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追求成功的路上為什麼要互相關心?

追求成功的路上為什麼要互相關心?

在自然界的生存鬥爭中,弱肉強食、適者生存,為了在這場生命競賽中贏得一席之地,我們都想努力爭取成功。我們醉心於自己的成功之路,每個人都想成為第一名,都想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但是,你真的能為自己謀取到最大的利益嗎?

假設你和你的犯罪同夥都已經被警方緝拿歸案,囚禁起來,而且正面臨著一項重罪的控訴,檢方對你們倆分頭進行審訊,並各自提供一次選擇的機會。

A選項為:如果某人充當背叛者,指控另一個人的罪行,而與此同時,另一個人保持沉默,那麼背叛者坦白從寬,他的刑期將減少至一年,因為他主動揭發了同夥而沒有被同夥揭發;與此同時,保持沉默的同夥將面臨四年的監禁。

B選項為:兩人同時保持沉默,相互合作,互不揭發,由於檢方控訴重罪的證據不足,兩人的審判結果會相對較輕,將分別獲得兩年的刑期。

C選項為:兩人同時背叛對方,相互揭發,那麼就會被治以重罪,但考慮到有坦白的表現,將分別處以三年的刑期。

所以,於你而言,一共有四種結果,最佳結果你背叛了同夥而同夥保持沉默,你獲一年的刑期;次優結果是你們倆同時保持沉默,你獲兩年刑期;再次之是你們倆互相背叛,你獲三年刑期;最差的結果是你保持沉默但是對方背叛了你,這個時候你將獲得四年刑期。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選呢?

你的同夥要麼選擇沉默要麼選擇背叛,如果他選擇沉默,為了出現最優結果,你應該選擇背叛;如果他選擇背叛,你為了避免出現最差的結果,那麼你應該選擇背叛,所以這樣看起來,不管怎樣你都應該選擇背叛。

但是這裡有一個邏輯的漏洞,只要你的同伴不是一個傻子,既然你能推算這四種選擇,他也可以推斷出來。

所以你倆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都選擇了背叛,你們只得到了第三等的結果;但是如果你倆都選擇沉默,都放棄可能出現的最優結果,那麼你倆將出現第二等結果。

其實這種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比如商家的價格競賽。從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發,從達爾文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角度來考慮,我們都不應該選擇幫助競爭對手,競爭對手適應力的增強,反過來不就是自己的適應力相對減弱了嗎?那麼我們為什麼要選擇合作呢?

其實,在我們生命進化的過程中,無論生物複雜程度高低,他們在生存與淘汰的進程里,一定有彼此的合作。螞蟻、蜜蜂、大雁等都有明顯的合作行為出現,同樣的,在人類世界中,你都會直接或者間接的感受到合作帶給你的方便與溫暖。

你早上起床不舒服,你的同屋朋友開車送你去醫院耽誤了上班,因為遲到扣了獎金;到了醫院,大家有序的在電梯門口排隊;醫生在給你看病的過程中,結合各種片子以及你之前的病史對症下藥,你所服用的藥物來自不同的國家、地區,由各個實驗室研發,又由不同的廠家製造出來,再運往世界各地。

如果人類生活中沒有了合作,一切井然有序都將遭到破壞。合作的定義不應該只是一方付出代價讓另一方獲利,而是通過合作,將蛋糕做大,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到更大的成果。不過,大家總有這樣一個傾向:不患寡而患不均。那麼,在這裡,送大家一句話:如果你想走得快,那就一個人走;如果你想走的遠,就一起走。

我們都是社會性動物,都需要群居來生活,遠古時期,當人類的祖先面臨著野獸、自然災害等威脅的時候,只有那些相互協作、團結一致的部落才能生存下來,所以,我們從我們祖先那裡已經繼承了這部分合作的基因。資源的不斷減少,優質資源的短缺,人類彼此競爭的壓力逐漸增大,但同時,合作會讓我們在競爭中走的更遠,因為有些問題是單打獨鬥無法解決的。

一、相互依賴

現代社會產業鏈逐漸複雜,不同的開發階段彼此密切聯繫,一個產品從開發到上市,其中經歷的部門與人員眾多,內部團結的公司將在一些關鍵行為上走的更穩;前一段時間有一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刷爆了朋友圈,在唏噓感慨中年危機之時,也感慨於主人公強大的人脈:有親戚好友的鼎力相助、有好友同事疏通關係幫忙找床位,可以在短時間之內找到大量血源。

