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八大理財渠道如何看懂,這一篇文章就夠了!

八大理財渠道如何看懂,這一篇文章就夠了!

一、餘額寶類產品(貨幣基金)

1,現有體量

截止到2017年,餘額寶類產品規模已達4.5萬億水平

2,資金去向

餘額寶的本質就是貨幣基金,這裡我們直接拿餘額寶來舉例簡單說明,其實大多數貨基的投向都大同小異。資產主要投資於短期貨幣工具(一般期限在一年以內),包括1年以內的銀行定期存款、國庫券、公司短期債券、銀行承兌票據等風險評級很低的產品,其中銀行存款佔80%以上。

3,性價比

流動性:T+0,很多貨幣基金可以達到2小時內提現;

收益:餘額寶類產品比銀行理財產品低約0.5%,平均收益4-5%;

投資門檻:無門檻,0元起;

風險性:餘額寶類產品最大的合作夥伴是銀行,餘額寶本質就是玩了一個「團購」,簡單的說就是把淘寶用戶放在餘額寶內的錢,幾元幾千幾萬都行,打包在一起,然後到銀行去存,因為體量大,拿了個不錯的收益而已,錢被銀行拿去做了低風險的業務,於是乎貨幣基金的風險也不會太高。

4,適合對象

風險承受能力較低,資金流動性要求較高的投資人。

二、互聯網理財

1,資金去向

現今互聯網理財平台眾多,較為大眾所知的有螞蟻金服的招財寶、京東金融、新浪微財富、百度理財、暴風金融......平台產品的差異性,使得資金的流向較多,但大多數主流的互聯網理財平台都以這兩大投資品種為主要業務,第一類是中小企業和個人通過互聯網平台發布的借款產品,並由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或大型擔保機構提供本息保障;第二類是由各類金融機構或已獲得金融監管機構認可的機構通過互聯網平台發布的理財產品。投資人則可以通過本平台向融資人直接出藉資金或購買理財產品,以獲得收益回報。

2,性價比

1)流動性:互聯網理財產品標的種類較多,投資時長也較為不同,最短T+0,1年期以上的產品也不少;

2)收益: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收益介於銀行理財與P2P之間,約為5-8%之間;

3)投資門檻:0元起;

4)風險性:由資金的流向可以看出,不同的標的產品風險性差異其實很大。如中小企業和個人借貸這一投資品種,風險其實還是比較高的,近年來也出現過許多知名互聯網平台的理財產品出現兌付危機的情況,好在平台都為自己看走眼買了單,幫投資人兜了底。總的來說,存在一定的風險,但由於背靠超級互聯網集團,風險性不算高。

3,風險點

1)一些互聯網平台金融業務部門專業度不夠,導致垃圾產品通過審核發布在平台,存在一定的風險;

(2)超大型互聯網平台自身存在問題,導致兜底能力不夠,比如最近經常上頭條的樂視。

4,適合對象

風險承受能力較低,資金流動性要求較高的投資人。

三、銀行理財

1,現有體量

截止到2017年,銀行理財規模已達23.5萬億水平。

2,投資資金去向

產品投向包括儲蓄、國債、金融債、貨基、銀行票據(保本、穩健型);高評級地方債或企業債、股基、商業票據(平衡型);股票、貴金屬、外匯、期貨、金融衍生品等(進取、激進型)。目前,市場上常見的銀行理財產品以穩健型或平衡型為主,平均收益率可以達到4.5%左右,基本剛性兌付。近期銀行資金十分吃緊,部分理財產品收益突破5%,高出餘額寶類產品許多。

3,性價比

1)流動性:一般來說給到4%以上年化收益的產品大多數需投資半年以上,且中途不允許取出,流動性較差。

2)收益率:5%-6%之間

3)投資門檻:5-10W元起

4)風險性:銀行都是姓趙的,只要我們投資的是銀行發售的真實的產品,一般來說風險都是比較低的,銀行承諾保本的產品,基本上到期後都能拿回本金和約定的收益。

4,風險點:

(1)銀行理財產品並非完全保底,平衡型,進取、激進型資金流向風險較大的標的,可能出現虧本或收益不足的現象。

(2)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投資到期後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資金站崗問題,收益需扣除申購的幾天,市場會出現實際收益低於預期的情況。

