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份假情報,讓張學良犯了一個愚蠢的錯誤,老年自嘲很自不量力

一份假情報,讓張學良犯了一個愚蠢的錯誤,老年自嘲很自不量力

「珍寶島事件」可說是眾人皆知,但在民國時期,中蘇雙方爆發的「中東鐵路事件」卻鮮有人提及,後者在規模和持續時間上,要遠遠超過前者,可說是中蘇史上最大的一場武裝衝突,事件的最後以中方失敗,更使得中國雄雞地圖上的雞冠---黑瞎子島被占近80年之久,成為國人心中永遠的痛。

中東鐵路是近代沙俄通過不平等條約扼取的產物,俄國十月革命後,中蘇兩國代表簽署協議,中東鐵路改為中蘇合營,但實際上仍由蘇方全權把握,中方多次正常要求都被蘇方拒絕,讓當時新上位的張學良極為不滿。

這個時候的張學良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為樹立自己在奉軍中的威信,張學良把目標定在了這個讓他不舒服的中東鐵路上,恰好當時負責對俄外交的哈爾濱教育廳長張國枕又向張學良提供了一份情報,說蘇聯正在發生大饑荒,人民奄奄待斃,對蘇聯政權極為不滿,如果趁這個時候收回中東鐵路,蘇聯根本無力反抗。

然而,當時的張學良不知道的是,這個情報卻是來自一名叫托瑪舍夫斯基的白俄將軍,他一貫仇視蘇聯新政權並企圖復辟,誇張的水分較大,再加上張學良又得到了南京方面的保證,張學良決定出兵強行接收中東鐵路。

這場事件是張學良執政後最大的一次對外軍事行動,雙方共動用了超過20萬兵力,持續了5個月的事件,最後東北軍的慘敗讓張學良不得不低頭與蘇聯簽訂了《伯力協定》,黑瞎子島就是在這次被蘇聯佔領的。

1990年,張學良口述了自己的一生,在整理後共有七萬字,而關於中東路事件卻只用了139個字,可以說這個事件給他留下了極大的挫敗感,甚至一直延續到了「九一八」,還沒打就先有了怯敵之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娛樂論 的精彩文章:

抗戰期間打死一個日本兵,需要多少顆子彈?日本人回答:4000顆
南宋最能打的岳家軍,為啥不去救岳飛?軍隊的數量成為關鍵原因

TAG:歷史娛樂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