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情者不得盡其辭

無情者不得盡其辭

【說明】

這段引經據典再次闡述: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

這篇文章主要解讀「天命」,「無情者不得盡其辭」。

【原文】

《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諟(shì)天之明命」。《帝典》曰: 「克明峻德」。皆自明也①。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②。《詩》云:「邦畿千里,維民所止。」③《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④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⑤《詩》云:「穆穆文王於(wū),緝熙敬止!」⑥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⑦!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⑧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⑨。此謂知本⑩。

【流行譯文】

《尚書·周書·康誥》篇上說:「能夠弘揚美德。」《尚書·商書·太甲》篇中說:「思念上天的高尚品德。」《尚書·虞書·堯典》篇中說:「能夠弘揚偉大的德行。」這些都是說要自己發揚美德。商湯的《盤銘》上說:「如果一日洗刷乾淨了,就應該天天洗凈,不間斷。」《康誥》篇上說:「勸勉人們自新。」《詩經》上說:「周朝雖是舊國,但承受天命是新的。」因此,君子處處都要追求至善的境界。《詩經》上說:「京城方圓千里,都為百姓居住。」《詩經》上說:「啁啾鳴叫的黃鶯,棲息在多樹的山丘上。」孔子說:「啊呀,黃鶯都知道自己的棲息之處,難道人反而不如鳥嗎?」《詩經》上說:「儀態端莊美好的文王啊,他德行高尚,使人無不仰慕。」身為國君,當努力施仁政;身為下臣,當尊敬君主;身為人之子,當孝順父母;身為人之父,當慈愛為懷;與國人交往,應當誠實,有信用。孔子說:「審斷爭訟,我的能力與他人的一般無二,但我力爭使爭訟根本就不發生。」違背實情的人,不能盡狡辯之能事,使民心敬畏。這叫做知道什麼是根本。

【譯文】

《尚書·周書·康誥》上說:要能夠光明自己美德。《尚書·商書·太甲》上說:感悟天命民願,明達自己的使命。《尚書·虞書·堯典》上說:要能夠光明自己偉大的美德。周文,商湯,堯帝都是能夠光明自我善德的聖人呀。

商湯刻在潔具上的箴言(用於自勉,類似座右銘)說:「如果當天堅持,像洗除污垢那樣,除去我們心靈上的灰塵(私慾),那麼我們每一天都能讓自己進步,這樣我們就能保持自己一直在進步了」。《尚書·周書·康誥》上說:「要做堅持更新自己(進修)的人呀」。《詩經·大雅·文王》上說:「周國雖然是歷史悠久的邦國,但一直將『作新民』當作自己邦國的使命。」因此君子都是竭盡全力,向著至善的境界進修的。

《詩經·商頌·玄鳥》上說:「(武丁時代)商朝的國土疆域上千里遠,都是人民嚮往居住的地方。」《詩經·小雅·緜蠻》上說:「啾啾而鳴的鳥兒呀,還知道飛往山丘的角落裡歇息。」孔子說:「有關去往哪裡,知道自己目的地方面,難道人反而不如鳥嗎?」《詩經·大雅·文王》上說:「莊重肅穆的文王呀,通過優化和擴充自己對上天的恭敬之情,向至善境界進修。」作為人民的首領的,通過優化和擴充自身仁愛的善德,向至善境界進修;作為人臣的,通過優化和擴充自身恭敬的善德,向至善境界進修;作為人子女的,通過優化和擴充自身孝敬的善德,向至善境界進修;作為人父母的,通過優化和擴充自身慈愛的善德,向至善境界進修;與人結交為友的,通過優化和擴充自身誠信的善德優化到至善,向至善境界進修。

孔子說:「聽到發生的,各種人人相互傷害,相互傾軋的訴訟案件,我很心憂世人呀,怎麼才能確保,這種訴訟不再發生呢?」孔子背後的意思是,要想讓世間訴訟不起,需要像上文中的那些聖人一樣,和人們一起追求至善,不同的角色,通過優化和擴充自己角色應有的善德,向至善境界進修。慈悲之心沒起的人,是理解不了孔子這句話的,多麼偉大呀,真正愛護人民的慈悲之心。和人民一起向著至善修行,這才是愛護人民的根本所在,知道了這些,才是知道了親民的根本。

【注釋】

①《康誥》曰:「克明德」。《大甲》曰:「顧諟天之明命」。《帝典》曰: 「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尚書·周書·康誥》上說:要能夠光明自己美德。《尚書·商書·太甲》上說:感念天命民願,明達自己的使命。《尚書·虞書·堯典》上說:要能夠光明偉大的美德。周文,商湯,堯帝都是能夠自我光明善德的聖人呀。

