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喂孩子吃活蝌蚪:這不是治病,是要人命

喂孩子吃活蝌蚪:這不是治病,是要人命

在電視劇《新燕子李三》中,有一幕喝活蝌蚪的場景。

白凝接過小販遞來的裡面放了幾隻活蝌蚪的大碗,一口氣就咽了下去,把旁邊的雲飛看得目瞪口呆。

喝蝌蚪,聽起來不可思議。但這兩天發生的新聞告訴我們,現實中確實有人這麼做,而且是為了「治病」。

近日,微博上熱傳一個小男孩喝活蝌蚪的視頻。

一隻大白瓷碗里游著七八條滑膩膩的小蝌蚪,孩子的親人一面哄著孩子說是小魚,一面將這些鮮活的生物喂進孩子的嘴裡。

喝蝌蚪的原因,是為了給小孩「下火」。

生吃活蝌蚪的人也許不知道,這很可能感染一種名為「裂頭蚴」的寄生蟲。

它常寄生於蛇、蛙體內,一旦誤食,危害極大。

曾有媒體報道一名河南男子為治療皮膚病,生吞兩大碗活蝌蚪,然後感染上裂頭蚴的事。

這名男子為了省錢不去醫院,採用偏方進行治療,最終為治療裂頭蚴病花了數萬元。

因為裂頭蚴會隨著血液循環進入到人體的任何器官和部位,吸取人體內的營養,發育成長。

感染部位會局部紅熱,紅腫熱痛,在眼部、胸部等易感染地區甚至會出現腫塊,腫塊里是裂頭蚴蟲體。

稚嫩的孩子感染上裂頭蚴,造成的傷害要遠遠大於身體機能已經成熟的大人,這種生理傷害往往是不可逆的。

坑娃悲劇不停上演

有多少驚心動魄的悲劇,都像喝蝌蚪事件一樣,暴露著家長的無知。

廣東一位媽媽想給家裡的三個孩子降火,拿出自己珍藏了三年多的寶貝——冬瓜水給孩子餵了下去。

最後三個孩子口唇都變成藍紫色,醫生說是「亞硝酸鹽中毒」。

出生才4天的新生兒,被父母用針扎穴位治病,引起孩子高燒,孩子經過一夜搶救才脫離危險;

有父母聽從旁人的話,買來「藏紅花」給嬰兒洗澡,想治療皮膚病。結果孩子病情越來越重,最後需要緊急換血;

感冒發燒後,媽媽用蒸汽給孩子蒸足,以為能祛寒氣治好感冒,誰知道,孩子雙腳被嚴重燙傷,需要接受植皮手術,肌肉、血管也都受到損害。

……

男童被燙傷後,父母將醬油、麻油和藥粉攪拌後的藥膏塗在燙傷處,結果導致傷口感染

「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想給孩子降下火」、「我沒想過會變成這樣」……這些話只能說給自己聽聽,生命從來不允許試錯,也容不下任何借口。

生病不就醫,信奉自己和熟人的經驗,最終對孩子造成的傷害,常常危及性命。

魯迅曾經說:「救救孩子。」

他描寫患了癆病的小栓,服用父母拿給他人血饅頭時的表現:

「小栓撮起這黑東西,看了一會,似乎拿著自己的性命一般,心裡說不出的奇怪,十分小心地拗開了……他的旁邊,一面立著他的父親,一面立著他的母親,兩人的眼光,都彷彿要在他身上注進什麼又要取出什麼似的,便禁不住心跳起來。」

