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特朗普對華開打貿易戰,背後有更大棋局

特朗普對華開打貿易戰,背後有更大棋局

澎湃新聞特約撰稿 忻華

中美問題的解決還是需要回到談判桌上來。

去年11月特朗普到訪中國,享受美食,遊覽古迹,興之所至,眉開眼笑,曾經放言,在貿易問題上「不怪中國」。半年不到,今年3月22日,他又悍然宣布啟動「301條款」,意欲對價值500億-6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徵收25%的懲罰性關稅。真可謂翻雲覆雨,瞬息萬變。有人覺得特朗普原本就是美國政壇的異類,行事乖張,多有得罪,所以其政策不會長久,甚至有人覺得他三年之後必定下台,中美關係又會「守得雲開見月明」。

果真如此嗎?

特朗普對華貿易戰:多重棋局漸露端倪

特朗普對中國的貿易戰,絕非一時心血來潮之舉措,而是其長久謀劃的多重棋局的一部分。換言之,特朗普政府已制訂了一整套針對中國的防禦性經濟政策,不僅涉及貿易、產業、投資、安全和科技等多個領域,考慮相當周全,而且與其針對中國的安全戰略互相配套,密切關聯,形成了完備嚴密的體系。美國國內主張逆全球化的強大政治力量在推動著他,逐次實施這套經濟民族主義的政策體系。具體而言,他的對華防禦性經濟政策包括四個領域。

首先,在貿易和產業的領域,藉助美國貿易法的201、232、301 三項條款,對中國製造業進行強硬制裁。其中201條款是抵制進口額畸高的特定產品,以保護本國同類產業,232條款是抵制與國家安全相關的基建、通訊、能源領域的外國進口產品,而301條款則是向意圖支持本國企業對美傾銷的外國政府施壓。其實從2017年5月至今,美國一直在運用201和232條款對中國製造業的特定產品展開調查。換言之,特朗普政府的對華貿易戰其實已經零敲碎打地運行了大半年,只是到了今年3月22日才正式宣布啟動301條款,由於這一條款是對壘鮮明的政府懟政府的對抗,具有轟動效應,才產生了似乎驚醒天下的效果。其次,在投資領域,強化「美國外來投資審查委員會」(CFIUS)的作用,對中國企業在美併購開展嚴格的審查。3月13日該委員會宣布禁止新加坡博通公司併購美國高通公司,就是例證。再次,在國家安全領域,特朗普將經濟繁榮和貿易平衡視為國家安全的組成部分,將經濟領域的中美競爭關係,視為對美國戰略安全的威脅,將之與中國軍事力量對美國的所謂「威脅」等量齊觀。特朗普政府在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先後發表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和《美國國家防衛戰略》兩份文件就表達了這樣的意思。第四,在科技領域,同樣視中國為嚴重威脅,發布《國家機器智能戰略》文件,意欲阻礙中國的趕超。

美國對外政策「基因」里的經濟民族主義

特朗普政府的對華貿易戰,是其經濟民族主義的總體戰略的一部分。實際上,經濟民族主義的理念與美國歷史的發展進程相伴始終,每當世界經濟體系出現力量失衡、孕育深刻變局的時候,美國政治精英總會想到藉助外交孤立主義和經濟民族主義的旗幟,凝聚內部凝聚力,應對外部的挑戰,而他們推行的政策又會加劇世界經濟的失衡與國際政治的動蕩,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

