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對於細菌戰殘酷真相 史學界到底是如何揭露的

對於細菌戰殘酷真相 史學界到底是如何揭露的

20世紀80年代,森村誠一的紀實文學《惡魔的飽食》三部曲風靡日本,在日本的銷量超過300萬冊,並在中國有多種譯本印行。隨著這一事件產生廣泛影響,侵華日軍細菌戰的相關史實進入公眾視野,並引起了學術界的持續關注。經過30餘年的研究,中外學界在宏觀上界定了細菌戰是日本自上而下發起的有組織、有預謀的國家犯罪;在微觀上對細菌實驗、細菌戰劑、預防免疫、防疫給水和醫學倫理等展開專題研究,揭示了日軍細菌戰準備、實驗和實施的全過程。時至今日,隨著研究視角和方法的不斷更新、史料整理的日趨系統以及東亞時局的風雲變幻,日本細菌戰問題仍具有可供挖掘的學術價值。因此,筆者嘗試對過去30餘年日本細菌戰問題研究史展開系統回顧,進而確定其當下的學術位置,廓清未來的發展趨勢和方向。

GIF

細菌戰研究起步於20世紀80年代

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是日本細菌戰問題研究的起步期,以史料證據的挖掘、整理和傳播為主要內容。這一時期的研究力量以日本學者(包括部分中日民間友好團體)為主;研究視點聚焦於對七三一部隊基本史實的調查和揭露細菌戰罪證,主要依據七三一部隊老兵口述史料和民間史料開展初步調查;研究內容涵蓋七三一部隊的基本史實、醫學犯罪和戰爭責任等問題,發表了一系列學術研究成果,其中的代表性著作即《惡魔的飽食》。該書的寫作方法是「文學」的,內容卻具有高度的史學價值,大量使用了七三一部隊老兵提供的「七三一部隊本部航拍」「七三一部隊要圖」「細菌製造工廠略圖」等照片和圖紙,詳細標註了七三一部隊的區域分布、機構設置及功能設施等。同時,使用了大量七三一部隊老兵的口述史料,將七三一部隊的人體實驗、細菌戰的史實首次揭露出來,並對七三一部隊戰後軌跡和美國保存的細菌戰資料進行了初步介紹。神奈川大學教授常石敬一的《消失的細菌戰部隊——關東軍第731部隊》和《醫學者們的組織犯罪——關東軍第731部隊》;七三一部隊老兵越定男的回憶錄《太陽旗下的血淚》等也是代表性著作。在史料整理方面,日本不二出版社出版了《七三一部隊作成資料》,復刻了日本陸軍軍醫學校於1936年編寫的《陸軍軍醫學校五十年史》等。

中國學者自1982年開啟了大量的七三一部隊史證調查,以揭露其罪行為主要內容,主要依據蘇聯1950年出版的《前日本陸軍軍人因準備和使用細菌武器被控案》審判材料以及部分日本學者的成果展開研究,代表性成果有《日軍七三一部隊罪惡史》以及《日本帝國主義侵華資料選編:細菌戰與毒氣戰》等。

GIF

20世紀90年代末進入學術研究階段

20世紀90年代末,學界對日軍細菌戰的研究真正進入到學術研究階段。在此期間,各類原始檔案逐漸被發掘、整理和使用;在研究視角上,雖然仍以「罪證史」為主要基調,但同時出現了醫學、倫理學、法學(人權犯罪、對日訴訟)等新的維度;在研究力量上,中、美學者加入研究陣營,特別是中國學者,一方面通過大範圍的細菌戰受害情況調查,進一步收集和梳理細菌戰檔案文獻;另一方面,1995年中國民間掀起的「對日訴訟」,促使學界開拓了細菌戰法律訴訟方面的研究。美國學者謝爾頓·哈里斯的英文專著《死亡工廠:美國掩蓋的日本細菌戰犯罪》,依據美國國家檔案館Ⅱ館的檔案,全面揭露了美國掩蓋日本細菌戰犯罪的經過,還原了美日交易的全過程,深化了國際社會對日本細菌戰的認知。

