進行投放和停放管理。

3月8日,滴滴提出申請,但是經過討論,深圳地區的投放基本飽和、甚至超載,所以不允准滴滴投放。3月17日,滴滴不顧「禁令」,在深圳投放了2萬輛青桔單車,當日就被深圳市叫停。深圳市交委還強調,滴滴在深圳投放自行車均屬違規,提醒市民應慎重選擇。

3月23日,滴滴又在武漢東湖高新區投放了數百輛青桔單車,當日就被武漢當地三部門以違規投放名義「收繳」。同樣地,武漢在去年9月5日發布了《關於暫停新增共享單車的告知書》,禁止新增共享單車在武漢市投放。

目前共享單車市場格局已定,投放量基本飽和,各大城市的規定也未見鬆動,對於滴滴來說,此時入局,已經錯過了共享單車的最佳投放期。未來青桔將走向何方,還是個未知數……

外賣業務前途未卜

滴滴外賣還未正式上線就已經備受關注,3月1日正式開始騎手招募,主要分為忠誠騎手和自由騎手兩類。前者要求每周在線大於48小時,月保底1萬元;後者可自由上線隨時接單,也有豐厚獎勵,高薪和豐厚的獎勵吸引了不少來自競爭對手的騎手。據悉,4月1日,滴滴外賣會正式在無錫上線,目前已經開放小部分進行灰度測試。

(滴滴外賣的騎手們)

之所以會進入外賣市場,有分析人士指出,滴滴外賣的直接決心來自UberEats的成功。Uber前期只支持用汽車配送食物,但是當業務範圍擴大後,它放寬了對配送工具的要求,配送員可以使用自己的騎車、摩托甚至自行車來進行外賣配送。到2017年底,Uber英國負責人表示,在歐洲的16座城市,Uber外賣送餐收入已經超過了網約車接送客人的收入。

但反觀國內,現在前有美團,後有餓了么,想在外賣市場分一杯羹談何容易。

結語:美團打車也好,滴滴外賣也罷,二者新業務能做多好,能做到何種程度現在很難預料,唯一可以預見的是,一旦開戰,消費者的「補貼紅利」即將到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升鄉鄉長 的精彩文章:

TAG:東升鄉鄉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