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是中國歷史上指揮步、坦、空協同作戰的第一人,但也足夠敗家

他是中國歷史上指揮步、坦、空協同作戰的第一人,但也足夠敗家

刀叔導讀:說敗家,還有誰能比得過張大公子......

自1916年9月,坦克第一次在索姆河戰場上出現以後,這款新式的陸戰裝備就得到了世界各國軍隊的關注和青睞,其在歐洲戰場上的赫赫威名也迅速傳到了中國人的耳中。

中國軍隊中接觸坦克最早的應該是奉系軍隊了。

1919年協約國武裝干涉蘇俄革命,法國軍隊曾經派出自產的雷諾FT坦克一同參戰。

後來法軍撤離時剩下的雷諾坦克交到了白俄衛軍手中,1922年白俄軍隊潰敗,進入中國境內被張作霖收容,這些坦克一併轉贈給張作霖。

1922年,為了進一步擴充軍備,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通過法國的布瓦蘇公司,從歐洲購進了一批一戰剩餘軍火,其中就包括36輛法制雷諾FT—17輕型坦克。與此同時,為了擴大自己的在華勢力,支持奉系軍閥的日本政府也將其在海參崴繳獲的十幾輛同型號坦克移交給了奉方。不過這些日本移交的坦克基本都是已喪失戰鬥力的廢品,僅能夠充當「備件奶牛」的角色。

說起雷諾FT坦克,那可就大有歷史了。

法國最早於1915年開始,對履帶式車輛產生興趣。當時,法國計劃將其用來對付敵軍的鐵絲網。隨後,法國先後製造出了諸如施耐德CA1坦克等一批坦克。到了1916年,法軍決定集中力量生產輕型坦克而不是中型坦克。在同年7月,在法國裝甲兵之父尚·巴普提斯特·尤金·埃斯蒂安建議下,法軍向雷諾訂購了一種「裝甲武器載具」。對其的要求是,重量在6噸左右,能和法軍的步兵一同進行突擊。

最終,雷諾公司根據這些要求,研發出了雷諾FT-17。值得一提,它是世界上第一種裝有可360度旋轉炮塔的坦克,而且動力艙後置、車體前設駕駛席,如今我們所看到的絕大部分現代坦克都沿用了這一設計。

1926年8月,在直奉聯軍和馮玉祥國民軍的交火中,中國近代史第一支裝甲部隊隆重登場。

張學良率部進攻國民軍據守的居庸關,此戰中奉軍動用了一個坦克中隊,並有空軍(就2架飛機)協同作戰。於是,張學良成為中國歷史上同時指揮步、坦、空協同作戰的第一人。

當時中西方都沒有好的坦克戰術,加之奉軍步坦協同不熟練,馮部士兵利用雷諾坦克視野有限,拿著鳥槍霰彈通過坦克的觀察縫射殺奉軍駕駛員。最終奉軍損失雷諾FT-17坦克4輛,裝甲部隊無功而返。

1928年6月張作霖被日本人暗殺以後,少帥張學良帶領東北軍連同這些坦克一併加入了南京國民政府,組成了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一騎兵裝甲旅。

然而,在1931年日軍佔領東北後,這些車輛大部分被日軍俘獲,編入日軍和偽滿洲國的部隊服役。

看到了這裡,估計您會和我的感覺一樣:張大公子是真敗家!

其實,日軍在瀋陽投入的戰車,多為輪式裝甲車。從戰鬥力對比而言,雷諾坦克還是要勝之一籌。因此,有戰鬥經驗的東北軍裝甲部隊未經抵抗就束手被擒,實在是一件令人扼腕的事情。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創出品,全網15億次閱讀的優質原創自媒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刀墓手札工作室 的精彩文章:

郭嘉的三次驚世預言,足夠說明他是卧龍出山前的最強謀士
關勝真是關羽的後人?三國之後,關羽一族無人倖存

TAG:刀墓手札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