在史料整理方面,日本柏書房出版的《七三一部隊細菌戰資料集成》,收錄檔案總數逾5000頁,主要是美國國家檔案館和國會圖書館解密的細菌戰檔案,涵蓋了人體實驗、細菌戰、美日交易等核心內容,具有相當重要的史料價值。各類原始檔案的發現,使得相關研究向更深、更細的方向發展,也進一步揭露了日本細菌戰反人類、反文明、反倫理的犯罪性質。特別是1998年「特別移送」檔案的發現和公開,使七三一部隊人體實驗罪行成為一個重要的學術課題,湧現出了《七三一部隊罪行鐵證:關東憲兵隊「特殊輸送」檔案》《「特別移送」研究》和《細菌戰》等代表性論著。

GIF

研究日趨成熟立體

經過多年積累,近十年來,學界對細菌戰問題的研究更加成熟和立體,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研究視野在縱橫兩個方向上不斷拓展。橫向上,學者們突破「罪證史」的範疇,對細菌戰給人類發展和自然生態帶來的深遠影響,以及人體實驗給國際社會帶來的人權、倫理和醫學的嚴重危機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縱向上,在明確了細菌戰犯罪事實的基本存在、戰爭責任、戰爭貽害和戰後影響等問題後,微觀問題成為新的研究視角和內容,即從全局意義的梳理和研究轉移到對細菌戰具體事例開展深入分析和總結。近些年,學術界主要是對日本細菌戰術、細菌戰劑、細菌戰理論、細菌武器等問題開展研究。此外,學界對細菌戰遺址的發掘、保護和利用,申請文化遺產及開展價值評估等應用領域的研究也成為熱點。

其次,在史料搜集和整理方面,逐漸形成了以中外館藏檔案、口述史料、軍事法庭審判材料為核心的完備史料體系。如中央檔案館編輯的《中央檔案館藏日本侵華戰犯筆供選編》,收錄了榊原秀夫、秦正氏等多名七三一部隊成員的口供和筆供內容;中國和平出版社出版的《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行實錄》收錄了中、日、美三國保存的日本細菌戰檔案資料兩萬餘頁,涵蓋日本防衛省、日本國立公文書館(內閣文庫)、日本國會圖書館,美國國會圖書館、美國國家檔案館Ⅱ館以及中國官方和民間保存的相關檔案文獻。

最後,專業的研究機構不斷湧現,如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七三一問題國際研究中心和湖南文理學院細菌戰罪行研究所等,進一步壯大了細菌戰研究科研團隊的力量。

GIF

國內研究特點與趨勢

作為細菌戰的受害國,中國的日本細菌戰研究雖起步稍晚,但經過數十年的不懈努力,在史料發掘、專題研究等諸多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中國已經成為細菌戰研究的主要陣地。從整體來看,國內細菌戰研究主要呈現出以下趨勢與特點。

其一,研究的地域性藩籬逐漸打破,研究視野和內容不斷拓展。日本的對華細菌戰戰略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特徵,即在東北地區進行細菌武器的實驗和研發,南方地區是其實施細菌戰的主戰場。因此,國內的細菌戰研究也呈現出相應特徵:遼寧、吉林、黑龍江等東北地區學者比較關注細菌戰研究機構及細菌實驗相關問題的研究,如七三一部隊和瀋陽盟軍戰俘營的關係、人體實驗以及七三一部隊本身開展調查和研究;南方地區,特別是浙江、湖南等遭受細菌戰侵害地區的學者,重點關注細菌戰實施過程及歷史和現實危害,如「對日訴訟」、受害地區的口述史料和防疫檔案的收集整理等。近年來,隨著研究的深入以及地區間學術交流的活躍,學者們的研究視角不再局限於「地方史」範疇,逐漸關注全局意義上的日本細菌戰準備、實施和影響的研究。同時,考古學、醫學、文化遺產等領域的學者也加入細菌戰研究群體;不少研究機構同遺址勘測、考古挖掘和陳列展示的專門機構合作,形成了研究視角多元化、交叉學科共同研究的格局。

