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正兒八經說民國——上下合力

正兒八經說民國——上下合力

原標題:正兒八經說民國——上下合力


晚清時期的中國不同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其他國家,你說他落後吧!但是他的GDP卻世界領先,就算是經過了兩次鴉片戰爭,但是政府依然很有錢。但是你要說他先進,這明顯是在扯淡,國家貧富差距巨大,老百姓民不聊生。中國的文化根基太過深厚了,中國的國土面積太大了,各種地方勢力太過複雜了。所以當英國這些老牌殖民者,來到中國的時候,發現中國根本不可能會像非洲、印度那樣一口把你吃下。必須是軟刀子,一下一下從你身上榨取各種資源。他們的第一步就是要控制清帝國未來的海軍部隊。英國人想要吃了中國這塊肥肉,其他國家自然沒那麼容易就答應,好吃的大家要一起來,憑什麼只有你吃獨食。首先做出反應的是俄國人,說實話俄國的軍事實力,在那個時代真的不怎麼樣,在國際戰場上經常的吃敗仗,可是他們好像在中國一下子找回了自信,原來這個龐大的帝國,現在這麼好欺負。就在中國購買英國戰艦的同時,俄國人坐不住了,他們馬上派出了自己的軍艦駛入上海,名義上是為協助清政府剿滅太平軍。實際上,大家心裡都有數,就是想霸佔更多的港口。英國人看見俄國人這麼干,當然生氣了,中國的事情憑什麼有你插你一杠子。但是自己又不方便直接出來干涉,畢竟這還是中國的地盤。於是赫德給奕?寫信,說俄國人是有野心的,他們這麼干是不懷好意的。可是奕?有著自己的算盤,你們英國人不是牛逼嗎?別以為就你們一家有軍艦,外國人想和我們合作的多得是。況且俄國人在長江流域這麼晃蕩,也能很好的制衡安慶的曾國藩。


此時的曾國藩已經在加足馬力生產,全力製造他們自主研發的軍艦。整個江浙一帶,大家圍繞著這裡的錢袋子,形成了英國人、法國人、俄國人、李鴻章和曾國藩多方勢力相互牽制的局面。可是英國人對中國的形式還是沒有分析透,他們自大的認為,奕?必定會從自己這裡購買軍艦,於是就在軍艦剛要駛離英國的時候,英國方面代表李泰國就發了電報,說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加錢,要不然不給了。奕?頓然有種上當的感覺,這都是群什麼樣的王八蛋,做生意沒有一點誠意。更讓奕?憤怒的是,這支艦隊要由英國人阿思本做老大,而且軍艦上不能使用清政府的杏黃龍旗,因為阿思本跟李泰國已經幫中國艦隊重新設計好了一面全新的旗幟。英國人這麼做絕對不是為了給中國來個增值服務,而是要從根本上統治這支部隊。旗幟就是一個國家對外的象徵,連自己國家旗幟都不能掛,而且統帥還要是英國人,這不是訛詐,這是什麼?

奕?的計劃是先讓軍艦來到中國再說,反正現在是還沒給錢,合同還沒簽。但是他為了安撫曾國藩,也允許曾國藩在安慶自己訓練水軍。曾國藩怎麼可能放過這種絕佳的機會,抓緊時間培養自己在海軍中的親信,只等時機成熟之後,湘軍就會成為一支海軍、陸軍通吃的巨無霸。就在大家拚命的爭取實力的時候,最鬱悶的當屬李鴻章了,此時的李鴻章雖然貴為上海灘老大,江蘇巡撫。但是對海軍還是無法插足,而且奕?給他承諾過的,買軍艦的錢不會從他一個人的地盤出,可是奕?說話比放屁還省事,說完也就忘了,錢是一分沒少拿,並且買軍艦的欠款照樣劃撥到李鴻章的名下,也就是李鴻章不僅沒有在未來的海軍中分到一杯羹,還凈往外出錢。於是李鴻章不得不選擇繼續跟曾國藩站到一起,奕?這老狐狸太不地道了。


1863年5月,英方代表李泰國率領著由6艘驅逐艦、1艘炮艇、1艘供應船組成的「英中聯合海軍艦隊」,終於要從利物浦港起航了,因為當時馬六甲海峽還未開通,所以他們必須要從好望角,繞了一大圈的「歐亞航線」,歷經好幾個月才浩浩蕩蕩的趕往中國。


艦隊到達之後,奕?開始也想著跟李泰國好好談談,能不能不要這麼過分,畢竟是我們買的船,艦隊指揮還是讓我們的人來做吧,李泰國自認為是一個中國通,在他的腦海里一直以為,對付清政府的這些官員,要做兩手準備,一手是給他們希望,要給他們一個很有遠景的未來。此時太平天國內部出現嚴重的大內鬥,如果此時奕?不抓住機會,讓曾國藩他們打破了南京城,那麼漢族集團就會成為能夠讓滿族人最為忌憚的群體。但是有了英國人的軍艦,那麼奕?這些滿族精英就可以迅速滅掉太平軍,碾壓曾國藩。所以,李泰國斷定奕?必定會買自己的船。李泰國的另一手是,一定要在氣勢上藐視清政府,不能拿正眼看他們,要讓他們感覺到自己的卑微。可是這樣的前提是武力相威脅,沒有槍杆子腰杆子也直不起來。


