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肩頸酸痛超過1年,頭暈、健忘、遲緩,紛紛找上門!這樣灸可「一招制敵」!

肩頸酸痛超過1年,頭暈、健忘、遲緩,紛紛找上門!這樣灸可「一招制敵」!

現如今,肩頸酸痛的人越來越多,上班族、學生族、低頭族等紛紛大面積中招。肩頸酸痛遠不是「酸痛」二字所能概括,輕則頭暈頭痛、上肢發麻,重則輾轉難眠、坐卧不安,隨後各種問題都會找上門!

肩頸

人體的「第二大腦」

肩頸一橫一縱,只佔了身體短短的一截,卻被譽為人體的「第二大腦」。

肩頸是人體的「十字路口」,督脈、任脈、胃經、大腸經、小腸經、三焦經、膽經、膀胱經絡都從這裡循行經過。

肩頸還是人體最先衰老的地方,因為人體循環從上往下,體內毒素首先堆積在肩頸部位。

那麼,肩頸堵塞,會出現哪些問題呢?

肩頸堵塞——肩頸肌肉勞損,頸椎變形,出現「富貴包」,進而引起頸動脈斑塊,誘發腦溢血;

肩頸堵塞——影響面部循環、排毒,出現色斑、晦暗、鬆弛、浮腫、雙下巴等;

肩頸堵塞——頭部供血不足,導致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失眠多夢易醒等;

肩頸堵塞——腦下垂體生長動情激素分泌失調,進而導致內分泌失調,提前進入更年期;

……

肩頸酸痛

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從中醫角度來說,肩頸酸痛屬於經筋病,也就是說,經筋分布之處的筋肉出現攣急、掣引、痹通、轉筋、強直、弛緩等症。

《諸病源候論》云:由體虛,腠理開,風邪在於筋故也。邪客機關,則使筋攣;邪客足太陽之絡,令人肩背拘急也。

《靈樞·本藏》云:經脈者,所以行氣血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也。

可見,中醫認為肩頸酸痛的主要致病因素有兩個:內因——衛氣不固(衛外的陽氣虛,不能固表),外因——外邪侵襲。

若衛氣不固,皮膚腠理疏鬆,或風寒濕等外邪過盛,人體就會被外邪侵襲,導致脈絡氣滯血瘀,無法濡養筋骨、舒利關節,就會酸痛。

此外,衛氣不固說明陽氣衰弱,久之就會造成元氣虛損,進而導致經脈之氣不及貫串,氣血養筋生髓之功失常,肩頸酸痛、身疲體乏、四肢無力等癥狀也就出現了。

綜上所述,根治肩頸酸痛,關鍵在於兩點:補陽氣,通經絡。

肩頸酸痛

為什麼必須艾灸?

中醫將人體分為上中下三焦,分別主:氣循環、血循環、水循環。上焦負責氣循環,氣不行則血不暢,血不暢則水不流,水不流則毒不排,因此,肩頸堵塞直接影響氣循環,進而影響血循環和水循環,影響全身毒素的排出。

《神灸經論》曰:灸者,溫暖經絡、宣通氣血,使逆者得順,滯者得行。

《針灸問對》曰:虛者灸之,使火氣以助元氣……寒者灸之使其氣復溫也。

可見,面對衛氣不固以及外邪侵襲引起的肩頸酸痛,艾灸堪稱對因對症的最佳方法——可以活血化瘀、溫經通絡、祛風散寒,起到促進氣循環的作用,進而緩解肩頸僵硬、肌肉疲勞、頸椎病變、大腦供氧不足、睡眠質量下降等一系列問題。

肩頸酸痛

如何艾灸效果最好?

