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盲目葯膳進補,或可危害健康

盲目葯膳進補,或可危害健康

中藥與食物是同時起源的。許多食物即藥物,它們之間並無絕對的分界線,用來治病的就稱為藥物,而單純只作飲食之用的則稱為食物。

盲目葯膳進補,或可危害健康

食物有偏性講究搭配

中國古代的食療觀念,源於和中藥一樣的四氣、五味、歸經、升降,也就是說,食物可以分出寒、熱、溫、涼,同時,食物的酸、苦、甘、辛、咸等味道可以對應人體的不同器官。

同時,食物是有「偏性」的,所以需要搭配食用。另外,古人根據觀察到的一些現象來給食物分「寒熱」,夏天成熟的櫻桃是「熱」的,秋冬成熟的梨是「寒」的,鴨子吃各種水生物,所以其肉屬寒性,而羊肉則是溫熱的,但是山羊和綿羊的「屬性」又不同。

切忌一桌人同食一鍋滋補湯

葯膳屬於一種功能食品,而且是中國飲食文化中最高級、最講究的,其本身在養生保健、預防治療領域裡的作用不容否認。但是,葯膳源遠流長,需要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根據因人、因時、因地的「三因」原則使用。人屬於自然的一部分,隨著四季更替,人的機體也會發生變化。因此,在進食葯膳時,有顯性疾病的人要預先申明,根據身體需要進行選擇。另外,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進補也應該有差異,因此進食葯膳時不宜人多,一兩個人進食最好。一桌人都吃同樣一鍋滋補湯,就失去了葯膳的意義。絕不能盲目進補,否則不僅無效,反而會危害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藥材都可以用來煲湯;有些藥材可以用來煲湯,但不一定適合每個人的體質;即使藥物適合個人體質,也不能盲目加入,因為中藥講究配伍。吃得不得法,不僅不利於健康,反而會適得其反。

用藥膳調理要諮詢醫生

葯膳對機體的良好調節作用不可否認,但前提是要在中醫指導下,先了解自身體質,熟知藥材性質,用對葯膳才能起到滋補調理的作用。需要強調的是,葯膳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用,中藥也並非「無毒副作用」,必須科學認識。

公眾普遍存在著盲目進補、濫用藥物食品、不懂得藥物配伍等共性問題,容易造成因養生而惹病的不良後果。切不可對葯膳期望過高,有病一定要去醫院,切忌自己亂用藥材滋補調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保健時報 的精彩文章:

揭秘爆紅美國的川貝枇杷膏,3類人壓根不適合吃!
不用吃藥就能止痛的4大絕招,收藏備用!

TAG:保健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