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西湖大學獲批,施一公發起建立的這所民辦大學「劍指」世界一流

西湖大學獲批,施一公發起建立的這所民辦大學「劍指」世界一流

4月2日,西湖高等研究院網站上「西湖大學(籌)」的字樣還沒有發生變化,而其實早在2月14日,教育部已發出了「關於同意設立西湖大學的函」,函中寫道:根據《高等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等有關規定和全國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考察評議結果,經研究,同意設立西湖大學。

從2015年發起開始,定位為「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西湖大學獲得官方認可,意在走出一條「試點創建新型民辦研究型大學」的中國之路。

即將「擼起袖子加油干」的西湖大學,與公辦大學、其他民辦大學有哪些不同?又能否挑起創新型、研究型大學的重擔?

全球視角、頂尖人才

與批複函一同在教育部官網上發布的《西湖大學章程》中規定:學校建立和完善寓教於研的人才培養體系,實行獨立實驗室(PI)制度。

與傳統大學不同,在西湖大學中,PI負責人是主要的「師者」。在去年的一次博士研究生招生見面會上,一位老師介紹,西湖大學的師資力量多來自哈佛、普林斯頓等名校,「有師從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司徒塔特的劉志常、有質譜技術的開發者、研究蛋白質分子力場的大牛。經過全球5輪招聘,從2500名競聘者中選出,後續還會完善。」

當時已入職的PI有25人,而4個月後完成6次全球招聘,擬聘任學術人才58人,並有7人入選第十四批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

西湖大學由一流學術領軍人物施一公、潘建偉等發起建立,對人才格外重視。西湖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PI負責制將有助於學科間的交叉交流,一位同學可以同時由幾位PI指導,便於在開展前沿科學研究時,不同學科的互通有無。

基金募集 舉辦者不享任何財產權

資金方面,有相關人士分析,十年內不成問題,除了政府資助,校友基金規模已經在短短兩年內進入全國前三。資料顯示,2016年,僅杭州市西湖區一級政府就對施一公等4名頂尖人才和項目分別給予1億元資助,以加快西湖大學建設進度。

西湖大學方面表示,其經費來源主要包括西湖教育基金會募集捐贈、辦學收入和政府資助,同時積極爭取相關教育科研競爭性經費。獲批設立後,西湖教育基金會將全面提速募資工作,從創始發展期進入永續發展期,由施一公親自擔任籌款委員會主席。

《西湖大學章程》中規定:「舉辦者對投入學校的財產不保留、不享有任何財產權利,不取得辦學收益。」按照規劃,西湖教育基金會籌得的捐贈資金將主要用於師資建設、學生髮展、學科發展、院系發展和校園建設等幾大方向。

背靠雄厚的資金實力,西湖大學將配備難得一見的科研設備並建設儀器設備的共用平台,冷凍電鏡、高解析度質譜儀等昂貴的實驗正在陸續到位。

學生站得高、看得遠

2017年9月,「西湖一期」19名博士研究生入學,迄今為止,部分學生已用一年時間完成了3年的博士必修課程。

據了解,2017年博士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張冬冬就是「西湖一期」學生中的一名,他研究領域為新生兒腦中風的診斷和治療,已以第一作者發表3篇SCI、數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申請並已受理髮明專利1項,承擔並參與申請國家自然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及科技委重大專項等課題。

俗話說:虎將手下無弱兵。跟隨有著國際視角的頂尖PI學習,張冬冬認為,授課老師學術水平高,理論素養深,而且會一對一輔導、隨時答疑。

此外,西湖大學還將舉辦「西湖名師論壇」作為常規活動,邀請校外名師講座交流,以此作為教育活動的補充。其學生的培養目標正像《西湖大學章程》中所寫的,培養以天下為己任、發揮領軍作用的高端人才,在基礎科學研究、技術原始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方面做出貢獻。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劉義陽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寒冷北極,緣何頻頻「高燒」?原來是格陵蘭海輸送強暖流所致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