通常解釋為:《尚書·周書·康誥》篇上說:「能夠弘揚美德。」《尚書·商書·太甲》篇中說:「思念上天的高尚品德。」《尚書·虞書·堯典》篇中說:「能夠弘揚偉大的德行。」這些都是說要自己發揚美德。

這裡主要的差別還是在:明德是向內追求的:光明自我的美德;還是向外追求的:弘揚自己的美德。之前的文章論述已經比較多了,所有的修行都應該向內求的,不在多說。

大通太,《大甲》即為《尚書·商書·太甲》

這裡需要詳細解讀一下「顧諟天之明命」。顧:顧及,注意到,引申為:感知、感念、感悟。諟:言+是,「是」指正確的對的,「言」指語言引申為召喚,「諟」:正確的語言,引申為善的召喚。天:天命民願。天命大家好理解。為什麼還有民願呢,這就牽涉到對天的定義,在小結中再細說。明:明達,類似於佛家的「受持」,「受」是指知道並真心認可,就是明達中的明;「持」是指持之以恆地行動,就是明達中的達;「受持」也是知行合一。明悟了天命民願,並持之以恆地去達成。

我們這麼來斷句看看「顧諟天,之明命」,賓語前置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把它後置後,進而這樣變句:「顧諟天,明之命」,之是指自己的。這樣就好解釋了。這裡解釋為:感念天命民願,明達自己的使命。

克明峻德:要能夠光明偉大的美德。峻:高大,偉大。

皆自明也:周文王,湯武王,堯帝都是能夠自我光明善德的聖人呀。大家看這裡就很明確的提出了「自明」,就是上文我們說過聖人的修行是個向內求的過程,而不是向外求的。所以說王陽明的「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這個道理。並且「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都是強調的是除去掉多餘的,而不是補充進來什麼外來的美德。

②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商湯刻在潔具上的箴言(用於自勉,類似座右銘)說:「如果當天堅持,像洗除污垢那樣,除去我們心靈上的灰塵(私慾),那麼我們每一天都能讓自己進步,這樣就能保持自己一直在進步了」。《尚書·周書·康誥》上說:「要做,堅持更新自己(進修)的人呀」。《詩經·大雅·文王》上說:「周國雖然是歷史悠久的邦國,但一直將『作新民』當作自己邦國的使命。」因此君子都是竭盡全力,向著至善的境界進修的。

通常解釋為:商湯的《盤銘》上說:「如果一日洗刷乾淨了,就應該天天洗凈,不間斷。」《康誥》篇上說:「勸勉人們自新。」《詩經》上說:「周朝雖是舊國,但文王承受天命是新的。」因此,君子處處都要追求至善的境界。

《盤銘》的盤 :朱熹解釋為洗澡盆,有人解釋為盤子、碗之類的。但是我覺得這個就不要去糾結了,因為我們不是考古學者,我們只需要準確的理解作者引用這句話要表達的意思就好了。

為了理解「作新民」,咱們需要看《康誥》原文整段話:「已!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應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這裡是周公叮嚀自己年輕的弟弟康叔的話。周公平定了殷商故地的叛亂後,將殷商故地一分為二,一部分劃歸殷商後人微子,是為宋國;一部分,分封給自己年輕的弟弟康叔,是為衛國。當時周公攝政,文中稱他為王,但是這裡的王應該是指周王,即是指當時年幼的周成王,是周公、康叔的侄子。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好啦,你還很年輕,你要遵循周王朝的政策,要愛護殷商的民眾,也就幫助周王室達成『作新民』的天命。從這裡可以看出,周公感悟到的周王室的天命是:作新民。這裡的民既有周王室自身,有涵蓋天下人。就是和天下人一起追求至善境界。

咱們之前的文章《何為「大學」》中說過,《大學》來至乾卦,從乾卦: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到《康誥》中這句「作新民」。可以看出當時周王室感悟到的天命是:和天下人一起孜孜不倦地追求至善境界。

由此又可以看出周朝所謂的天命是有實指的,而不是拿「天命」來忽悠人的。同理我們把後文里的一段也拿出來看看,「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這裡指的是殷商的所感念的天命,就是行師德,教化民眾。這裡的「師」不是民心,也不是軍隊,而是指師德。意思是:殷商沒有喪失其師德時,是能夠匹配天命民願的。

可以看出商朝,周朝的天命是有實指的,商朝的感念的天命是:師德,教化子民,周朝感念的天命是:作新民,和天下人一起追求至善。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周國雖然是歷史悠久的邦國,但一直將『作新民』當作自己邦國的使命。。

