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幸福的家庭,不是三觀相合,而是不爭對錯

幸福的家庭,不是三觀相合,而是不爭對錯

知乎上有人問:幸福的家庭是什麼樣的?

最高贊回答是:幸福的家庭都不爭對錯。

很多人喜歡把家庭矛盾歸咎於「三觀不合」。可是,哪有那麼多的三觀相合?

更多的時候,只是不分對錯。

《辛普森一家》里有一句話說的好:

「親愛的,如果你太好勝,永遠都不會快樂的。」

1

要把事情分為對錯好壞,而且只有這一個標準答案,是我們的一元思維。

所有的吵架,尤其是家庭吵架,都基於這個一元思維而產生:

房間應該打掃乾淨。

作業應該今天做完。

人應該勤奮,早起。

碗一定要洗,最好是今天洗。

出門不要太晚,免得被親戚們說。

人不能被親戚看笑話。

燈泡壞了就要及時換。

……

在一元思維里,事情的標準只有一個,我的標準就是世間通用的標準。因此,事情達到我的標準,才是對的,否則就是錯的。

兩個都在一元思維思考的人,而且標準還不一樣。家庭戰爭片直播版就上演了。

戰爭是這樣的:誰有力量,聽誰的。

家庭就是這樣,咱倆誰能吵過誰,誰能斗過誰,就聽誰的。因為「對的」這個獎章,是屬於更有力量的那個。

文化滲透了我們一個很深的潛意識:誰強誰有理。

在一元思維里,只有我是對的和你要聽我的。心智水平大約停留在1歲:我就是中心,我就是標準,我就要媽媽無條件聽我的!

2

真正成熟的人,會從兩面看問題:既對,又錯。既好,又壞。這就是二元思維,能從兩個角度看待同一個問題。不再偏執於對或者錯,而是知道:

世間上沒有絕對,每一件事情都有好壞面。

洗碗是好事,不洗也是好事。

攢多了再洗也挺好。再不洗於是買了人類發明的洗碗機。全換成一次性碗不用再洗也是種活法。

勤奮是好事,懶惰也是好事。勤奮的人都猝死了和在猝死的路上,懶惰的人卻在床上貪戀著第100縷陽光。

今天出去旅行是好事,計劃泡湯了也是好事。

本來說好清明假要去旅行的,結果因為另一方臨時要加班擱淺了。然後你在家喝著飲料刷著劇,突然在網上看到計划去的景區人滿為患,心想,媽蛋,幸好我沒去。不就三天假嘛,找個周末再調休一天就去了,還清凈。

房間打掃是好事,不打掃也是好事。

愛打掃的人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焦慮、躁狂和強迫發作,根本沒時間靜下來思考人生和認真學習。是凌亂,給了人類更多偉大的創造、沉思和無限可能。

即使是十惡不赦的人,也有他善良對待的人。即使他做雞鳴狗盜的事,也有它善良的一面。

即使是太陽升起來了,也有好有壞。對萬物是好事,對不想起床的我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這有點像什麼?佛系啊,這才是真正的佛系。

當我們進入二元思維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

每個人在他的觀點裡,都是對的。在他的視角來看,因為是對的,所以在堅持。

這個世界上也不是你對我錯,我對你錯的邏輯。而是「都對」,你是對的,我也是對的。

當有兩個對,並且能切換視角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爭吵的問題,就可以帶著理解和認同來解決了。

當一人的觀點被認同的時候,他才有了靜下來跟你溝通的可能性。

「碗怎麼沒洗」。

是的,在他的世界裡洗碗就是對的,這不影響在你的世界裡不洗碗也是對的。

3

夫妻之間是這樣,父母與孩子更是如此。

《好媽媽不吼不叫教育男孩》中有一細節讓我影響深刻:

有一個女孩,在和媽媽散步的路上,看見被人丟棄長著綠毛的胡蘿蔔,喊道:「媽媽,快看,胡蘿蔔帶綠帽子了。」

女孩的話,引起了眾人的注意,媽媽覺得特別不好意思,兇巴巴地對女孩說:「什麼綠帽子,下次不允許這樣說了!」

女孩一臉迷惑,不知道媽媽為啥突然變臉,嚇得也不敢再說話。

把長毛的胡蘿蔔看成「胡蘿蔔帶綠帽子」,多麼奇思妙想的創意,卻遭媽媽一頓批。

其實,孩子只是將自己熟知的東西聯繫在一起,並沒有好壞對錯之分。

但大人總是以成人的思維去評判孩子的說法是錯誤的,不僅會折斷孩子發揮想像的翅膀,更會阻斷孩子表達自己的慾望。

知乎上一位叫@極樂 的網友講了一個故事:

一個三年級的小女生說自己怕鬼,嚇得晚上都不敢睡覺。

媽媽再三和她強調,世界上不可能有鬼,讓她別瞎想了。

孩子只好向爸爸傾訴。於是爸爸問她,鬼長什麼樣?

孩子回答,是黑色的,一回頭他就不見了。

爸爸陪孩子聊了很多,才得知,孩子在路上經常看到鬼。

接下來,每天放學爸爸都悄悄跟著孩子,想看看孩子眼裡的鬼到底什麼樣。

結果發現,有一個中年男子尾隨自己家孩子。

爸爸立馬報了警,媽媽得知後,後怕不已,慶幸爸爸聽了孩子的「胡話」,讓孩子安然無恙。

很多時候,家長總是強調我是大人,小孩子你就得聽我,我知道的比你多,我當然是對的。

卻不知,孩子的世界和成人世界不同。孩子的世界充滿想像力,大人的認知不一定適合孩子的童真。

哪裡有絕對的是非對錯,孩子只不過在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已。

雪化了是什麼?

比起標準答案「雪化了是水」,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難道有錯么?

家事無對錯,只有和不和。

家是藏愛的地方,不是說理的地方。

懂得退出家庭「戰場」,絕不是逃兵,而是智者。

本文部分段落選自:叢非從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養生雜誌 的精彩文章:

棗子豐收了,爺爺卻哭了,2000萬斤黃河灘棗不愁嫁,只為獻給最懂棗「心」的你!一起幫幫他們吧!
你與幸福之間,或許只差一隻貓

TAG:養生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