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秦滅楚之戰:百萬大軍對決的後勤補給戰 (三)

秦滅楚之戰:百萬大軍對決的後勤補給戰 (三)

原標題:秦滅楚之戰:百萬大軍對決的後勤補給戰 (三)


但是因為秦軍的戰敗。天下形勢一下子變了,楚軍不斷向西進攻,帶動了韓魏發生了很多反秦暴亂。如果消息再傳播的遠點,深仇大恨的趙人也會行動起來,難不保齊人會出來撿便宜,燕人會乘機反攻等等,總之情況危急,必須要用一個全面的勝利來壓制。迫不得以之下,秦王政只好跑到頻陽請老將王翦出山,同時發布徵兵令,總算湊足了之前王翦所要的60萬大軍。於是公元前224年夏.秦王政下令王翦為主帥,蒙武仍為副帥率領了60萬秦軍殺向了楚國,並且親自為他送行。出征時王翦不忘向秦王政求賜美田,甚至連作戰之時又連續五次請求賜美田,連部下也開始擔心會不會太過份,但也只有這樣做才能向秦王政表達自己不會有異心。因為畢竟是秦國的全部有生力量都被發動了,此戰成敗關係到秦國的未來.勝利了,天下指日可得,失敗了,秦國有可能再次被合縱所擊敗,甚至連本土都保不住。所以若不是剛強如秦王政者,恐怕也是沒有這個膽氣和定力的。楚國方面聽聞王翦率秦軍主力再次集結,也立即進行全國動員,從各直轄地,如越地,江南,淮北等地集中到陳城.統兵大將還是項燕與昌平君,而這次的兵力也達到了50萬,楚國幾乎也是出動了舉國之兵(但在夏季出兵的楚國卻面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夏季秋季是農民收割的季節)。和李信一樣,王翦也看中了平輿這個地方,所以屯兵點也在平輿,60萬大軍屯兵於此。他和李信都很看中這個地方是因為這裡原來是楚軍的邊境的軍事要塞,各項軍事設施完備。而王翦更加明白秦軍自己控制糧道就不會在後勤補給線上被對手抓住戰機。而且這個地方附近的楚國歷代所積累的實力在去年的戰役里幾乎已經消耗殆盡。如果楚軍要集結足以對抗60萬秦軍的兵力,本身的兵力必定也非常龐大,而且越是龐大的軍隊也越是需要足夠的補給。而這個地區已經不可能再給楚軍提供多少補給了。最關鍵的是這個地方離秦國的補給線近,離楚國的補給線遠。所以當王翦分析了一下形勢之後,他選擇主力按兵不動,以訓練為主,同時秘密命令蒙武返回秦國西北邊境重新訓練騎兵。而項燕與昌平君這兩個人,他們一個是文武雙全,一個是久經沙場。所以他們深知,與60萬虎狼之師的秦軍決戰意味著什麼。借著之前戰勝李信的旺盛士氣,與秦軍針鋒相對的擺開陣勢,準備一鼓作氣的再次消滅秦軍。誰知,王翦的老謀深算,卻遠非李信可比。面對士氣正旺的楚軍,他竟然下令堅守營寨,同時不許主動出戰.。項燕與昌平君弄不明白了,秦軍的兵力要強於楚軍,怎麼反到選擇了避戰.而且居然連續一年都在避戰.但是項燕與昌平君怎麼也不會想到,在漫長的對峙了一年以後的夏天,王剪終於出手了,而且出手的地點是項燕與昌平君怎麼也想不到的地方——彭城。原來蒙武回西北邊境將前年損失的騎兵秘密補充完以後,再次接到王剪秘令。向東沿原魏國土地迂迴至楚軍背後的彭城,然後和王剪一起東西夾擊在平輿與秦軍主力對峙的楚軍。收到這個消息以後的楚軍,軍心大亂。項燕除了先退兵奪回彭城守住自己的後方以外別無他法(同時還要收割糧草)。不然楚軍就要有被全殲的危險了,但是統兵的是項燕與昌平君兩個人。從昌平君角度來看,向東就不可能了。因為昌平君的地盤都是在以陳城為據點的西部,如果向東進發將進入他沒有根基的地區,到那時不論是否能夠擊敗秦軍,他都有可能面臨受到現在的楚王的攻擊(前文提到了他是楚國公子,是有可能和現在的楚王爭王位的人,而且前一年的軍事勝利使他的威望達到了頂點.雖然他之前一心為國造了秦王政的反,但也不足以打消現在的楚王對他的疑慮:他對楚國的王位沒有興趣)。而且若是向東進發仍舊無法徹底擊敗秦軍,那麼他在西部的地盤就會全部喪於秦軍之手,所以對昌平君而言東撤絕不可行。但不管他昌平君怎麼想結果是項燕自己先撤了,昌平君也只得自己回到陳城。這樣一來,楚軍原本的力量就大大的分散了,一開始團結共抗秦軍的勢頭也就不存在了。這就給了秦軍以各個擊破的機會。


