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被後世稱為「賢明聖君」,卻人為製造了4大冤案,這是為什麼呢

他被後世稱為「賢明聖君」,卻人為製造了4大冤案,這是為什麼呢

唐太宗李世民,他開創了大唐盛世,被後人讚譽為「千古一帝、賢明聖君」。但這麼一個讓後世尊敬的一代明君,卻活生生地製造了4大冤案,讓這些有功之臣,賢能之士蒙受不白之冤,遭受無妄之災,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宗冤案:盛彥師案。

盛彥師,是李世民手下的一員武將,他是軍事指揮上的奇才,他在剿滅李密、平定王世充的兩大戰役為大唐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封為葛國公,官拜武衛將軍。但這個盛彥師指揮打仗在行,但對與敵方談判做外交官卻是非常弱智。公元621年,魯郡公徐圓郎起兵反唐,李世民卻派了外交能力上相當弱智的盛彥師當安撫大使,目的是想借盛的威名讓徐圓郎臣服。但他們之間話沒說上兩句,就開打了起來,結果還敗給了徐圓郎,讓他給活捉了。盛彥師有辱使命,還落入敵手,罪行自然難免,但他在敵營中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據《舊唐書》載,在盛彥師被俘後,徐圓朗令彥師作書報其弟,令舉城降己。彥師為書曰:「吾奉使無狀,被賊所擒,為臣不忠,誓之以死。汝宜善侍老母,勿以吾為念。」圓朗初色動,而彥師自若,圓朗乃笑曰:「盛將軍乃有壯節,不可殺也。」但唐太宗為了掩飾自己的錯誤,逃避責任,竟然在盛圓師回來之後,賜死了他。

第二宗冤案:李君羨案。

李君羨,也是李世民手下的一員武將,官至左武衛將軍,掌管玄武門宿衛,並被封為武連縣公。在貞觀初年,民間流傳一本書叫《秘記》的手抄本,裡邊有「唐三代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這麼一句讖語,這引起唐太宗的高度重視和警惕。當他得知大臣李君羨小名叫「五娘子」,其一系列封號官職中皆帶有「武」字,正好與「女主武王」暗合時,李君羨的霉運便接踵而至。先是被皇帝「深惡之」,接著被調出京城,不久就被御史彈劾「與妖道密謀勾結,欲行不軌」,最後李世民連審都不審,就下詔「君羨坐誅,籍沒其家」。就這樣,一句疑神疑鬼的讖語輕鬆地讓久經沙場、戰功赫赫的李君羨斷送了性命。

第三宗冤案:張亮案。

張亮,是輔佐李世民開創大唐基業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官至刑部尚書。張亮是鄭州滎陽人,這是個是被人傳言為「形勝之地,不出數年有王者出」的地方,接著又有人發現了「有弓長之君當別都」的圖讖。這張亮也是活該,他竟然便私下裡與幾個江湖術士談論了這種敏感話題,這就導致這位農民出身的凌煙閣功臣,很快以「謀反」的名號被推上了被誣告的風口浪尖。自古以來,無論真假,帝王都對「謀反」很是介意。因此,唐太宗就想要把張亮除掉,但是由於沒有證據,唐太宗只能隱而不發。後來,唐太宗聽說了張亮私下豢養五百壯士為義子的事,這讓他更加憤恨,更加覺得張亮有謀反的念頭。於是,唐太宗就因為自己的主觀猜測,把當年輔佐他爭奪帝位的重臣張亮處斬了。

第四宗冤案:劉洎案。

劉洎,他是唐朝的宰相,他敢於直諫,能力較強,李世民給他的評價是「性最堅貞」,但還是被他殺了,這又是為什麼呢?事情就出在唐太宗出征高麗的時候,唐太宗得了癰疽,劉洎聽到消息後,憂心忡忡,曾和同僚們說了八個字:「疾勢如此,聖躬可憂!」這本是一句憂國憂君的肺腑之言,但卻被進饞者添油加醋地一說,傳到唐太宗的耳里後就完全變了味。據《舊唐書·劉洎傳》載:褚遂良誣奏之曰:「洎云:『國家之事不足慮,正當傅少主行伊、霍故事,大臣有異志者誅之,自然定矣。』」貞觀十九年,太宗遠征歸來,在沒有充分調查取證的情況下,就把劉洎給殺了。

都說唐太宗是賢明的君王,但為什麼還要製造冤案呢?因為政局的穩定比什麼都重要,平庸的人犯點錯,沒有多大的關係,但若是位高權重的人,稍有什麼風吹草動,就可能顛覆一個王朝,所以他有他的底線,只要觸及底線,甚至是謠傳的,也會不惜再製造幾起冤案,來保衛皇家的利益不受侵害,以警告那些有異心的臣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古代十大美男子,你覺得誰最帥?
你以為唐朝女性就穿著打扮開放嗎?那你錯了,她們還有一點更開放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