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小偷正過房頂,看門人卻大喊了3個字,第二天小偷果然送來厚禮

小偷正過房頂,看門人卻大喊了3個字,第二天小偷果然送來厚禮

小偷不勞而獲盜竊財物,恐怕是最遭人忌恨的一類群體。但奇怪的是古人卻將小偷叫做「梁上君子」,君子原本是指品德高尚的人,為什麼古人會把小偷和君子這兩個完全不相干的詞放在一起呢?


看完下面這兩則故事你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感悟。

據清朝《清代野記·京師志盜》的作者(未留下姓名)記載,他在光緒初年曾在京師參加科舉考試,按照科舉流程,秋闈之後馬上會是禮部組織的省試,只有過了前兩次考試,才算是拿到了舉人身份。

當時正逢秋冬季節,作者就寄居在了一位在光緒皇帝身邊任侍御的好友家中。結果某天黎明時分,作者正睡的迷迷糊糊的時候,突然聽到院子里一聲巨響,似乎有東西從房頂上掉落。

作者急忙起身出門查看,卻看到好友正拿著一隻重十來斤的腌豬腿對自己說:今天我請你吃賊臟。作者不解何意,忙問好友到底怎麼回事。

好友卻笑著說:昨天夜裡有小偷從房頂上過,恰好被看門的更夫發現,小偷說自己只是借道,沒想到更夫卻喊了句「不白借」,小偷道了聲「曉得了」就離開了。

結果沒想到第二天清晨,這位「過境」的小偷居然真的很「守信」的送來了十斤豬腿厚禮。作者對此感到十分驚奇,因而特意把這件親身經歷的事記載了下來。


無獨有偶,作者在京師閑逛時,又偶然發現了另一種奇特景象。

當時京中百姓搬家或者運送嫁妝,都會僱傭一種苦力,名曰「掮肩」。運輸時,掮肩在肩頸上放一根扁擔,扁擔上再放一個方桌,所運輸的貨物就放在方桌上。

當時清朝統治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京師也很不太平,大街小巷都有流棍竊賊之徒,但這些流棍竊賊不僅沒有趁機偷盜掮肩擔子上的貨物,反而還會在掮肩需要休息時上前幫他們搬下桌子。

這讓作者大惑不解,於是找到一位掮肩詢問原因,掮肩卻笑著解釋道:「此物一上吾肩,若有失,吾輩力豈能償,若輩知竊物必害我遭官刑,故不竊,雖放膽置道旁,不懼也」。

也就是說小偷知道掮肩一旦弄丟了貨物,肯定賠不起,而且還要吃官司,所以從不搶奪這些苦命人的營生,這也讓掮肩們可以放心大膽的把貨物放在道路旁。作者特意請了一位掮肩從南橫街往青廠搬東西,果如其言,沒一個人偷盜搶奪。

可見,在重信義講廉恥的古代,即使是小偷這種不光彩的職業,居然也「盜亦有道」的遵守一條做事的底線,不能不讓人感慨和稱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皇漢武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唯一被朱元璋主動放棄的領土,面積比香港還大,被稱東方夏威夷
梁山好漢殺人越貨,卻為何沒人判死刑?只因宋朝有條奇葩慣例

TAG:秦皇漢武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