(3),一旦投資後,資金無法提出。

5,適合對象

風險承受能力較低,且投資期限穩定的投資人。

四、信託

1,現有體量

截止到2017年,信託規模已達17萬億水平

2,投資資金去向

信託,簡單地講,信託就是接受別人的錢,為其打理資金。國家的金融業有四大支柱,銀行、證券、保險,最後一個是近些年才出生的小弟信託。前面三個哥哥都受老爸的嚴格監管,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都有相當明確的規定。大哥銀行雖然有錢,但是不能投資股票,不能投資高風險的行業。二哥保險更不用說了,典型的保守性的守財奴,大多數情況下只進不出,為了保障償還能力,不能亂投資;三哥證券,不能動用存款貸款,不能投資實業。信託因為老爹晚來得子,雖說仍有限制,但是「溺愛」程度頗多,給到的許可權也較大,資金大多流向土地、工廠、礦山、藝術品,也可以從大哥銀行、三哥證券那裡找資金,借用一下他們的背景。可能有些夥伴會懷疑信託這個壞孩子的安全性,往這些高風險的地方鑽,玩脫了怎麼辦。好在畢竟是親生的,有老爹兜底,在信託行業無法兌付的問題數量很少且出現在早期監管不足的年代,風險性還是很低的。

3,性價比

1)流動性:投資期限一般為1-3年為主,中途無法退出;

2)收益:在13年時候收益率能夠達到16-18%,現如今已跌破,6%;

3)投資門檻:合規的信託產品最低起投點為100W起;

(4)風險性:比較低,但門檻較高,資金不足的投資人容易集資購買,這樣會放大一部分風險。

4,風險點:

(1)國務院發布《地方債務管理的意見》指明,中央政府不會替地方還債,對於信託公司承諾的「剛性兌付」我們一定要保持警惕,過去未出現過兌付風險不代表未來不會,國家都允許銀行倒閉,且最高賠償僅僅為50W,作為投資者來說還是要小心謹慎的。

(2)信託資金的去向為一些高風險的產業,這類借款人一般來說是公司經營風險較高,而且需要支付高於銀行貸款的利息,這樣來看企業加上了很高的債務槓桿,資金鏈會有一定的緊張。

(3)高門檻而引起的集資購買現象也很多見,實際購買合同上只有一個人,而其他眾籌的人並不是法律上認可的投資人,一旦出現扯皮或者購買人跑路的現象,維權難度很大。

5,適合對象

風險承受能力較低,資金流動性較強,且資金量較大的投資人。

五、基金(公募基金)

1,現有體量

截止到2017年,基金規模已達10.07萬億水平。如今市場上基金的體量很大,基金種類也非常的多。這裡按照投資者資金的流向分個類,除開為大家所知的餘額寶和理財通為代表的貨幣基金,市面上的基金還有股票(投資股票)、債券基金(投資債券)、混合基金(混合投)......這些產品或多或少都與銀行、信託、股票的市場有所交集,所以這裡簡單的做個介紹。

2,債券基金

1)資金去向

債券是政府(國債、地方債)、金融機構(銀行債)、工商企業(中央政府部門所屬機構、國有獨資企業或國有控股企業)等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的到期後需償還約定的本金與利率的一種金融產品,債券基金的大多數資金流向多隻不同的債券。

2)性價比

A,流動性:隨進隨出,可以隨時轉讓;

B,收益:截止到17年,平均收益約9%;

C,投資門檻:100元起;

D,風險性:傳統型的債券基金的風險性也不高,從資金流向上我們就可以看出,當然選擇的債券基金內不要有股票不要有可轉債,這些會增大投資的風險。

3,股票基金

1)資金去向:一般來說全部投資於股市當中

2)性價比

A,流動性:開放型基金T+3~7日左右,封閉型基金需更長;

B,收益:平均收益-20%-20%,最高不設限;

C,投資門檻:10元;

D,風險性:股票基金持有多隻股票,風險比單只股票要低,但由於本身股票屬於高風險投資產品,總體來說風險很高,投資需謹慎。

4,適合對象

一般來說採用恰當的投資方式(基金定投),堅持長期持有,虧損的可能性很小,適合風險承受能力居中的長期投資人群。

六、私募基金

1,現有體量

截止到2017年,基金規模已達9萬億水平.

2,資金去向

與公募基金一樣,私募基金也是把錢交給基金經理進行管理,在不同的領域方向進行投資,投資範圍很廣,基本上什麼都可以投,比如股票、債券、石油、期貨、房地產......