說到這裡就繞不開」親民」,「新民」的話題。前文中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中的「親民」被朱熹改為「新民」,他最為重要的依據,就是這裡三段分別引用《詩經》《尚書》等上面的話來闡釋,前人在「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個方面的案例。對應「明明德」,「止於至善」的案例都沒問題。在「親民」的案例上選擇的都是新民,因此他認為,上文的「在親民」應為「在新民」。但是我們一再強調,修行是向內求的。「親民」是向內求,「新民」是向外求,這裡之所以用「新民」來舉例,是因為,親民的外放(或者叫外用表現)就是新民。親民是我們內在的,是無法舉例出來給人看到的。我們親近愛護他人的最高的外用表現是:和他們一起追求至善,一起成聖成佛,就是度己不忘度人。

君子無所不用其極:這是指「作新民」的用功的態度,就是佛家說的:精進。就是我們常說的:自強不息。所以解釋為:因此君子都是竭盡全力,向著至善的境界進修的。

③《詩》云:「邦畿千里,維民所止。」:《詩經·商頌·玄鳥》上說:「(武丁時代)商朝的國土疆域上千里遠,都是人民嚮往居住的地方。」

通常解釋為:《詩經》上說:「京城方圓千里,都為百姓居住。」

這裡的區別主要還在「止」的理解上。《玄鳥》是歌頌商朝中興之主武丁的,「京城方圓千里,都為百姓居住。」有什麼好稱頌的呢,難道殷紂王時的京城,就不是百姓居住的嗎。武丁的領土政治修明,是老百姓嚮往居住的地方,就像我們說某某城市是宜居城市一樣。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整個中國都是宜居的,那樣,中國就是宜居國,就是全球人民嚮往居住的地方。就叫「邦畿萬里,維民所止」了。從這裡也驗證了「止」是指嚮往,向……前進,而不是停止。

④《詩》云:「緡蠻黃鳥,止於丘隅。」:《詩經·小雅·緜蠻》上說:「啾啾而鳴的鳥兒呀,還知道飛往山丘的角落裡歇息。」

通常解釋為:《詩經》上說:「啁啾鳴叫的黃鶯,棲息在多樹的山丘上。」

出入不大,主要還是在「止」的理解上。

⑤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孔子說:「有關去往哪裡,知道自己目的地方面,難道人反而不如鳥嗎?」

通常解釋為:孔子說:「啊呀,黃鶯都知道自己的棲息之處,難道人反而不如鳥嗎?」

通常的解釋沒有體現,這句話背後的深意,就是感嘆人不知道自己這一生去往哪裡。

⑥《詩》云:「穆穆文王於(wū),緝熙敬止!」:《詩經·大雅·文王》上說:「莊重肅穆的文王呀,通過優化和擴充自己對上天的恭敬之情,向至善境界進修。」

通常解釋為:《詩經》上說:「儀態端莊美好的文王啊,他德行高尚,使人無不仰慕。」

通常的解釋沒有體現出「止」的意義。文王的敬德還體現在他對殷紂王的恭敬上。《論語·泰伯》中說:「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於(wū):語氣詞。

緝熙:光明,引申為優化和擴充,深化、提煉的含義。敬是指文王敬的善德就是敬德。之所以解釋為對上天的恭敬,是因為原文中是「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孫子」,「假哉天命,有商孫子」是指藉助天命進而讓殷商的後人歸順。所以解釋為對上天的恭敬,進而獲得了天命,進而讓殷商後人歸順周朝。

「緝熙敬止」可以這麼斷句:緝熙敬,止。緝熙敬:優化和擴充自身恭敬的善德。止:止於至善,向至善境界進修。正好引出了下句:「為人君,止於仁……」。

⑦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作為首領的,通過優化和擴充自身仁愛的善德,向至善境界進修;作為人臣的,通過優化和擴充自身恭敬的善德,向至善境界進修;作為子女的,通過優化和擴充自身孝敬的善德,向至善境界進修;作為父母的,通過優化和擴充自身慈愛的善德,向至善境界進修;與人結交為友的,通過優化和擴充自身誠信的善德,向至善境界進修。

通常解釋為:身為國君,當努力施仁政;身為下臣,當尊敬君主;身為人之子,當孝順父母;身為人之父,當慈愛為懷;與國人交往,應當誠實,有信用。

通常解釋勉強也說的過去,但是丟失了真義,沒有圍繞「止於至善」這個修行的大方向,說得都對、都應該,但沒什麼意義。

⑧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孔子說:「聽到發生的,各種人人相互傷害,相互傾軋的訴訟案件,我很心憂世人呀,怎麼才能確保,這種訴訟不再發生呢?」