小栓的家人都以為,只要吃了人血饅頭,癆病一定會好。

但小栓吃完,最後還是死了。

孩子閱歷尚且,還沒有自己的判斷能力,很多事上只能靠父母幫忙做決斷,他們交付給父母的,是完完全全的信任。

也正因為這樣,小孩可以無知,家長卻沒辦法不對孩子負責。

之前曾有新聞,說一名兩歲小女孩因高燒抽搐不止,著急的父母第一反應不是將孩子送往醫院,而是聽信民間偏方,將滾燙的開水灌入她嘴裡。

家長的出發點,是為了促使孩子醒過來。

可沸水直接燙傷了孩子的口腔、咽喉、食道,由於呼吸困難,小女孩被送往醫院搶救。

還有的時候,家長將自身快樂建立在孩子的痛苦之上。

四川有名2歲男童的父親,平日里就喜歡逗兒子喝酒。在他的影響下,2歲多的兒子有近1年的飲酒史,還會抽煙。

最終,男孩被父親的三名朋友灌酒致死。

這樣的行為不在少數,想著逗孩子玩,反正不能說話,武斷以為孩子笑是高興,哭也是高興。

看起來無傷大雅,但讓人心痛的是,孩子把全部的信任交給父母,卻結結實實地被坑了。

視頻中,被母親喂活蝌蚪的孩子,表情先是懵懂疑惑,但最終還是無異議地喝了下去。

因為父母,是孩子幼小世界裡,最毫無保留信賴的人。

父母的愚昧是罪惡之源

家長為什麼信奉偏方?從書中也許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指出:「鄉土社會是安土重遷的,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的社會。不但人口流動很小,而且人們所取得資源的土地也很少變動。在這種環境里,個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經驗,而且同樣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經驗。」

因為是祖輩流傳下來的「經驗」,有人對偏方有著近乎於狂熱的迷信。

有些土方是為了博關注和利益生編出來的,但對有些人湊巧「有效」。於是,就有了「小小土方,氣死名醫」 的說法。

但以個例論證普遍,純粹是耍流氓。

時代飛速前進,想靠從父輩繼承下來的經驗解決面臨的難題,顯然行不通。

奶奶信「偏方」釀大禍 三歲孫子雙足被熱水燙傷

愚昧的家長給孩子留下的創傷,不僅是因「喂活蝌蚪」等事件造成的生理傷害,更是久久難以抹去的心靈陰影。

學者阮碧輝在《家長文化程度高地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較分析》中,通過問卷調查、數據分析等方式得出了結論:

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孩子的心理問題檢出率越高。

研究指出,父母文化程度是大學或小學,他們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會有一定差異。

究其原因,阮碧輝認為,父母文化程度越高,自身素質可能也越高,教育方法也相對更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

相反,父母文化程度越低,對子女的教育方法欠佳,對子女心理健康的形成極為不利,往往造成子女的心理脆弱而固執,極易使子女形成心理障礙。

社會新聞里,經常會出現矛盾重重的父與子、母與女:

「你命都是老子給的,打你兩下怎麼了?」

「我辛辛苦苦,是為了誰?都是為了你!」

「哪個父母能害自己的孩子?

「不養兒不知父母心,等你當了父母你就知道了。」

把孩子當成所有物,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的父母,總覺得自己對孩子的控制,天經地義理所應當。

這些言論,無一不指向一個中心思想:「我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式,不僅沒錯,而且堪稱無私。」

他們愛孩子嗎?或許是的。他們傷害孩子了嗎?或許也是的。

讓孩子吃生蝌蚪的家長,篤信土方子是靈丹妙藥,能治孩子的病。

在災難面前用自己命換孩子命的人,平時也可能是「迷信、愚昧」甚至「罪惡」的父母。

部分中國父母可以為孩子死,卻不能讓孩子好好活。

育兒先育己

和任何一個新角色一樣,為人父母,都需要一個漫長的學習過程。

但第一前提,一定是為孩子的生命負責。身為父母,未必要優秀,可一定要靠譜。

網上流傳一句讓很多人感同身受的話——「爸爸媽媽也是第一次當父母,有什麼做得不盡人意的地方,還請多多擔待」。

「父母」是世上最難扮演的角色,但這不是用來搪塞的借口。

正因為是第一次,沒有駕輕就熟的經驗和遇事不慌的淡定,才更要有一絲不苟的態度,一步一個腳印地陪伴孩子成長。

無知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也許要用命償。僅憑自身有限的人生經驗,把自己的安心高築在孩子的不安之上,把自己的無知施加在孩子身上,絕不可取。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

育兒先育己,不過是要求父母在養育孩子之前,先照一照鏡子,看看自己是不是做對了。

做個懂事的家長和幸運的孩子,就給文章點個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人班 的精彩文章:

在老狗逼眼裡,小奶狗怎麼樣的一種存在?
女人的兩大天敵

TAG:牛人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