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頭號玩家》,獻給虛擬現實和流行文化的宏偉讚歌!

《頭號玩家》,獻給虛擬現實和流行文化的宏偉讚歌!

《頭號玩家》,獻給虛擬現實和流行文化的宏偉讚歌!

OK,沒錯,恩斯特·克萊恩原作、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導的VR與流行文化主題電影《頭號玩家(Ready Player One,另有譯名<玩家一號>)》,我已經在萬達影城的IMAX大銀幕上完成了一刷;遵守諾言,這是我獻給諸位的一手原創影評。

由於這部片子是我自掏腰包支付了100%的觀影與通勤費用,因此下文中呈現的是100%來自VR與遊戲愛好者的真實感受,不存在任何收錢吹噓的成分,可以放心食用。

好了,讓我們搞起。


《頭號玩家》的正確打開方式

最重要的話一定要放在最前面:

倘若你在看到本文的時候已經訂下了電影票,請注意——如果你對《Ready Player One》這個標題全無印象或者所有印象僅僅建立在華納之前放出的幾部預告片的話,如果你訂下的場次距離開演只剩下不到24小時,如果你想要真正享受這部視覺體驗過目難忘的奇妙影片,請一定一定要聽我一句勸告:

立刻去把電影票改簽成至少能留下一整天空閑的場次——不管是不是IMAX,也不管是2D還是3D。現在就去。

然後一分鐘也別耽擱,立刻去電商平台購買一本《玩家一號》——沒錯,就是搜索這個標題,封面是白底的那本就行,那個電影海報封面的新版不一定能到發貨。

《頭號玩家》,獻給虛擬現實和流行文化的宏偉讚歌!

左邊這本就行,右邊那版看完電影再來補也不遲

然後在第一時間搞到這本書,完完整整讀一遍。

倘若你感覺這本一無前言二無後記甚至連書腰都欠奉的小書內容莫名其妙完全不得要領,那這部電影對你來說基本就沒什麼價值了——對自己好一點,趁《環太平洋2》還沒下映再去刷一遍吧。

倘若你感覺這本找不到任何國內文藝大V吹捧的小書雖然筆法粗陋不堪,但內容還算有趣多少能對得上電波,那麼很好,堅持看完,然後趕緊去訂一場最近場次的《頭號玩家》——如果你在之前退款的時候還沒下單的話,記得能訂IMAX盡量訂IMAX,這片子值得。

《頭號玩家》,獻給虛擬現實和流行文化的宏偉讚歌!

倘若看完感覺意猶未盡的話,去亞馬遜收個原版也是不錯的選擇

好了,一號玩家,ARE YOU READY?


幻象中的綠洲

《頭號玩家》的劇情非常簡單:

《頭號玩家》,獻給虛擬現實和流行文化的宏偉讚歌!

沒錯,這就是本片的未來,在垃圾堆上苟延殘喘的現實文明

想像一下,全世界都因一堆預料之中狗屁倒灶的人災人禍擊垮了98%以上維持社會正常運作的基礎要素,儘管文明奇蹟般地未能崩潰但現實留給我們的唯有LOW到不行的」不宜居「仨字兒,然後一個天才站了出來,曰——

諸位莫慌,我造了一個無比好玩的虛擬遊戲世界,大夥快快來爽!

《頭號玩家》,獻給虛擬現實和流行文化的宏偉讚歌!

現實越是不堪,越能把《綠洲》反襯得如夢似幻

走投無路的民眾抱著死馬活馬能醫好社病就是好馬的態度前來一試,結果效果拔群,瞬間沉淪——在極短的時間內,這款名叫《綠洲》的VR MMO就變成了全人類的精神寄託,沉迷其中的鼠輩宵小之多,簡直一個加強師的楊永信都治不過來。

《頭號玩家》,獻給虛擬現實和流行文化的宏偉讚歌!

不看原著,你九成九猜不準左邊這位兄貴的真面目

《綠洲》之所以如此引人入勝,原因有二:其一,這是一款利用虛擬現實技術構建的超高自由度超大容量多人在線遊戲,玩家可以在其中為所欲為——不管你是想成為克拉克肯特還是鹹蛋超人,不管你是想住在大西洋海底還是拉格朗日點,不管你是想伸張正義懲治不法狂徒還是純粹想爽想去殺人越貨無惡不作,在《綠洲》都能找到滿足慾望的方法途徑;最奇妙的是,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建立在0和1的數字化基礎之上,因此實現難度遠遠要比改變物理世界容易得多;更奇妙的是,拜身臨其境這個VR技術的基本賣點所賜,我們完全感受不到《綠洲》提供的虛擬體驗與現實中的真實生活有何區別。

《頭號玩家》,獻給虛擬現實和流行文化的宏偉讚歌!