3,性價比

(1)流動性:投資鎖定期較長,一般一年以上,在這個期間不允許退出,鎖定期之後可以提前告知基金經理退出,一般一個月開放一次。

(2)收益:-20%-20%,收益不設限

(3)投資門檻:國家政策規定,私募基金的投資者需具備一定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個人金融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者最近三年個人年均收入不低於50萬元或者凈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單位。

(4)風險性:監管部門設置如此高的門檻,並不是為了限制投資者,而恰恰是為了保護投資者,從側面也印證了私募基金的風險並不低,作為投資人在投資策略的把握上需比公募基金更加註意。

4,風險點

(1)不透明的風險,私募基金項目並不公告,沒有嚴格的信息披露要求,因此造成信息不透明,這是私募最大的風險。涉及投資運作及管理的過程,比如投資方案、資金轉移及項目跟蹤管理等過程,都有可能出現信息披露不完整的情況。

(2)運營團隊缺乏專業度。項目融資一般需要很高的專業能力和實操經驗,但一些私募基金經理可能存在經驗不足的情況,無法有效的監控、管理項目融資。 (3)可能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風險。確實出現過一些公司以私募的名義通過包裝項目,故意誇大收益吸引投資者參與投資,最後做著非法吸引公眾存款的勾當。

(4)私募產品流動性差,還具有較長的鎖定期,當我們想要提前收回資金時會面臨非常嚴重的懲罰性條款,當投資者發現基金表現不及預期時,無論退出與否都在遭受損失。

5,適合對象

風險承受能力較強,有一定的投資經驗,且有較大的可投資金融資產的個人或公司。

七、股票

1,現有體量

中國股票的體量非常龐大,就A股每日的成交量就可以達到6000億。

2,資金去向

如果你是企業首次發行股票(IPO)時認購,那麼在發行股票的時候會流到上市公司里;之後當我們購買股票時,是從其它投資者手上買入的,錢並沒有進上市公司的口袋,但你獲得了股份,相當於你買得了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資產。

3,性價比

(1)流動性:T+1確認,你可以選擇持有一天,也可以選擇長期持有;

(2)收益:-50%-80%

(3)投資門檻:幾百塊就可以買股票。

(4)風險性:風險性極高,經常出現辛辛苦苦大半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事情。

4,風險點

(1)信息的不對稱和不了解。很多人僅僅知道股票是個高風險高回報的東西,至於風險在哪裡,來自哪個環節大多數人都不清楚。朋友買了這個股票賺了錢,於是簡單的認為買入同樣的股票就也能賺錢,而這種跟風的投資,大多數最終總以虧損告終。

(2)自身心理的壓力風險。由於股市的波動性很強,經常遇見買了跌,拋了漲的情況,投資人抗壓能力不強時,容易做出錯誤的判斷與抉擇。

5,適合對象

適合風險承受力極強,擁有多年投資經驗的老司機。

八、P2P網貸

1,現有體量

截止到2017年5月P2P給小微企業和個人累計輸送45790.32億元資金

2,錢的去向

P2P的錢主要借給了急需資金卻無法從銀行獲得貸款的微小型民企,藍領、社會邊緣人士,這些錢用到助學貸款、消費貸款(車、裝修)、創意貸款、經營周轉、生產性貸款之中。

3,性價比

P2P作為一種新的理財產品,大眾可能了解不多,我們拿它來對比一下現在市面上主流的投資理財產品。核心比較風險和收益率,其他輔助指標:流動性、門檻、賺錢比例。

(1)收益:P2P平均收益在10%左右,高於銀行儲蓄、銀行理財、貨幣基金、信託;

(2)風險:P2P投資還是有一些風險,相比於股票和私募基金來說風險算低的,選擇較低收益的平台安全性基本可以與信託持平;

(3)門檻:P2P的收益比信託和私募基金高,但門檻要低很多。

(4)賺錢比例:比其餘幾個高收益產品風險低的多;大部分人都在賺錢。

通過對比可知,對於普通投資人來講,P2P確實是一種性價比較高的投資產品。

4,風險點

(1)道德風險。P2P中不乏一些謀劃騙錢的平台,他們通常會製造假標、非法集資、龐氏騙局,來欺騙投資人,之後捲款跑路。

(2)業務風險。P2P主要是做次級貸款業務,次級貸款業務的風控難度往往比銀行的風控難度更大,但P2P的從業者大多數卻比較草根,沒有經過現代金融的專業訓練,只有一些原始的放貸經驗,規模小的時候還能靠自己的經驗控制風險,規模擴大後風控基本失控。

3)經營性風險。創業+金融槓桿,風險雙連擊。P2P大多是草根創業,創業本就是一個九死一生的過程,一將功成萬骨枯,成功率不足10%,而金融又加了數倍槓桿,相當於將創業的風險又放大了幾倍。

5,適合對象

適應具有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和一定投資經驗的投資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教授 的精彩文章:

使用好現金流將是你資產運作的一大利器
馬太效應不是我賺不了錢的原因

TAG:牛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