而王翦等的就是這一刻。他立刻下令,全軍出動,向楚軍總攻擊。長期的相持不戰,不僅耗盡了楚軍的糧草更耗盡了楚軍的銳氣,這個時候已經已經攻下了彭城。切斷了楚軍糧草後勤的蒙武迅速向西,和王剪一起在蘄南把因為沒有糧草所以軍心大亂的楚軍打得大敗,項燕戰死。昌平君只得在陳城開始收攏項燕的殘兵,繼續抵抗秦軍.希望可以藉此來牽制秦軍不要進攻壽春而是進攻陳城。但這個時候的王翦卻顯示出了其非凡的戰略眼光,他並不追擊昌平君,只是派一部分秦軍圍住了陳城,主力直接南下,直取楚國都城壽春。當時楚國都壽春,是座規模超過20平方公里的巨城。雖然楚國的主力這個時候已經差不多消耗完,但此時楚國在壽春城內還有著20多萬的人口以及數萬淮河水軍沒有出動過,而且壽春城因為有安豐塘的存在所以糧草充足。北面隔著淮河的的重鎮下蔡也還在楚軍的手上。下蔡還在的話就可水陸一起協防,進行犄角防禦。此時的王翦要是繼續由西向東同時發動水陸進攻,比起楚軍要脆弱得多的秦軍水師必會遭到楚軍淮河水師來自南北方向的夾擊,這樣一來秦軍就很難全殲楚軍的水師部隊。而不殲滅水師部隊奪取制河權就很難攻下下蔡和壽春,所以王翦指揮秦軍從蘄南繞道淮河東部渡河,然後直取壽春,根本沒理會在淮河上的楚軍水師。而蒙武的騎兵則在過河以後快速突擊至淮河南岸的壽春北門切斷了壽春與淮河水師的聯繫。這樣一來,壽春則徹底被孤立了。


這個時候如果楚軍還有可以領兵的大將出現,那隻需要屯駐在壽春城外的東西兩側,形成一個小掎角之勢,秦軍也很難攻克壽春,而且一旦楚國水師也同時向東西兩側擴大淮河防禦區域,秦軍後續的糧草輜重就無法到位,屆時秦軍就又要有全軍覆沒的危險了。


