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雲天勵飛CEO陳寧:10000路智能前端設備+80億動態人像數據,助力平安城市

雲天勵飛CEO陳寧:10000路智能前端設備+80億動態人像數據,助力平安城市

3月31日,由雷鋒網主辦的AI盛會 ——「2018中國人工智慧安防峰會」,在深圳科興科學園國際會議中心正式開幕。

大會現場聚集了18位頂級演講與圓桌嘉賓、100+企業高管、600+智能安防從業人員。他們分別來自10所華南港澳地區的科研名校、20多個城市的公安機關、26家專業媒體和300多家安防企業。

其中,雲天勵飛CEO陳寧作為上午場嘉賓,發表了重要演講:《視覺智能助力平安城市》。

陳寧是「千人計劃」國家特聘專家,中國第一款商用矢量處理器晶元設計者。曾任中興美國技術總監,擁有近30項已授權國際專利、20多篇國際著作和論文。

陳寧在演講中介紹到,雲天勵飛自2014年8月開始,就已在深圳龍崗區打造出全球第一套規模化落地的動態人像識別系統,並且把這套系統擴展到了全國多個省市。此外,雲天勵飛旗下的雲天「深目」人像智能平台,在全國已建設在線智能前端設備10000多路,擁有80多億動態人像數據。

陳寧表示,數據質量對於動態人像的識別和分析是非常核心的要素,這也向傳統的視頻監控前端攝像頭建設提出了巨大挑戰。

同時,他也呼籲人們應重視智能安防應用中的隱私權保護問題。陳寧認為,人工智慧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會挑戰原有的制度、法律甚至是道德倫理觀念,所有人要正視個人隱私的問題,通過立法保護公民隱私,促進人工智慧技術的健康發展。

以下是雲天勵飛CEO陳寧的演講內容,雷鋒網做了不改變原意的整理與編輯:

很高興與大家分享雲天勵飛這三年來在AI+平安城市方面所做的探索。

2015年,我們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在深圳龍崗公安分局搭建了108路前端的人臉抓拍相機,覆蓋了7家商超、4個地鐵站,以及學校、醫院、公交樞紐等各類場所。並在後台搭建了11台視覺搜索引擎,率先實現了百萬人群秒級定位,對經過的人流進行實時採集和後台的數據分析比對,勾勒人員的動態軌跡,以及進行一些黑名單實時的布控。

這套系統在2016年年初上線,在短短半年時間裡協助龍崗公安分局及深圳其它區域的公安破獲了數百起案件。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這套系統陸陸續續被複制到深圳的機場、地鐵,以及其它的行政區域,連成了一張城市級的實時連通網路。從2017年開始,這套系統先後被複制到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全國20多個省市。

目前這套人臉抓拍系統在全國的前端設備已經超過了1萬多路,累計破獲了將近5000起案件,其中有4000多起在深圳。此外,它在全國範圍內協助公安採集的高質量、可標註、可訓練的動態人像數據已經超過了80億張,而且這一數量還在以每周數億張的速度增長。

2016年,這套系統參與了杭州G20峰會的安保工作。後來又協助深圳刑警、交警,實現了行人闖紅燈抓拍等一系列社會應用。其中最核心的技術無非是人工智慧的三大核心要素——演算法、晶元、數據。

從演算法層面來看,這是一套動態人像系統,是以人臉為核心,以服裝、體態屬性、步態為輔助的識別分析工具。

在海量數據檢索方面,我們搭建了一個端到雲的系統:通過前端的智能化晶元賦能產品和相機,實現在前端相機里進行人臉抓拍和結構化。目前大部分公安類的相機都是在前端植入演算法實現人臉的抓拍、跟蹤,提取人臉的小圖並傳輸到雲端進行大數據分析。這種方法可以做到單台伺服器一秒鐘實現30億張人臉或者30億個超多維特徵值向量的快速檢索。

晶元端我們從指令集到後端的網秒搜集定義了一套系統,可以面向深度學習——尤其是人像識別的應用場景,實現高效的人臉檢測、跟蹤和特徵提取。將演算法、晶元和後台大數據的分析、挖掘、檢索形成了一個有機閉環,打造了端到端的動態人像系統。

我們將這樣一個整體的端到端系統分為四層:最下面的是產品層,涉及很多硬體,包括無人機、人員卡口抓拍相機、警務雲終端、智能手機、執法記錄儀、巡邏機器人、車載攝像頭等等。後台我們有硬體的結構化引擎、搜索引擎和業務應用平台。同時我們晶元可以作為嵌入式解決方案載入到前端攝像機上,做端計算和邊緣計算,比如我們的Box120和Box130解決方案。