星球日報記者變身套裝的效果……但這造型怎麼神似屌神坂本?

其二,在其一的基礎之上,樂不思現實的沉迷群眾徹底把《綠洲》變成了重現人類文明黃金時代的應許之地——大崩壞之前的所有流行文化產物,從小說、電影、音樂、遊戲到你我能想像到的一切造物,在《綠洲》中都能找到栩栩如生的虛擬現實重現版本;同時拜天馬行空的創造力以及前所未有的自由度所賜,在《綠洲》當中的復刻的一切都比現實當中的原版精彩太多。光怪陸離,群魔亂舞,樂在其中,且不騙錢。

總之一句話,除了全世界都在混吃等死之外,這個維繫在《綠洲》之上的新文明無可挑剔。

《頭號玩家》,獻給虛擬現實和流行文化的宏偉讚歌!

順帶一提,IOI的縮寫不是LOL,精神鵝國人不要自作多情

然而,唉,偏偏就有些不識好歹的二貨硬要搞事:一家名叫IOI的巨型托拉斯好死不死撿起了舊世代不要臉遊戲(呵呵)企業的無恥做派,天天叫囂著什麼我們要搞彈窗廣告!我們要搞氪金VIP!我們要搞一二三四等土豪玩家當老爺不付費玩家不是人制度!我們要繼承前輩企業的光榮傳統玩命壓榨玩家拚命騙錢!

更好死不死的是,《綠洲》的創始人翹辮子之前留下一份遺囑,說解開我的謎題找到留給你們的遊戲彩蛋就能繼承《綠洲》!機會就一個!先到先得!

IOI一看還有這等好事,立刻拉來了全部兵馬壯丁全力攻關想要先人一步搶走彩蛋拿下《綠洲》;而對於其他所有屬於正常人類的《綠洲》玩家來說,選擇當然只有一個:

《頭號玩家》,獻給虛擬現實和流行文化的宏偉讚歌!

懟!他!娘!的!


事關彩蛋

」尋找彩蛋「是《頭號玩家》的主線劇情,而對於這部電影以及小說原著來說,」彩蛋「更是構成內容的重中之重——源自現實世界20世紀70至80乃至90年代甚至21世紀前18年的流行文化噱頭橋段之多,簡直用「車載斗量」「滿坑滿谷」來形容都力有不逮——恐怕」大海啊,它全是水「才是正確的衡量比喻。

《頭號玩家》,獻給虛擬現實和流行文化的宏偉讚歌!

分享一個笑話:

有人從頭到尾看完了這部電影,

然後乖乖坐好等待字幕走完想看彩蛋——

「看了兩小時還沒看夠?」

倘若你和我一樣從開場的第一秒就被范·海倫的《Jump》激起了一身雞皮疙瘩,那麼恭喜你,在接下來的兩小時你會迎接一波又一波層出不窮耳熟能詳的好梗衝擊——不管是遊戲玩家、電影愛好者還是經典搖滾青年都會爽到幾欲升仙。沒錯,斯皮爾伯格確實做到了,這是一場貨真價實屬於流行文化的狂歡,別去想太多,我們只要坐著爽就夠了。

《頭號玩家》,獻給虛擬現實和流行文化的宏偉讚歌!

哦類哇剛大木!全場沸騰!

作為一個從預告片公布就開始樂此不疲尋找各種文化彩蛋的退圈死宅,關於正片中到底出現了哪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好料,我只想說……太多了,且饒人一命吧,逐幀死磕這種任務還是交給藍光碟片發售後再議吧。至於「哪些梗需要提前提高一下姿勢水平才能看得更爽」,我個人倒是有兩個推薦:

其一是《周末夜狂熱》,或者乾脆一點直接搜索《Staying Alive》也行,就是Bee Gees那首名曲的MV。預習或者重溫一下,你會對《頭號玩家》當中的頭號浪漫橋段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頭號玩家》,獻給虛擬現實和流行文化的宏偉讚歌!