可惜現在大部分的楚軍已經在不久前的蘄南戰役里被殲滅。項燕戰死以後楚軍暫時已經沒有了可以領兵的人。昌平君的最後一部分楚軍也已經撤退到陳城,但是如果等昌平君收拾殘兵,然後走穎水南下趕來支援壽春,或者楚國東部的吳越地區有人領兵來救,到了那個時候秦軍就有遭到夾擊的危險。所以秦軍只有和時間賽跑,那就是在楚國援兵來到前攻下壽春。但是吳越地區也正處在收割的季節,所以短時間就有人領兵來救也並不現實。路程最近的昌平君也沒能突破秦軍的封鎖。壽春還是沒在援軍趕到前就被秦軍攻破了(也有可能是昌平君真的想要楚國的王位而不去救援)。王翦俘虜了楚王負芻。隨後還是那個昌平君他在壽春被攻破以後決定稱王,然後沿穎水南下入淮河,再從淮河東部的邗溝去往了楚國下一個繼續抗秦的據點——江北地區除了壽春以外的最大城鎮——廣陵,他要在那裡和項氏一族的後人一起繼續抵抗秦軍。由於攻打壽春的時候,楚軍的淮河水師並沒有被殲滅或者說根本沒有被投入戰鬥。所以壽春城破以後直接南下的淮河水師也去往了江東地區。算上原來昌平君所收攏的軍隊再加上江東吳越地區的項氏一族後人的軍隊,此時的楚軍仍有20多萬,足有與秦軍一戰的實力。而要徹底滅亡楚國,秦國就必須在楚國境內殲滅楚軍還剩的所有的有生力量。所以王翦在攻破壽春以後開始打造水師,再帶著俘虜來的楚王負芻,水陸並進,準備攻擊楚國的最後做垂死掙扎的據點——廣陵。但是以昌平君和項氏一族的後人為首的楚軍並沒有一味地退守以姑蘇為據點的吳越舊地,而是將陸軍屯駐在長江北的廣陵,再將原本的淮河水師布防於長江之上。策應以廣陵和姑蘇為犄角的戰線.防禦意圖非常明顯,就是要把戰線拉長。在吳越地區和秦軍再打一次.而且秦軍到了吳越地區就沒有了騎兵優勢,如果稍有戰機,楚軍水陸並進,絕對可以斷絕秦軍的補給。但是王剪卻再次顯示出了其非常的戰略膽識:大張旗鼓打造水師的同時卻只帶著騎兵和少量糧草直接迂迴到了廣陵城下。而並不攻取從壽春到廣陵的廣大地區。當秦軍拿著楚王負芻做「擋箭牌」兵臨廣陵城下的時候,士氣低迷的楚軍也只有被動挨打的份了,秦軍攻城之時根本組織不起來有效的抵抗.秦軍很快就攻破了廣陵城。項氏一族的後人也多戰死於次(據說項羽的父親也戰死了)昌平君也終於走到了人生的盡頭。廣陵城破以後王剪才回過頭來開始攻取從廣陵到壽春的廣大地區。這樣一來楚軍在長江以北的全部地區就完全落入了秦軍之手。而拿下了江北以後幾乎不費什麼勁,秦軍就攻下了個江南地區。第二次秦滅楚之戰結束了。不久之後,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統一六國,結束了長期的諸侯割據局面,建立了一個以咸陽為首都的幅員遼闊的國家。這個國家的疆域,東起遼東,西至玉門關、隴西,北抵長城,南達越南北部及中部一帶,面積超過500萬平方公里。秦王政兼采傳說中三皇五帝的尊號,宣布自己為這個國家的第一個皇帝,後世子孫代代相承,遞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乃至萬世皇帝;廢除謚號.規定皇帝自稱曰「朕」,並制定了一套尊君抑臣的朝儀和文書制度。這些都是為了顯示皇帝的無上權威,表示秦的統治將萬世一系,長治久安,確立至高無上的皇權。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凡行政、軍事、經濟等一切大權,均由皇帝總攬。無休無止的戰國亂世也終於划上了句號。現在讓我們用後人的目光點評一下雙方兩次戰爭:首先是2次戰爭雙方消耗的兵力:光在蘄南之戰雙方投入的總兵力就超過了百萬。如果再加上後來的壽春保衛戰以及最後在江東地區被殲滅的昌平君與項氏一族所率領的吳越楚軍可能兵力要達到120萬以上。而第一次雙方投入的兵力也不會少於50萬。雙方兵力的投入創造了中國歷史之最。其次是第一次作戰李信的戰敗原因:第一點是昌平君的叛亂,這直接導致了秦軍後勤能力的崩潰。而越是對外作戰後勤補給也就越困難,軍隊沒了糧草是不可能打仗的。第二點是兵力,楚國從邊境到國都幾十年來苦心經營著上蔡,鄢陵,平輿,陳城,彭城,城父,蘄南,下蔡,末都壽春等地 ,這些地方楚軍要守,攻下來的秦軍也要守。