通常解釋為:孔子說:「審斷爭訟,我的能力與他人的一般無二,但我力爭使爭訟根本就不發生。」

這裡通常解釋就顯得非常的突兀。正說讓大家根據自己的角色,優化擴充自身的善德,向至善修行,怎麼就跳到孔子審案去了呢。

同時代或者更早的古文中都沒有用「聽」表示審理,審查,審斷的。神話中有個諦聽獸,算是和審理案件有關,也是之後的事情了。

猶,同時代確實有通「憂」指心憂,表示躊躇疑懼,例如: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老子》。心猶嶑而狐疑。——《離騷》。

古文中用「必」,要麼是表達卻很強的肯定,要麼表達很強的因果關係。這裡表示強肯定,一定要,引申為確保。

這裡要表達的是:要想讓世間訴訟不起,需要像上文中的那些聖人一樣,和人們一起追求至善,不同的角色,通過優化和擴充自己角色應有的善德,向至善境界進修。

這裡引用孔子的這句話,是感嘆世風日下,大家都在背離至善,所以訴訟遍起,人人相傾軋。表達聖人對世人的憂心,體現聖人的慈悲之心。所以就有了下句「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

⑨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慈悲之心沒起的人,是理解不了孔子這句話的,多麼偉大呀,真正愛護人民的慈悲之心。

通常解釋為:違背實情的人,不能盡狡辯之能事,使民心敬畏。

畏:應該通「偎」,指親密地靠著,引申為真心愛護。

⑩此謂知本:和人們一起向著至善修行,這才是愛護民眾的根本所在,知道了這些,才是知道了親民的根本。

通常解釋為:這叫做知道什麼是根本。

有了上述的那些理解,這句就好理解了。

【小結一:何為「天命」】

上文中我們說到商朝的天命是:師命,體現的德是師德。周朝的天命是:「作新民」。體現的德其實也是師德。進而推論出周朝之前,人們說的天命都是有實指的,不是一句忽悠人的空話。

那麼天命是哪裡來的呀,從哪裡體悟呢。這就要回到《皋陶謨》里的一句話:「天聰明,自我民聰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查到的版本為:威,我認為應該是畏)。達於上下,敬哉有土!」

天沒有耳目,怎麼能聰,能明呢,怎麼聽,怎麼看呢,那是來至人民的耳朵,來至人民的眼睛。(這裡的明是指看見)

天沒有形體,怎麼能明,能親近呢,怎麼明思辨,怎麼表達感情呢,那是來至人民的思辨,那是來至人民的情緒。(這裡的明是明識含明思、明辨、明來、明往)

上天和人民是相互呼應的,恭敬人民就是恭敬上天,就能獲得天命了,就有成就事業的基礎了。

歸根到底,天命即是民願。

【小結二:無情者不得盡其辭】

我們常說非聖人不能解經。《中庸》里說:「百世以俟聖人而不惑」。這句話的意思是:無論多少年之後,再有後世聖人出,觀前世聖人之道,不會困惑不解。

《金剛經》中說:「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這是佛在回答須菩提擔心時說的,須菩提當時擔心佛說的經太過深奧,後世眾生難以真實相信。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這麼說(不要擔心後世眾生不能真實相信《金剛經》),佛入滅後,無論過去多少年,會有「持戒修福」的,從《金剛經》中得到真義,進而生信心,相信《金剛經》所言非虛。都是說一個意思,就是無論過去多少世,後世聖人會明了前世聖人留下的經意。

咱們再看看這句話:「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就是沒起慈悲之心的人,是不能盡得前世聖人經意。相應也就是說,只有起了慈悲之心的人,才有可能盡得前世聖人經意。

慈悲之心是解經的必要條件。無論多麼聰明,悟性多高,學識有多淵博。慈悲之心沒起很難解經,因為經是以心傳心的,解經必須以心印心。只有起慈悲之心的人,才能以心印心。聖人的心是相通的。但是慈悲之心不是充分條件,你要問我充分條件是什麼,我也不知道。

為什麼佛經的誤讀、誤解就比較少,主要是佛經的解經人大多起了慈悲之心。

我說這些,可能大家不以為然,但是沒關係呀,過個十年、二十年,回頭再看吧。

慈悲之心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很多出家人天性愚鈍,但偏偏很容易就起了慈悲心。反而很多聰明的人,智慧的人,博學的人,偏偏就是起不來慈悲心。

《大學》明明德,親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就是起慈悲心的過程。

查看歷史分享

2018年3月22日原創

2018年3月18日原創

2018年3月16日原創

2018年3月11日原創

2018年3月7日原創

2018年3月3日原創

2018年2月27日原創

2018年2月19日原創

2018年2月15日原創

2018年2月13日原創

請掃描下圖二維碼,關注本公眾號,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聖人書 的精彩文章:

有關「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的交流
格致誠正,修齊治平-修德的步驟

TAG:讀聖人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