年輕時代的約翰去扶塔……好吧,我還是喜歡低俗小說里的那個造型

其二是《閃靈》,這個需要認真看一下,雖然分類是恐怖片但作為大師出品的傑作當然十分精彩。如此一來,足夠幸運(也就是有足夠多的經典老電影愛好者與你同場)的話,你應該會和我一樣經歷一場難以忘懷的笑場體驗——沒錯,在我首刷的時候,這個橋段剛一亮相,全場頓時一片鬨笑(並無惡意),影廳內上上下下都洋溢著喝彩與歡聲笑語,全是對斯皮爾伯格的「你個老夥計」式的讚許——倘若庫布里克大師泉下有知,看到自己的經典居然被自己的老友如此演繹,估計也會感嘆一聲「哼,人性」吧。

《頭號玩家》,獻給虛擬現實和流行文化的宏偉讚歌!

我便是沒想到這輩子還能經歷看到這對雙胞胎引發笑場的奇遇……

好了,不知不覺間這篇放浪形骸的影評(呃,還算是吧,大概)已經洋洋洒洒堆砌了二千六百字有餘,接下來讓我們調整一下儀容,探討一點認真的話題吧。

價值何在?

自從《Ready Player One》電影公布以來(那時候還沒有《頭號玩家》這個譯名),相關的爭議就從來沒有休止過:有人認為小說原著文筆幼稚荒唐可笑,斯皮爾伯格再有通天的手段也別想點石成金;有人認為預告片中凈是花里胡哨的特效和強加硬塞的噱頭橋段,純粹是一部流於表面的膚淺濫片——那麼,我們究竟應該如何評價《頭號玩家》呢?

首先,沒人會否認恩斯特·克萊恩的原著小說行文水準至多是「及格以上良品遠遠未滿」的等級,和許多創作新手一樣,除了太多急於向讀者展示的「重點」——也就是層出不窮的流行文化豆知識——之外,恩斯特並沒有在其它環節,例如故事結構、敘事手段、內容節奏安排以及思想深度等方面投入值得一看的精力,最終產生的成品就是一本可以拿起來隨便翻開一頁找找看有沒有自己中意的段落讀幾行,但缺乏讓人從頭讀到尾完整閱讀動力的「個人筆記」式小說。而作為影像敘事的大師,斯皮爾伯格很顯然看懂了這部B級小說的魅力所在與軟肋短板,因此才會在保持原作核心看點的同時對架構編排進行徹底的解構重建——味道還是那個味道,熟悉原作的朋友會看到無數讓人會心一笑的安排,但顯而易見,《頭號玩家》電影的口感確實要比小說版的《玩家一號》強上太多。

《頭號玩家》,獻給虛擬現實和流行文化的宏偉讚歌!

和電影相比,小說原著中對這一對兒的塑造簡直幼稚得令人發笑

更奇妙的是,和《火星救援》那種不管不顧大砍原作劇情導致原著擁躉怨聲載道的「再構建」不同,斯皮爾伯格的改編更像是呈現了《Ready Player One》的「Plan B」情節路線——如果你在閱讀《玩家一號》的時候認為某些橋段的發展走向實在是過於牽強以至於達到了荒唐可笑的地步,那麼《頭號玩家》的編排想必會讓積攢了一肚子吐槽慾望的你找到另一種釋然的途徑——沒錯,這就是我推薦諸位先去看完小說再來看電影的最直接原因,除了能對影片中省略的背景說明進行補充之外,欣賞一下斯皮爾伯格的移花接木水平正是這部電影最大的看點之一。

《頭號玩家》,獻給虛擬現實和流行文化的宏偉讚歌!

看過原作你就知道為什麼這個畫面會讓無數原作粉一片嘩然

其次,至少在我看來,儘管最直接的看點顯然是視覺效果,但《頭號玩家》在其餘方面絕非毫無可取之處:固然對虛擬現實的《綠洲》絢麗多姿的呈現與呆板無趣的現實世界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固然片中的角色不是木訥過頭就是符號化滿點,固然整部電影的劇情完全可以用「一根筋」來形容,但把這些單純十足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最終構成的卻是一個主題鮮明的寓言:Virtual Reality這種讓人類逃避現實把文明拖入萬劫不復深淵的技術,真的值得我們投入嗎?