而在沒有殲滅楚軍大量的有生力量的前提下,楚軍就可以有大量的兵力在這些地方和秦軍打消耗戰,所以說李信的20萬軍隊真把這些城鎮攻下來也是守不住這些地方的,因為兵力根本就不夠。那第二次作戰王剪為什麼贏了呢?這也是本文的重點。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後勤能力。項燕他帶出來的楚軍大概40萬左右,估計大多是來自於江東地區。因為前一年的戰火,楚國整個淮北地區的兵力基本已經消耗完了.而昌平君在當地集結的軍隊大概也在10萬左右。但這些都是前年所剩下的精銳部隊了。這樣一來楚軍大致就分為了兩派。但從第一次秦滅楚之戰雙方的傷亡來看,因為作戰區域始終是在楚國邊境,戰火併沒有波及到秦國本土,所以無論單兵作戰能力還是集團作戰能力遠要比秦軍弱的多的楚國軍民的傷亡肯定是高過秦軍的。而且最要命的是楚國歷經多年甚至是幾代君王所修建的邊境軍事要塞和屯糧點幾乎都被摧毀。這也是第二年秦軍再次攻打楚國的時候,楚國的只能從更遠的江東地區調集兵力和補給的最根本原因。所以昌平君的軍隊的補給其實大多數也是來自於楚國更遠的江東地區。從江東地區運送糧草補給這對楚軍來說是個很大的負擔。一共50萬楚軍的補給在一天一天的消耗的同時他們的補給能力卻也在一天一天的減弱。但秦軍卻沒有這些負擔,王剪他帶著60萬大軍,在軍營裡面休養生息,大吃大喝。沒事就做做遊戲,比如跳壕溝,扔石頭什麼的。反正,現在秦國已經佔領了天下的大半,就算60萬大軍一天吃一座山的糧草,各地的糧草和物資也會源源不斷運進來(特別有「鄭國渠"的秦國本土),不怕再和前年的李信一樣斷了補給。而項燕與昌平君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50萬大軍的補給越來越困難,但也不敢輕易分兵去攻擊秦國其他地方,因為這會削弱主力,遭到王翦的各個擊破,所以他曾經多次派遣使者去齊國,希望齊國能夠出兵,因為在秦國出動60萬大軍的時候國內不會再有多少軍隊留守更何況秦國還有很多佔領區需要「消化」。這時候不管從背後夾擊王翦,還是攻擊秦國本土,都有改變戰局的可能,可惜齊國最近幾十年前始終親近秦國,在王翦出兵前更是接受了秦國的要與楚國「斷交」的建議。在這種痛苦的心情下,項燕與昌平君捱過了大半年的時間。那他們底下特別是項燕的40萬楚軍長期在這裡待著,又不開打,他們是什麼心情呢?而且最要命的是冬天來了。秦軍大多來自西北的陝西地區,耐寒能力要比來自江東地區的楚軍強多了。但是王翦的60萬秦軍不僅沒有利用冬季作戰要比楚軍強的先天優勢發動攻擊,甚至於到了第二年的春天也沒有進攻,而是把進攻時間定在了夏天。為什麼呢?有個道理,但都很簡單。一個是「耗」,一個是「快」。「耗」就是消耗糧草;「快」就是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同時騎兵也需要草料。而騎兵的草料只有夏天才有。先說「耗」,跨年度的大戰,對農業收成的影響特別大,當年長平之戰時的趙國就是後勤補給實在耗不過秦國,才率先發動進攻最終戰敗,以致於45萬大軍全軍覆沒。現在在楚國的這一場百萬人的大戰,王翦也正是要再上演一次楚國版的長平之戰。戰國時期,除了秦國,其他各國都採用的是常備軍加非常備軍的組織形式,平時保留一部分的常備軍,一遇戰爭,即徵用以農民為主體的青壯年所組成的非常備軍.而以農民為主體非常備軍的本職工作是種地,作戰是兼職工作,因此這種模式要打跨年度的戰爭,對本國的農業消耗是非常大的,特別是夏秋之季的收割時期。而王剪選擇在夏季出兵說明他早就想到了楚軍的後勤補給是消耗不起這樣的持久戰的。所以到了第二年的夏天,已經錯過了一次收割季節的項燕的江東軍隊再不撤回去休養,那就意味著會再錯過一次收割的季節,那時候不等秦軍來攻,楚國就要先滅亡了。而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有所不同,秦人只有兩件事情做:就是「耕,戰」。耕,戰顧名思義就是耕田,打仗。然後打仗,耕田。婦人種地男人從軍,全民皆兵,這種模式從商鞅變法起就開始執行,已經一百多年,運作得非常熟練。所以若是打持久戰,打消耗戰,這是秦國的強項,王翦就是利用秦國這個強項,與楚軍的弱項在打消耗戰。