其二,史料辨析和運用的規範性和科學性日漸提高。過去,由於資料搜集困難、缺乏研究資金等客觀因素制約,國內學者對核心檔案的利用程度不高、「史料辨偽」不充分,以致對細菌戰貽害與自然界疫病流行界定不清楚、不準確。因而在學術研究中,出現把「防疫檔案」直接作為「細菌戰資料」、將疫病流行致死者誤作細菌戰受害者、過高估計因細菌戰致死致傷人數等問題。隨著研究條件的好轉和研究水平的逐步提高,近年來,國內學者充分利用日文、英文解密檔案與口述資料進行史料辨析,以實證研究的態度立足於基本史料與史實,注重史料辨偽及過程論證,呈現出學術研究應具備的實事求是、慎下結論的良好趨勢。

其三,細菌戰研究成果的公眾傳播得到重視和加強。學術研究只有進入公眾領域,方能發揮其社會效益,進而推動研究本身走向深入。作為日本細菌戰問題研究發足的《惡魔的飽食》,正是以紀實文學手法向公眾揭示被人為隱匿的歷史事實,進而引起國際社會的巨大反響,並推動了中美等國對日本細菌戰罪行的學術研究。近年來,中國學者在推進學術研究的同時,不斷嘗試將積累的學術成果轉化為公眾知識並向國際社會傳播。如五洲傳播出版社2015年出版了《關東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圖錄》,該書同時發行了中、英、日、韓四國文字版本,以300餘幅圖片全景式展示了七三一部隊建立和滅亡、人體實驗、細菌戰、美日交易和戰後問題等內容;外文出版社2016年出版了《關東軍第七三一部隊實錄》,同時發行中、英、日三國文字版本,附以大量圖片說明七三一部隊的存在、行為及危害。

GIF

日本放緩研究步伐值得警惕

在中美學者不斷取得進展的同時,作為最早展開細菌戰研究的日本,卻放緩了研究步伐。儘管近年來日本湧現了不少細菌戰研究的民間團體,如日本細菌戰歷史事實揭露會、七三一遺址申報世界遺產國民聯絡會、日本十五年戰爭醫學醫療研究會等。其中日本十五年戰爭醫學醫療研究會編輯的學會志——《日本十五年戰爭醫學醫療研究會會志》刊載了大量細菌戰、人體實驗史證方面的專題論文,是目前僅見的日本公開發行的專業期刊。日本NHK電視台也在近期製作並播出了《七三一部隊的真實:精英醫學者與人體實驗》等三部紀錄片,將專門針對日軍「準備和使用細菌武器」罪行的伯力審判(又稱哈巴羅夫斯克審判)庭審錄音首次呈現在人們面前。

但從長時段來看,較之20世紀八九十年代,現今日本學術界的細菌戰研究熱情已大不如昔。這固然與相關學者和社會活動主體力量日漸衰老,整體上處於研究力量的世代更替期有直接關係。然而,更為關鍵的是,從中國民間持續發起的「對日訴訟運動」的曲折經歷、日本歷史教科書對日本「戰爭受害者」形象的不斷強化等社會背景來看,日本政治社會的集體「右轉」及其對學術、教育領域的滲透,才是導致細菌戰研究趨冷的重要原因。這意味著,中國學界對日本細菌戰問題的研究,仍然任重道遠。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中美日俄四國保存的731檔案調查研究及綜合利用」(13AZD036)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七三一問題國際研究中心、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

原標題:侵華日軍細菌戰研究回顧與展望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責任編輯:黃琲 排版編輯:何迪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會有戰爭?學者從哲學角度為您解讀
《你說的都對》:知識類節目助推學習熱情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