今年2月布魯金斯學會的一份研究報告也指出,貿易保護與單邊主義的政策,和自由貿易與多邊主義理念,共同構成美國對外政策的「基因里的雙螺旋分子鏈」。美國建國之初的1780-1820年間,正值歐洲的第一次產業革命和「維也納體系」的形成時期,華盛頓、漢密爾頓等幾位開國元勛實施針對英國的貿易保護,埋頭開發北美,這是經濟民族主義在美國的第一次實施,導致美國擺脫了對英國的經濟依賴,而英國不得不重塑自己的殖民體系。1890-1910年代,世界進入第二次產業革命時期,而美國進入空前繁榮的「鍍金時代」,當時的總統麥金利確立了持續數十年的高關稅政策,美國超越英國和德國,成為全球工業產值最高的國家,實現了崛起,而歐洲卻因為力量失衡而爆發了一戰。1930年,面對蔓延至整個世界的經濟蕭條,美國通過了「斯姆特-霍利關稅法」,以鄰為壑,將關稅升至歷史最高水平,導致各國競相採取報復措施,致使世界貿易萎縮。而現在,特朗普政府重新拿起經濟民族主義的武器,祭起貿易保護的大旗,很可能會導致世界經濟結構的進一步失衡。

特朗普對華貿易制裁的世界影響

特朗普政府掄起對華貿易制裁的大棒,很可能會加劇世界經濟體系本已存在的三重對立與衝突。

首先,會加劇世界經濟運行中的國家間和地區間的對立,導致新興經濟體與傳統工業化國家之間的矛盾乃至衝突不斷加劇。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今年3月1日推出的《2018總統貿易政策議程》文件,對世貿組織主導的國際多邊貿易體系大肆抨擊,指責這一體系不能明確界定「發展中國家」的含義,導致新興經濟體「濫用」世貿組織賦予發展中國家的特權和優惠,嚴重損害了美國的利益。特朗普從2017年上任以來多次明確表示,旨在推動多邊自由貿易的多哈回合談判已經失敗,必須按照美國的意願重建世貿組織的架構。特朗普對中國的「301條款」調查,連同其退出TPP協議、重新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舉措,大有架空乃至拆解世貿組織現有架構的勢頭,必然導致美國與亞太、拉美等地區的對抗愈演愈烈。

其次,會加劇世界範圍內的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之間的對立與衝突。特朗普的貿易戰大棒,很大程度上保護的是美國的製造業和建築業,屬於傳統產業和實體經濟的範疇,其中有不少勞動與資本密集型的產業部門。這些傳統產業部門在美國缺乏比較優勢,因而在過去數十年的全球化進程中,美國出現了「產業空心化」的趨勢,美國這些部門的資本流向中國,推動了中國製造業的發展,而中國低價優質的製造業產品流入美國後,又為美國的高科技研發、金融、服務等產業提供了低成本的物質支持,使其得以集中利用美國本土的資源,從而形成了全球分工合作的價值鏈。特朗普推行強硬的貿易保護和重商主義的政策,吸引傳統產業的資本迴流美國,刺激實體經濟的發展,既損害了中國的製造業,也妨礙了美國的高科技研發、金融與服務等產業充分發揮自身的比較優勢,使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都不能在全球範圍內達到最高的效率,加深了兩者間的對立。

再次,會加劇全球化時代的贏家與輸家之間的對立,換言之,會加劇左翼自由主義力量和帶有民粹氣質的保守主義力量之間的對立。在目前世界各國,接受了良好的新教育、掌握了時代的新技術的社會階層,往往能在全球化浪潮中獲益匪淺,如矽谷的數字精英,華爾街的金融人才,各國的科技研發人員等,而那些學歷較低、技能較少、或不能更新自己的知識與技能的傳統產業從業者,包括藍領工人、傳統企業經營者等,則難以從全球化進程中獲益。前者會認同自由貿易和全球化,後者會支持經濟民族主義和國家重商主義。英國脫歐公投帶來的社會撕裂,就是明證。特朗普的貿易戰舉措,帶有「損有餘而補不足」的考量,必然會加深兩者之間的矛盾。

過去學者形容中美關係,總愛將其比喻成「一對夫妻,永遠吵架,卻又不會離婚」,如今這對「夫妻」若是越吵越凶,不僅會坑了自己,還會攪得四鄰不安,最終必然是誰都沒有好日子過。

本期編輯 酈曉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唐山新發現瀕危東方白鸛繁殖種群:大樹少,都在電線杆上築巢
韓特使團來訪後朝鮮表態願談判,專家:美朝會接觸效果待觀察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