但楚軍這次集結是一次對楚人而言沒有經驗的事情,所以只希望不斷挑戰,儘快擊潰秦軍主力,而秦軍對外作戰經驗豐富,後勤保障暢通。所以王剪在戰役一開始選擇了避戰,從而來消耗楚軍的糧草。然後是「快」,雖說李信的兵敗使得秦軍的騎兵傷亡慘重,但是自古養馬的秦軍騎兵的戰鬥力在第二年很快就恢復了。而蒙武在騎兵作戰能力恢復了以後就馬上突襲楚軍的後方基地,糧草後勤被切斷的消息傳到楚軍那裡以後,正趕著要在夏天回去收割糧草的楚軍軍心一下子就亂了,一亂就被王剪抓住了戰機,而遭到夾擊的楚軍在蘄南戰役基本全軍覆沒。而這原本也是楚軍的精銳部隊.第二點是軍事戰略。前文也提到了分為兩派人的楚軍在戰略上不能同步也很大程度上對楚軍造成硬傷。60萬對50萬的兵力優勢並不明顯,但是如果楚軍敢分兵,而且還軍心大亂的話,那對秦軍來說根本就是個菜。而對比李信和王剪,雖然進兵路線相同都是上蔡——平輿——然後直插壽春。但是王剪的高明則在於打壽春前不僅已經殲滅了楚軍大量的有生力量,還最大的消耗了楚軍的存糧。要知道李信攻楚雖然戰敗但也很大的消耗了楚國的國力,楚軍雖然勝利卻只是一場慘勝。所以王剪的主力軍隊長期堅守從而消耗楚軍的糧草,而偏師騎兵快速迂迴至彭城的戰略逼的楚軍只有先退兵救援。但是只要造成了楚軍的分兵,那楚軍就是一個字——死。而最後攻打江東地區時,在後勤已經不佔優勢甚至有可能後勤被切斷的情況下,王剪蒙武居然只率騎兵就直插廣陵,這樣高明的軍事戰略的確不是昌平君這種人物所比得了的。第三點是戰爭的準備時間。秦國其實要比楚國早100多年。首先是秦滅巴蜀之戰(公元前316年)打開了通往楚國的進兵道路;隨後是丹陽、蘭田之戰(公元前312年),秦軍擊敗楚軍後攻取了楚地漢中(今陝西漢中)600里地,置漢中郡;再然後是鄢郢之戰(公元前279年-公元前278年)先是秦國大將司馬錯率領軍隊攻打楚國,楚襄王被迫割讓上庸(今湖北省竹山縣東南)和漢江以北的土地給秦國,隨後更是被名將白起打得楚國只能遷都。這些戰役在很大程度上為了日後滅楚甚至統一天下而創造了諸多的有利條件。而楚國在多次戰役中卻是接連戰敗。第四點是騎兵優勢。蒙家軍日後的蒙恬收復河套戰役(公元前215年)主要力量就是騎兵,但是早在秦滅楚之戰時,蒙家軍騎兵先是大範圍的迂迴直接攻擊彭城,後來是搶在楚軍援軍到來前先一步切斷壽春與外界的聯繫。這不僅可以稱為古代騎兵戰的典範,更可稱為是戰國版制陸權打贏制海權的典範。第五點是兵力的優勢。楚國從邊境到國都幾十年來苦心經營著上蔡,鄢陵,平輿,陳城,彭城,城父,蘄南,下蔡,末都壽春等地,這些地方楚軍要守,攻下來的秦軍也要守(這些前文已經提到了)。而在沒有殲滅楚軍大量的有生力量的前提下,楚軍就可以有大量的兵力在這些地方和秦軍打消耗戰,所以說李信的20萬軍隊真把這些城鎮攻下來也是守不住這些地方的,因為兵力根本就不夠。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李信才直接攻擊了壽春。而就算沒有昌平君的背叛,他也不可能滅的了楚國,所以王剪才選擇了60萬。試問如果沒有這麼多軍隊守住已經攻下來的城鎮,王剪就怎麼敢在壽春城破以後只帶少量騎兵就去攻打廣陵呢?說完王剪為什麼能贏,然後還是得說下秦國的經濟狀況:秦王政一開始盼著20萬人能把滅楚這事搞定,結果沒成,反而給弄砸了,最後還是出動了傾國之兵,那一開始為什麼小家子氣,捨不得出兵60萬?估計是想省錢。  