《頭號玩家》,獻給虛擬現實和流行文化的宏偉讚歌!

電影中讓用戶可以佩戴VR設備自由行走的設備在現實中早有原型,無限甲板(Infinadeck)

說實話,從第一次看到Oculus Rift這種真正實用化的現代VR設備開始,這個問題就開始在我的腦海中縈繞盤旋久久不散;在正式進入VR媒體行業之後,見證過投機浪潮的起落與諸多泡沫的破滅,我依舊沒有找到能夠說服自己的答案:沒錯,貧弱的技術實力讓現實中的虛擬現實技術成為導致全人類沉淪的末日奇點依舊是遙遙無期,但我們真能高枕無憂相信自己可以在這項技術成熟之後抗拒誘惑全身而退嗎?

至少對於我來說,自從經過層層甄選在Steam上找到一款雖是雛形但理念與《綠洲》不乏共通之處的VR遊戲,在經歷過持續一整晚將近10個小時的不眠體驗之後,依舊意猶未盡的我赫然看到了深淵的邊沿——邊沿的下方有什麼不得而知,但在邊沿的對面,赫然空無一物。

《頭號玩家》,獻給虛擬現實和流行文化的宏偉讚歌!

……

如果是站在諾蘭·索倫托的面前,面對豐厚的條件,我會選擇接受誘惑嗎?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但如果是站在大紅按鈕的對面,面對綠洲和現實,我又會如何選擇呢?

說實話,我並不知道答案。

並且,斯皮爾伯格最後的結論同樣無法讓人信服,恩斯特·克萊恩的答案也是一樣。

不管怎麼說,尋常觀眾可以從絢爛的畫面中找到樂趣,書獃子可以樂此不疲地發掘彩蛋噱頭,VR愛好者可以從一個距離當下近在咫尺的位置上反思這項技術的潛力和隱患,電影愛好者可以交叉對比原著與成片借鑒學習「小說改編電影」這個影視行業熱門主題下的新經驗。儘管並沒有搬弄什麼故弄玄虛的台詞橋段,但《玩家一號》作為電影的欣賞價值,依舊是值得肯定的。

最後,作為一部需要積累太多交叉領域見聞才能做出公正評價的影片,《頭號玩家》註定很難得到專註於電影領域的影評人青睞;因此,身為一名遊戲玩家,請允許我謹慎地借用一點輕微的劇透來闡述一下個人見解:

在影片的結尾,面對從巫師Avatar化為本色原形的《綠洲》創造者哈利迪,我們的主角韋德聽到「既不是遊戲角色,也不是玩家化身」的答覆之後,脫口而出一個問題:

「你到底是誰?」

哈利迪並沒有回答,只是淡淡說出一句話:

「歡迎來玩我的遊戲。」

說實話,整部《頭號玩家》看下來,這才是最讓我動容的一段劇情。

韋德面前的哈利迪究竟是什麼?

《頭號玩家》,獻給虛擬現實和流行文化的宏偉讚歌!

「Stay a while and listen……」

是Establishing Battlefield Control,stand by;是One More Turn;是war,war never changes;是What can change the nature of a man;是諾蘭·索倫托之流窮盡心機和資本依舊無法企及的至寶——沒錯,是所有真正打動玩家震撼人心的遊戲不可或缺的真正奧義,是創造者在自己造物上真正傾心投入創造的奇蹟——這裡的哈利迪,是靈魂,是屬於遊戲的The Digi Ghost In The Byte Shell。

這才是我在《頭號玩家》當中收穫的頭號驚喜。說實話,我從來沒有相信過這個世界上會有導演有能力把這個遊戲玩家追尋的終極目標以圖像化的手段清晰呈現出來,然而,奇蹟真的降臨了,斯皮爾伯格真的做到了。

願第九藝術的榮光與您同在,史蒂文·斯皮爾伯格殿下。能夠在有生之年看到《頭號玩家》這種直擊VR愛好者與遊戲玩家靈魂深處的傑作,實在是幸甚至哉,謝謝!

87870原創文章,轉載須註明來源及鏈接,否則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87870網 的精彩文章:

曝Snap公司再裁員100人
《今日美國》推出首個AR應用:在你的桌子上發射火箭

TAG:87870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