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健康小知識:得了咽炎,怎麼辦?

健康小知識:得了咽炎,怎麼辦?

吭吭吭!

咳咳咳!

在易筋經中講到人有三傷:

過慮傷精,多言傷氣,久視傷神。

話多傷氣,

再加上粉塵這些因素,

人就特別容易得咽炎。

提到咽炎,

大家對它的第一印象是

嗓子干、疼,感覺咽中有異物。

咽炎曾被認為是教師的職業病,

因為他們說話多,用嗓多。

隨著空氣污染加重,

咽炎成為一種常見的疾病

據臨床數據顯示,

慢性咽炎發病率達到30%-50%,

且仍有上升趨勢。

因此很多人嗓子不舒服會首先懷疑是咽炎。

怎麼辨別是否得了咽炎

真咽炎

咽炎是咽喉部黏膜及黏膜下組織的非特異性炎症,屬於上呼吸道感染的一部分,依據其病程的長短和病理性質的不同,可分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

急性咽炎:嗓子灼熱疼痛

急性咽炎多由於受涼、吸煙喝酒過度、進食過多刺激性食物等因素引起,明顯的癥狀表現為咽喉疼痛、咽喉異物感等,嚴重者伴有發熱、咳嗽、全身疼痛不適等癥狀。

急性咽炎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廣譜抗生素治療3~5天,等急性癥狀消失後可停葯。

慢性咽炎:嗓子干癢有異物感

主要癥狀如下:

1

咽喉乾燥感

根據各人的感覺不同,有的感到很乾燥,但多數人只感到輕微的乾燥。

2

咽喉疼痛

多因炎症刺激所致。多為輕微疼痛感,急性發作時疼痛較明顯,或偏於一側,或偏於某一個部位痛,或不能指出具體部位。

3

咽喉異物感

咽喉異物感,就是指咽喉裡面如有什麼東西卡著、粘著、貼著似的,但又咳不出來。

4

咽喉癢

與咽部的感覺神經功能失調,或炎症刺激,或變態因素有關。咽喉癢容易引起咳嗽。

5

清嗓子與半聲咳

與咽部有分泌物或炎症刺激有關,有時也與形成不良習慣有關,可以適當克服。

6

乾噦(乾嘔)

即容易出現噁心作嘔的動作,尤其在早上潄口時最多見,或咽喉部對油煙氣味特別敏感難受等等症。如果有經常性乾嘔,或伴有「燒心感」,也可能存在返流性食管炎。這就不能等同於普通的慢性咽炎,要先治療反流性食管炎。

抗生素對慢性咽炎無效,不能濫用。緩解慢性咽炎,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一些含片、咽喉口腔噴劑等藥物。

假咽炎

「咽」的鄰居很多,有時候癥狀會比較相似,大家不妨從癥狀來鑒別真假咽炎。

鼻咽炎:鼻孔後部乾燥

鼻咽位於鼻孔後部,向前與鼻腔相通。鼻咽部如果出現乾燥不適、有黏稠分泌物、痰多不易咳出,可能是鼻咽炎。需要警惕的是,鼻咽癌也有這些癥狀。

咽喉癌:聲音嘶啞有腫塊

如果感到嗓子里有異物梗阻感,吞咽不適,但又咳不出來,同時吞咽疼痛、聲音嘶啞、頸部腫塊等表現,可能是下咽癌、喉癌等惡性疾病。

急性咽炎:嗓子灼熱疼痛

出現咽部異物感,並伴隨干癢熱痛等異常感覺,有時還出現乾咳,可能是胃食管反流合併反流性咽炎。

胃食管反流,其主要癥狀還有吞咽疼痛、心口灼熱及胸骨後疼痛。

這些人最易得咽炎

有很多生活習慣與環境因素極不利於咽喉的健康與保健。

1.嗜食辛辣燒烤類食物(如辣椒、熏肉、乾魚、煎炸食物、口味偏重偏鹹的食物等)

2.吸煙、飲酒、用嗓過度或不當(常與職業有關);

數據顯示,約18%的咽炎是由煙酒過度所致。被動吸煙和主動吸煙,咽喉部受到的刺激幾乎是一樣的。

3.久處密室空氣不流通、空氣乾燥多塵或有毒有害氣體刺激等。

長期生活或工作在陰暗潮濕的環境里,易導致人身體抵抗力下降、變差,引起急性或慢性咽炎;

4.習慣張口呼吸(尤其是睡覺時)或不由自主地乾咳,也容易誘發慢性咽炎。

5.經常感冒的,感冒時容易出現嗓子干、癢、痛等不適,如不加註意,炎症蔓延至咽部,就可能形成慢性咽炎。

防護咽炎有效措施

1

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抵抗力,

預防感冒。

2

積極治療鼻腔鼻竇病變

3

生活方式的改變,戒煙少酒,

避免刺激性食物。

4

預防職業因素對咽喉的不利影響,避免用嗓過度或大聲喊叫,注意休息。

5

給予中成藥或中藥,減輕癥狀。盡量不用抗生素,因為細菌感染不是引起慢性咽炎的主要原因,不但療效不佳,反而引起抗藥性。

6

保持居室內空氣濕潤清潔,不把有刺激氣味的物品放在室內。冬季用暖氣取暖時應注意室內不要太乾燥,保持 空氣濕潤。

7

多吃潤喉食物,時常飲用清涼潤喉飲料和進食水果,

如甘蔗、梨、荸薺、石榴等。

8

糾正張口呼吸的不良習慣。注意在寒冷或風沙的天氣出門時戴好口罩,防止冷空氣對咽部的刺激,避免空氣中的粉塵對口腔污染。

小結

最近天氣變化無常,容易感冒,時常聽到咳嗽聲,清嗓聲,希望這篇小科普能夠幫你找回清爽舒適的嗓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零距離 的精彩文章:

2018科技「刷臉」技術將成為常態

TAG:科普零距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