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幸福的終極秘密

幸福的終極秘密

幸福=獲得/慾望。當獲得不變時,慾望越小,幸福感就越強,而當慾望不變時,獲得越大,人的幸福感也越強。但我們的現實往往是,人的慾望是隨著獲得的增大而增大的,甚至,慾望的滋生速度要遠遠超過獲得。在這樣的情況下,幸福只會越來越小。

王明陽是一個傳奇。

陽明先生被稱為聖人

儘管有一段時間,他「很低調」,但現在卻高調得炙手可熱。人們翻搜出他所有的事迹,熱切地讀他的所有著作,稱他為「聖人」。他沒想到,自己給人間留下了一個那麼強大的氣場,說出了人們千古探尋之謎——幸福的秘密

王陽明生於1472年10月31日,卒於1529年1月9日。幼名雲,字伯安,漢族,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

王陽明在20歲時步入仕途,歷任刑部主事、貴州龍場驛丞、廬陵知縣、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嘉靖七年(公元1529年),王陽明病逝於江西南安府,謚號文成,後又被追封為新建侯。

王陽明是心學集大成者,他與孔子(儒學創始人)、孟子(儒學集大成者)、朱熹(理學集大成者)並稱為孔、孟、朱、王。他的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著有《王陽明全集》、《傳習錄》、《大學問》流傳。

王陽明留給我們的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在於他教會了我們如何強大自己的內心,找尋到心中的幸福之源。在這個物慾茫茫的世界中,許多人都會發現,幸福似乎離得越來越遠。不管怎麼努力,總是有人比我們生活得更好,獲取得更多,不管怎樣追求,內心永遠沒有滿足的時候。別人的生活永遠比我們精彩,別人的世界永遠比我們光鮮,我們孜孜以求,卻發現幸福越來越遠。王陽明當頭棒喝:「錯了,你只有剔除不該滋生的慾望,才能找到自己與這個宇宙的連接,才能找回幸福。」

有研究王陽明的人,根據其學說列出了一個公式:幸福=獲得/慾望。當獲得不變時,慾望越小,幸福感就越強,而當慾望不變時,獲得越大,人的幸福感也越強。但我們的現實往往是,人的慾望是隨著獲得的增大而增大的,甚至,慾望的滋生速度要遠遠超過獲得。在這樣的情況下,幸福只會越來越小。王陽明在龍場悟道時發現,每個人都具有聖人的心體,也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是隨著人的成長,私慾漸漸把我們蒙蔽,於是我們離聖人越來越遠。要想實現內心的通透,就要不斷地去發現自己內心原來留存的東西,把那些不必要的私慾去掉。當你能夠只剩下原來的聖人心體時,你就能夠心中光明,能夠感受到無限的幸福。事實上,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做慈善,那麼多的人雖生活拮据卻以奉獻為樂。那是因為他們找到了幸福的真諦。只要把你的慾望不斷地縮小,你的獲得雖然沒有增多,但幸福卻是在不斷放大。我們有時候很難控制自己的收穫,但我們絕對可以控制自己的慾望,不要去與他人比較,不要升起攀比心,讓自己的內心歸於寧靜,我們就能摸到幸福的感覺。

作為一代大儒,王陽明並不是一個迂腐的人。

縱觀他的一生,甚至可以說他是一個有趣的人。他父親是狀元郎,他也是一個神童,從小就會寫詩。受了繼母的欺負,他也不忍氣吞聲,而是以計改變。少年時期,他學遊俠、騎射、辭章、神仙術、佛學,樣樣精通,進得去又出得來。有一個佚聞說,17歲新婚拜堂當天,他從家裡出走,到一個道觀里同一位道士聊了起來,整整聊了一天一夜,缺席了當晚的「洞房花燭」。第二天,其岳父派人在道觀里找到他時,他還在和道士辯論呢?他是一個有學問的讀書人,像孔子那樣傳道而成為聖賢是他的志向,後來,他果然學生滿天下。

