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良知和底線是媒體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

良知和底線是媒體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

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有話語權。然而,自媒體無底線無節操的亂說亂評現象,不得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一是內容同質化嚴重

無論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大家都想獲得需要了解的信息。

正所謂內容為王、內容制勝。只是一篇有吸引力、有價值、有感染力的文章,無論是事前策劃還是突發靈感,人力、精力的投入都是十分巨大的,而產出效益又是很難估計的。

反響平平,勢必打消人員積極性,即使做得比較成功,也很難做到一如既往地激情投入。

於是,一些公眾號不能堅持原創更新,而這樣做又意味著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新的內容,慢慢地也就失去了自己的陣地。

二是自說自話缺認同

當然,部分新媒體人堅持自我,不少更是「有感而發」「不平則鳴」的踐行者,這透露著少見的情懷與擔當。

也有一些新媒體違背良俗、違反法律規定,做標題黨有名無實,傳播違規信息吸引人氣等等,不分良莠、混淆視聽,最終即使不被取締,遲早也被讀者拋棄。

三是沒有情感亂扯皮

梳理一些做得成功的微信公眾號,包括一些熱文,之所以成功、之所以熱得刷屏,都在於一個真實,在於真實的情感投入。

截然相反的是,有相當一部分自媒體人缺少精準的定位,創建公眾號之初就沒有進行過深思熟慮,疲於應付,在運營過程中迎合受眾、盲目跟進,而導致發布的內容並不是自己擅長的領域,結果自然缺少情感,沒有味道,反而打動不了人。

四是光蹭熱點無新意

誠然,追蹤網上熱點,不失為吸粉、推銷公眾號最快捷、最實用的有效方法。當然,這需要做到對熱點有精準的判斷,對政策有正確的理解,以及編寫文章快速、及時、有自己獨特的話語體系。然而,反觀當下,熱點一出,新媒體紛紛跟進,效果卻差強人意。

原因在於了無新意、分量不夠,不過是再次當了一回熱點事件的「搬運工」, 沒有新鮮的內容,沒有過硬的觀點,沒有引人深思的魅力。

自媒體時代,媒體人具有一定的傳播影響力,良知和底線是媒體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養。

一要帶著真感情去發音

網路是虛擬的,網路背後的人卻是真實的。藉助網路優勢,增強文字的力量,是強國強軍的有力抓手。講好中國好故事,傳遞中國好聲音,也需要真實的表達。

新媒體從業人員要把真感情融入到編、寫、發各環節,讓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有感同身受之情,特別是一些寫實紀錄、意見反映,更要秉持真實原則,為決策者提供實情,推動建言獻策在具體工作中落實。

二要追求受眾需求也要講究輿論導向

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它們在創建之初或者運營之中,必須考慮的就是「為誰而寫」「寫給誰看」的問題,這就是發刊宗旨或者說媒體定位。

就新媒體布局發展而言,有些專性很強,有些定位在情感類,有些著眼於理論研究,有些也會在運營過程進行方向的調整,但無論哪種類型、哪種情況,它都需要考慮它的受眾。

只有瞄準受眾撰文寫稿,才能穩固它的讀者,才能在一定範圍獲得知名度,吸引感興趣的人成為「鐵粉」「真愛粉」。

同時,作為媒體人不能把追求「低級趣味」作為噱頭,更不能用負面的導向娛樂大眾,應該擔負正確輿論導向的社會責任。

唯有這樣,才能在新媒體世界玩出永遠的真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綠色嚮往 的精彩文章:

曾國藩的謀略

TAG:綠色嚮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