1

小腸經

曾經有灸友在後台留言諮詢,她由於肩頸酸痛經常做肩頸保養,但每次都是剛剛按摩後感覺舒坦,時間一長還是沒什麼用。

這個問題算是問到點子上了,原因很簡單,因為:主管頸椎以及周邊部位的經絡並不在肩頸部,而在兩條胳膊的外側——小腸經。

小腸經循行路線圖

由上圖可見,小腸經走肩頸背部,小腸經通暢,肩頸背部的氣血布散才能合理。所以,我們可以推斷:肩頸酸痛的人基本都有小腸經不通的問題,故而,肩頸酸痛首先必須灸通小腸經!

小腸經以這3個穴位最為關鍵:

天宗穴

無論肩頸有沒有問題,只要用拇指用力按壓天宗穴,都能感到明顯的脹痛感、酥麻感。如果經絡暢通,感覺可以通到手指;如果經絡不通,感覺只能通到上臂。艾灸天宗穴主要是從肩膀向手指方向打通經絡。

肩貞穴

肩貞穴布有腋神經分支,深部上方為橈神經,並有旋肩胛動、靜脈,主治肩胛疼痛、手臂不舉、上肢麻木、肩關節周圍炎等。

肩頸酸痛的人一般上臂外側都有硬塊,揉搓起來有明顯的痛感,在艾灸肩貞穴前,可以沿著小腸經循行的路線,重點揉搓上臂外側,將硬塊揉開。揉的時候,力道不在大,而在深,這樣才能疏通經絡,而不致傷及皮膚。

後溪穴

後溪穴既是小腸經的俞穴,又為八脈交會之一,通於督脈,它被譽為「通治頸肩腰椎病的神奇大穴」,主治頭項強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攣痛等。後溪穴主要是從手指向肩膀方向打通經絡,它比較深,因此要重點艾灸。

2

督脈(以大椎穴為主)

為什麼白領一族特別容易陽氣不足?因為他們長時間僵坐在電腦前,保持同一姿勢,導致頸椎緊張、扭曲、變形,壓迫督脈,而督脈主一身之陽,壓迫了督脈就是壓迫了一身的陽氣,時間長了,就會陽氣不足。

上文說了,根治肩頸酸痛必須補陽氣!因此,督脈必灸,其中又以大椎穴最為關鍵。

大椎穴又名「閻王奪命鎖」,它位於肩頸十字路口,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大椎穴為「三陽」「督脈」之會,全身陽氣都在這裡交會,灸透大椎穴就相當於打開了全身陽氣的總開關。大椎不通的人,不光陽氣升不上來,還會堵塞7條經絡(大腸經、小腸經、三焦經、胃經、膀胱經、膽經、督脈)。

艾灸大椎穴前,可以先刮痧,有助於提高艾灸效果。

3

風池穴

風性輕揚,易襲陽位。在外感風寒時,選用風池可以溫經散寒,祛風通絡。

4

陽陵泉穴

「筋會陽陵泉筋病治此」,陽陵泉是八會穴之筋會,是治療筋傷疾病的常用穴。艾灸陽陵泉穴,可舒筋、壯筋。

5

阿是穴

就是「以痛為腧」,肩頸壓痛最明顯的地方就是。阿是穴是經絡氣血凝滯之所在,循經灸之,血行氣順,經脈自然通利順暢。

【結語】一位灸友有嚴重的肩頸酸痛問題,原先總是去醫院做肩頸保養,由於肩頸問題乃日積月累而成,所以她必須高頻率地做肩頸保養,花費不菲,而且一旦停做,癥狀就會反覆。在結緣艾灸後,她每日在家自行艾灸,操作簡單,價格實惠,堅持4個月下來,不僅肩頸問題得到了很大的緩解,整個人也特別精神!如果你還在為遷延不愈的肩頸酸痛等問題而煩惱,不放嘗試艾灸療法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艾灸匠心居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卵巢癌、乳腺癌、肺癌、胃癌等,都喜歡找「好女人」?
它是3月第一菜,心臟血管的最愛!吃之前千萬別忘了這3步,否則……

TAG:艾灸匠心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