試想一下,如果主人公在京城舉目無親無好友,這一切又將如何發展呢?最近一段時間姨夫做了一個小手術,全家平靜的生活瞬間被打亂。

因為獨生子女政策,姨夫只生了表姐一個孩子,因為二胎的開放,表姐生了兩個孩子。

表姐白天還有工作要處理,只能抽空去醫院照顧姨夫,晚上回家照顧孩子,阿姨和表姐輪班倒,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兩個人瘦了一圈。還好,姨夫和阿姨那代人親姐妹比較多,所以七大姑八大姨輪番來照顧一兩天,也就熬過去了。那麼如果父母到了七十多歲的時候呢?七大姑八大姨也都年邁,只剩下人到中年的獨生子女,又將如何應對這些意外與不測呢?

在地球上的每個人都需要相互依存。在《超級合作者》一書中,作者提到了五種合作的機制:直接互惠、間接互惠、空間博弈、群體選擇、親緣選擇。「直接互惠」用一個簡單的類比來說就是「我給你撓撓背,你也會給我撓撓背。」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你的同屋室友哪怕遲到也要送你去醫院,因為有一天,當他生病時,就更有可能得到你的幫助;你送給別人生日禮物,當你過生日時也會受到他人的回贈。

當然,不可否認,我們為別人提供幫助的時,免不了「吃虧」,當你的善意無法得到善意的回報時,我們可以採取一次寬容的態度,試圖再次建立合作關係,但是如果寬容無效,也無需做老好人。

如果只是合作關係偶爾的破裂,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迅速的重建。「間接互惠」簡單來說,「我給你撓撓背,別人可能看到我給你撓背就會給我撓背」,其實間接互惠是一個名聲建立的過程,生活中你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個體,那麼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不僅那些你曾經幫助過的人會支援你,其他看到或者聽說你幫助他人的那部分人也會趕來幫助你。

如果你是一個合作者,你會發現你周邊大部分人都是合作者。其他三類合作機制,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移步《超級合作者》。

二、新事物

這個世界日新月異,在面對充滿變化的新情況、需要提出新的解決方案時,群體的智慧永遠強於個體的智慧。當你遇到一些從未遇到的情況時,尋求外界的幫助是十分必要的。

《親密關係》中提到:要想知道你的男朋友靠不靠譜,最好的辦法就是問問你的閨蜜。當一個人處於一種新的社會關係中面對新的問題時,求助於身邊的好朋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同樣的,如果你的好朋友在情感中遇到困惑時,你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

你打算投資一個新的行業,你需要尋求了解這個行業的或者對這個行業感興趣的人一同前行。不要害怕別人會在這個過程中分一杯羹,因為在合作過程中,依靠集體智慧,成功的可能性會大大提高。

三、每個人都有盲點

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智力。有的人天生運動協調性強、有的人語言表演性較強、有的人天生對音樂藝術敏感,正是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不同,才讓每個人獨具特色。同樣的,總有那麼一些領域,我們不是很熟悉,不是很了解。

比如當你在結婚之前,可以諮詢諮詢你學法律的朋友關於婚前財產的相關問題;你打算送孩子去上幼兒園,你可以詢問一下你做老師的同學或者通過網路來了解當地幼兒園的情況;你在學習一門技能,似乎遇到了一些瓶頸,這個時候尋求專家的幫助就很有必要。

牛頓曾經說:我只不過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遇到問題的時候,大膽的去麻煩別人吧!

競爭時代,壓力下的大眾逐漸忘記了人類原本的生存技能,抱團取暖,更多的剩下勾心鬥角,相互防備。但是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只有當你拋出對這個世界的善意時,世界才能以善意回報於你。

保持開放與寬容的態度,學習他人成功的經驗,同時不吝自己成功的秘訣,建立有效的社會資源,一起將蛋糕做大!

今日問題:

如何破解囚徒困境?

在留言區說說你的看法吧~

- The End -

喜歡的可以幫忙點點文末廣告啵

直接與小編工資掛鉤哦~

點一下5毛錢呢!求求鼓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心點燈PSY 的精彩文章:

關於心理的十萬個為什麼

TAG:心心點燈PS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