根據目前考古發現的漢簡記載情況看,漢代士兵每月口糧有2石、3石等幾種標準,漢代秦代之間的度量差距不大,但目前學者關於秦漢一石能摺合現在多少斤這個問題爭議巨大。有專家認為折算下來那時的一石為70斤的,也有學者說那時的一石為120斤,觀點之間差異巨大。按照飯量推算,一石為70斤似乎更有可理性,這樣算下來,漢代士兵的月口糧約在25斤到42斤之間。另外根據史書記載分析:一個士兵每月的口糧大概在40斤左右,兩相比較,排除因度量衡的差異問題,以及時代差異(相信秦代士兵的飯量不會和漢代士兵差很多),均衡一下,當時一個士兵每月的口糧大概在40斤左右,一個士兵一年的口糧大約是480斤左右。  


王翦要率60萬大軍征戰,打了將一年時間,戰士們直接食用需要的糧食至少為14萬噸。而有專家估計,按照當時的規格,一車能夠運輸25石,60萬人馬每天需要2660輛車運送糧草,那時候長途運輸,路上的消耗是非常之大的。如果運程超過4天,在這條糧路上運動的車輛就應該在1萬輛以上。還有意見認為,從實踐的角度看,在當時的運輸條件下,糧食長途運輸到目的後,能有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供部隊使用,已經是不錯了,其他的糧食都會為運輸人員食用、消耗,運糧成本高昂。水路運糧的損耗會小很多。綜合分析推論,王翦60萬部隊征戰一年,直接、間接消耗的糧食60萬噸到100萬噸左右,也就是12億斤到20億斤左右。


最後說下昌平君這個人。作為並不被人所熟知的歷史人物在這兩場決定國家命運的決戰里所起到作用其實是超過王剪和項燕的.而且還能在壽春城破以後選擇自立為王,退守江東和項氏一族一起做著最後的抵抗.這在中國歷代的末代君王里也算是少有的君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百家爭鳴 的精彩文章:

唐朝這兩個和親公主命運悲慘,一個毀容,一個嫁兩個可汗

TAG:歷史百家爭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