儘管有人說「百無一用是書生」,但王陽明卻是例外,他的許多功績是帶兵打仗贏來的。他打仗很有一套,一是善於瓦解人心,二是善於利用情報,三是善於用兵。他對心理學特別有研究,他認為士兵們不敢賣死命作戰是因為怕死,他讓刀斧手在陣後,哪個士兵怕死不敢前沖,就砍了他。退後比前進死得更快,就沒有人退後了。他打仗可以說是百戰百勝,再怎麼厲害的匪徒流寇,在他的大軍面前都土崩瓦解。立德、立功、立言,別人一生難以達到的,於他似乎是唾手可得。

研究王陽明的著作不少

王陽明曾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一個人最可怕的是控制不了自己內心的私慾,為了它而喪盡天良。在私慾前,很多人可能泯滅了天良,甚至殺紅了眼。但王陽明心中卻有極其明確的界限。他殺人,是因為這些人該殺。流寇劫匪,雖也有其不得已淪落的理由,但已經給人民帶來苦難,已經讓民不聊生,不殺他們,就會有更多的人死去,所以,殺是為了不殺,所以王陽明義無反顧地拿起屠刀。但殺並不等於放開自己心中的所有界限,只為功勞殺人。對於一些罪惡小的非主要人員、依附人員,他都予以安撫,使其能夠重新生活。在功勞和良知中,他選擇的是良知。

在王陽明的諸多勝仗中,平定寧王叛亂,應該是最值得大書一筆的。為了國家不致動蕩,王陽明使盡渾身解術。他又是送假情報,又是假表白,明著虛與委蛇,暗中強打南昌,只用了40多天的時間,在大明朝沒有一兵一卒支援的情況下,楞是打敗了寧王大軍,擒獲寧王。當朝皇帝聽說叛亂已平,寧王被擒,玩心大起,居然要御駕親征,玩「捉放曹」,讓王陽明把寧王放了讓自己去擒拿。對有的官僚來說,這是多麼好的巴結皇上的機會呀,如果操作得好,把皇上哄高興了,再把皇上周邊的太監們收買了,那功勞還不是大大的,還不連升數級?但王陽明認為這是勞民傷財,抵死不從,連上十幾道奏摺勸阻皇帝。掃了皇帝的興,他自然也沒有好果子吃,大功只被以小小的獎勵打發。雖然如此,但王陽明卻心中無愧,因為他對得起自己的良知,心中光明。

心中光明,一直是王陽明的追求。在他臨死前,他說的是:「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那時候,他57歲,雖功績累累,卻並不被朝廷所優待,一直以病請辭,卻屢屢被拒。最終,他認為自己已經挺不住,要落葉歸根,終老故土,於是放下一切決然回鄉。但他依然沒能趕回家鄉,在半路上就與世長辭了。臨終前,他對弟子說:「我走了。」弟子周積含淚問他:「先生還有什麼要說的嗎?」他有些小小的生氣:「此心光明,亦復何言!」他的大半生都在弘揚儒家學問,倡導「存天理,去人慾」,他的所作所為都是在「致良知」,探索「知行合一」。他盡了力,他的弟子滿天下,他還有什麼要說的呢?!

這何其坦蕩,沒有遺憾,也沒有牽掛。我盡心盡職,努力實現自己當年「成為聖賢」的志向,在艱難困苦的世道中不斷地加強自我的修行,讓自己圓融貫通,使自己的學說得以流傳,教會了許多人「反躬自身」,讓世人在物慾茫茫中找到了一條內心幸福之路,我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王陽明先生給弟子講學

正是掌握了幸福的終極秘密,內心光明,所在不論在任何際遇下,王陽明都能寵辱不驚、遊刃有餘。各種委屈,他能忍受,各種不公,他能面對。他用世,並不出世,在人世間不斷傳播自己的感悟,讓更多人能夠走上內心強大的道路。他的人生雖然短暫,但他卻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財富。

今天,當我們面對著世界的變化越來越焦慮,當我們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而內心卻越來越空虛時,我們有必要向王陽明學習,到內心去尋找曾經強大的自己,到內心去尋找安寧的本源,是的,那不曾被蒙蔽的光明。

所以,幸福真的不在於你擁有多少,而在於你的慾望有多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為誰風露立中宵 的精彩文章:

為國內某著名培訓大師排八字

TAG:為誰風露立中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