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中國留學生欠缺社交能力?如何走出社交瓶頸?

為什麼中國留學生欠缺社交能力?如何走出社交瓶頸?

在歐美學生中,有一句俗語:「study,sleep,social,三個S里,你最多只能管好兩個。」按照中國學生苦讀的思維,能保住前兩個「S」,恐怕就大功告成了。

social,是西方尤其重視的一塊。然而,中國留學生卻往往喜歡「扎堆」,加之難以逾越的文化鴻溝,真正融入海外的校園文化更是難於上青天!

社交能力不足是中國留學生普遍面臨的問題:

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學生海外留學問題,包括語言能力薄弱、不能融入當地文化習俗等在內的社交能力差的留學生群體38.26%。可見,中國家長以及中國傳統教育相對國外的教育體系而言,對於學生內心關注存在欠缺和不足,尤其反映在社交能力的培養上。

此外,去年最新的一份報告顯示,常青藤大學四分之一的中國學生在畢業前就輟學了。許多畢業生畢業後回到中國;三分之一的人認為自己社交能力差是原因所在。

那麼,為什麼中國留學生欠缺社交能力?

此前,YouTube頻道上最受學生歡迎的視頻,有4萬多的瀏覽量,解釋了為什麼中國學生更喜歡說普通話而非英語:顯而易見,中文是他們的母語。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中國學校教學生如何通過英語考試,而不教如何用英語聊天。像「peeps」 「chillax」 「fo』 real」 和「fo』 sho」這樣的辭彙都不在教學大綱內,而正是這些辭彙讓中國學生在與美國人交談時感到疏遠。

近年來,海外留學生的數量不斷暴增,讓他們自己也開始抱怨身邊同胞太多,沒機會說英語,接觸不到美國學生。比如,在過去十年里,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中國學生註冊人數增長了356%。該校四名中國學生開始教導美國同學,讓其更好地了解中國留學生群體。

美國一所有「中國城」之稱的留學生宿舍,218名住戶里有180名中國學生,外國學生稱之為China Town。

美國學生喜歡外出泡吧聚會,而中國學生則不太喜歡出門,更熱衷於聚在一起抽煙,做飯,打牌和看電影等。這樣的社交模式雖然更讓他們感到舒適,但卻沒有真正達到海外留學的目的。

眾所周知,國內的教育體制讓中國學生習慣於花費大量時間在學習上,不重視對課外活動及社交能力的培養。

而即便是出了國,對於學習和社交,每位留學生心裡也都有自己的一桿秤:

「一是沒有精力,我是為求學而來的,所以更注重學習;二是文化差異,和美國同學一起吃飯、聊天很簡單,但是要和她們發展成閨蜜太難了。」

「求學比融入當地社會更重要一些。對我來說,出國就是為了學習知識、了解世界。融入當地社會可以作為豐富課餘生活的一部分,但並不是出國的主要目的。」

「我感覺學業比融入社會更重要。即使融入了當地社會,以後回國或者換了別的國家,原先的融入感可能會成為新生活的絆腳石。但知識不一樣,無論走到哪裡,知識都有用途之地。」

曾經在《中國留學生跨文化適應調查報告》中,調查過一個留學生874天的睡眠狀況:

雖然大多數狀況是6-8個小時的睡眠,但是依然有261天睡眠不超過6小時,這261天,估計都在準備final或者趕due吧!

可見,學習佔據了留學生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連睡眠時間都難以保證,更別提還有足夠的時間出去社交了。

當然,不同的專業,需要傾注的學習時間也不一樣,曾經有一家機構對各個專業的睡眠狀況做了調查:

當熬夜已成為常態,縱然黑眼圈抹不去,真的要續著咖啡,才能讓明天好好繼續。。。

「考試多如牛毛,不得不沒日沒夜地苦讀」

「出國留學以後才發現,幾乎天天都活在高考般的壓力下」

「due全部堆在一起,我能怎麼辦?」

「掛科費這麼高,簡直要人老命,只敢拚命學習,不敢掛科」

在數不清的deadline的壓力之下,熬夜成似乎成了第一選擇,似乎也是唯一的選擇。

語言的障礙、文化的隔閡,都讓留學生沒辦法快速融入國外的社交圈,因而,他們越來越傾向於建立自己的華人圈子。事實上,「中式」的生活圈雖然能幫助初到異國的留學生們擺脫孤獨的狀態,但也讓他們將自己「畫地為牢」,大大限制了交往溝通的範圍。

身在海外,如果你只沉溺於自己的華人圈的話,這將意味著你會處於一種極為尷尬的境地:課堂上大量的英文聽說練習以及當地文化的介紹,而課後卻是聽不見英語的隔絕老外的中國朋友圈。久而久之,你就會發現自己已經融不進國外的校園文化環境了。不禁讓人覺得,這群湧出國門的年輕學子,似乎從未到達彼岸。

1. 合理規劃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繁重的學業壓力使得眾多留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可以去社交,正如文章開頭所說的「study,sleep,social,三個S里,你最多只能管好兩個。」這就涉及到時間規劃的問題,拖延症、不規律的作息、低效的學習方法,都會嚴重影響學生的時間分配。因而,留學生應該在日常更加註重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高效的學習,保持時間分配的良性循環。

2. 走出家門熟悉當地文化

語言是很多中國留學生向外來文化封閉自己的原因。很多留學生初到國外時,會擔心語言表達不正確而把自己憋在宿舍里,每天沉溺於網路,熱衷於與國內的朋友聯繫以消除孤獨,從而浪費了跟外界學習語言以及快速提高外語水平的好機會。

經常出去走走,走在街道上,觀看各色建築和商店,這也是對所在地文化的一種了解。買東西時,不了解地道說法的時候,可以在別人買的時候在旁邊看著,然後對對話進行模仿。了解當地人的說話習慣,從細節處改進,不久,就會有本質上的提高。

3. 以課餘愛好來拓展社交圈

中國學生想更好地融入海外學生的社交圈子,一方面可以通過與他們共同學習,在各種分組討論和合作中增進友誼,以便更加了解國外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習慣,從而增強英語交談能力和自我表達能力。另一方面多參與國外本土文化的活動或體育運動,這也是增進彼此友誼的最佳方式。

留學路上求學固然重要,但社會交往也是學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希望每個留學海外的學子都能少熬點夜,多分配時間去豐富自己的留學生活。來源:留學Easy客

喜歡的朋友們請給小編贊哦!每日精彩熱點推文,請關注「瀟湘在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瀟湘在線 的精彩文章:

為你精心挑選的8本好書,填滿無聊無趣的假期空白!
八年前,中國神級學霸被美國11所名校慘拒,如今他怎麼樣了?

TAG:瀟湘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