上面一層是使能層。我們把結構化、搜索等業務功能進行封裝,為上面的平台層提供微服務的API介面,供其面向各個行業應用進行綜合。比如面向公共安全領域,我們提供了採集、布控、搜索等一系列功能,以及徘徊分析等數據挖掘功能;面向社區安全,我們提供了常住人口、非常住人口、未登記人口分析等一系列數據挖掘功能。

最上面一層是基於使能層和平台層封裝的行業解決方案。目前我們主要關注平安城市、智慧社區和智慧商業這三大領域。

下面簡單介紹下我們的聯合創始團隊,是一個涵蓋了晶元、視覺系統和深度學習演算法三大領域的「全棧式」視覺人工智慧創始團隊。

雲天勵飛從2014年8月份開始,在深圳龍崗打造了全球第一套規模化落地的動態人像識別系統。迄今為止已經擴展到了深圳各個區域和國內各個城市,並在美國設立了研發中心。

上圖展示的是我們近期推出的深目2.0的系統。深目2.0的核心理念是以GIS地圖為基準,讓公安民警和指揮中心可以從上帝之眼的角度去俯視、管理整個城市;把人員軌跡、布控行為以及整個城市的分析、一人一檔的分析映射到一個GIS地圖上;把時空進行回溯,將時空、人、事件、物進行關聯。並在這樣一個地圖的基礎上,自動地去分析統計各類數據。

深目2.0的核心功能還是數據採集、布控和檢索。此外,它還在後台增加了一系列面向各個警種的應用和進行數據挖掘的模塊,圍繞著整個城市級的動態人像踐行一人一檔的理念。

在過去三年多的實踐里,我們發現數據質量對動態人像的識別和分析非常關鍵,這對視頻監控攝像頭的建設提出了巨大挑戰。因此,2016年年底我們配合深圳市公安局下發了《深圳市動態人像採集標準》,並開發了一款特殊的前端人像採集APP,用來管理和運維前端人像採集的質量。

下面簡單介紹下深目在深圳的實戰效果。有了這樣一個智能化工具之後,深圳某區的「兩搶兩盜」惡性案件下降了50%左右。

前面提到,我們協助各個警種破獲了4000多起案件。去年《法治在線》報道了除夕夜我們協助警方在15個小時內跨省解救深圳一名3歲被拐男童的案例。從接到報警到查詢到犯罪嫌疑人帶著男童踏上通向武漢的高鐵,整個過程耗時不到兩個小時。第二天一早,警方就在武漢火車站解救出了這名兒童,將他送回了父母的懷抱。

2015年10月開始,我們和公益項目「寶貝回家」合作,為打拐提供公益性的產品、技術和服務,迄今為止尋找失蹤兒童的成果案例已經達到了幾百起。

也有交警方面的應用,比如最近大家紛紛報道的深圳行人闖紅燈抓拍系統。2017年1月,深圳交警在蓮花山路口架設了全國第一套行人闖紅燈抓拍系統,到去年下半年,這套系統已經在國內普及開來。

這套系統引發了一些關於個人隱私的爭論,其實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它會挑戰我們原有的制度、法律、法規甚至道德倫理觀念。正因如此,我們更要直面人工智慧技術,正式個人隱私問題,通過新的法律和制度來解決這些問題。只有這樣,才能讓人工智慧產業更加健康有序的發展。

未來我們希望通過AI技術助力安全與智慧的生活,在安防、社區和智慧商業方面發揮作用。

仔細想想,在平安城市領域,公安關注的是罪犯,是一人一檔的罪犯的統計。在智慧商業領域,商戶關注的是群體和個體的畫像,是他買過什麼,未來想買什麼。二者底層的一人一檔,從演算法、平台到數據都是通用的。平安城市有一個趨勢,即從抓捕罪犯為主轉向社會治理和關心民生為主。而社會治理和關心民生是居民幸福指數的最核心因素。

目前,雲天勵飛的系統也在粵港澳大橋、深圳機場等場景落地應用,服務於民生,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比如,用常住人口、非常住人口識別技術關愛老人。如果我們發現一個獨居老人沒有按照正常的出行規律出門,就可以通過系統提醒物業或保安進行關愛。

雲天勵飛希望通過「一人一檔」技術打造一個平安、便利、愉悅的城市生活的環境。今年6月底雲天勵飛也會開放第一款視覺智能SoC,通過海量數據的積累形成機器學習的閉環發展。雷鋒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科技巨頭英特爾涉足區塊鏈:應用數字版權保護賦能下一代媒體管理系統
發明了 FPGA 的賽靈思,又推出了一種碾壓 FPGA 的新產品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