李泰國就是在這種認知下跟奕?談判,你說能談出個啥,所以李泰國很生氣,決定來一次武力威脅,讓阿思本帶著艦隊進京,耍一次流氓氣息,讓奕?慫一下。可是阿思本進京了,發現自己的手下一個沒來,因為阿思本艦隊上的海軍,都是不是現役軍人,都是阿思本在英國東拼西湊來的人,根本沒什麼戰鬥力,況且現在中國還沒有跟英國簽正式合同,他們一旦進京,北京政府就會以流寇的名義,把他們全抓起來。大家都不是傻子,誰也不願跟你去送死。李泰國這下傻眼了,玩橫的玩不成了,只能繼續坐下來跟奕?接著談,這次李泰國也讓步了,決定不讓阿思本做艦隊老大了,而是讓他做一個副手。軍隊作戰時統一由地方督撫大員統一指揮。可接下來的事實,是李泰國繼續耍詐,讓英國人的大船跟中國人的小船停在一起,這不就是挑釁你嗎?真打起仗了,中國艦隊只有服從的份兒。氣的曾國藩,馬上給奕?寫信,說:「咱的船在他們的大船面前就跟孫子一樣,」一個城府極深的大儒名家能說出來這種話,可見曾國藩真的生氣了。讓他更生氣的是,他還了解到,奕?還偷偷摸摸的跟李泰國簽訂一份密約,說如果是政府軍攻破了南京,南京城裡的財富三分歸英國艦隊,三分歸朝廷充公,三分歸中國士兵。如果是阿思本攻佔了南京,那麼七成的財富就要歸英國人。這讓曾國藩這些人情何以堪,合著我們忙活了半天,到手的鴨子讓英國人得了。曾國藩把這個消息告訴了李鴻章,李鴻章更是氣憤,他是江蘇巡撫,南京自然是他的地盤,如果打敗了太平天國,這裡的東西該是我的才對,你阿思本算個什麼東西。

於是當李泰國到上海給李鴻章要購買艦隊的欠款時,李鴻章一分錢都不給,並且告訴李泰國,銀子是淮軍兄弟們的命根子,要銀子先問問淮軍的槍杆子同不同意。李泰國只能氣急敗壞的又跑到北京找奕?,說你的手下不要臉,不給錢不說,還威脅我。如果你們再不給錢,我們就解散艦隊,或是賣給太平天國。並且還於10月15日,以阿思本的名義給奕?下了一個最後通牒,如果你們不同意我們之前談的要求,我們將在48小時之內,解散這支部隊。


李鴻章得知後,馬上給奕?寫信,說別聽他們的,這幫外國人沒有信譽的,之前哄搶楊坊的白齊文,現在就投靠了太平軍,咱就算答應了李泰國的要求,將來也保不齊李泰國會走白齊文的老路。


曾國藩也上書,太平天國已經處於合圍之勢,拿下他們已經是早晚的事情,根本用不著外國人。


這時的奕?馬上陷入了兩難的境界,這時的李泰國已經把話給說滿了,他們之間已經沒有了談判的餘地。如果選擇跟李泰國合作,那麼奕?將要完全的戰鬥曾國藩他們的對面,況且自己也撈不到什麼實惠,只有英國人將要成為大贏家。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做法,奕?權衡之後,還是覺得別這麼幹了的好。於是他也只能下定決心解散這支英國艦隊,也只能把這群英國人給得罪一下了,於是奕?給同治皇帝,說明了其中的權衡利弊,要求解散英國艦隊。然後英國人的反應是,竟然是沒有反應。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帝國主義都是紙老虎,一點都不假,英國人也不會因為一筆合同而去赴湯蹈火的打仗去,李泰國嚷嚷兩句也就作罷。如果真的讓英國人的艦隊在中國耀武揚威,這才真是中國的悲哀,那麼中國的此後一切的歷史都要改寫,說不定我們也會成為一個真正的殖民國家。


經過這一年多的折騰,在曾國藩跟李鴻章的共同努力下,算是把阿思本趕回家了,1863年11月23日,阿思本帶著自己的艦隊灰頭土臉的回家了。清政府獲得真正意義上的一次外交勝利。

外國人走了,中國又要恢復原樣了,該奪權的奪權,該搶錢的搶錢,說白了,都是為了自己將來能夠站穩腳跟,一場轟轟烈烈的明爭暗鬥又將開始,請看下集「你追我趕」。

做個小廣告,大家如果想看更多文章,可以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白羽飄飄」,或是天涯論壇上搜索「我是白羽飄飄」,那裡有更多的好文章等著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羽飄飄 的精彩文章:

TAG:白羽飄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