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上海相親公園的「最美郊區房」為我們揭示了扭曲的中國婚戀市場

上海相親公園的「最美郊區房」為我們揭示了扭曲的中國婚戀市場

今天收到這樣一條推送消息,網上查了一下並非新資訊,不過卻非常有趣。

「倫敦藝術大學畢業的碩士郭盈光至今未婚,是很多人口中的「剩女」。2015年開始,她對上海人民公園相親角產生了藝術創作的興趣,先後10多次去相親角,還為自己徵婚,結果被冠以「最美郊區房」這樣有趣的名字。」

郭盈光為了與相親公園的父母「對著干」,故意在相親的「簡歷」上沒有標註年紀,這樣引來了不少叔叔阿姨的諮詢,聽到她是83年,已經34歲的大齡,幾乎都是搖頭嘆息,並且就此大家開始產生了諸多的討論。

在這些家長的嘴裡,郭盈光看到了中國父母的焦慮。

一位大叔為她嘆息:「這就來晚了。早3年,都排好長的隊。」看得出,這位大叔是很擔心34歲的女海歸沒人要。

當然也有人對她花時間去讀碩士感到非常不理解:「你看她讀到碩士,沒什麼用。女孩子不要讀太多書,讀個大專、本科就蠻好的。嫁出去,嫁完生個小孩,也挺穩定的,多好。讀了好多書,把自己都耽誤了,現在很難配,相當難配!」

最有趣的是有一位男士用了很形象類比來描述郭盈光在父輩眼中的現狀「在這裡,男的就是銀行卡,你有錢,你就可以買房子,所以女的就是房產。你看她,長得還行,又沒結過婚,這個房型還可以。但是她年紀大了,所以她這個房子在郊區。」郭盈光的「最美郊區房」外號也是從這位男士這裡來的。

叔叔阿姨更多的言論就算不去看,也能清晰的看出父輩在婚戀的觀念上與大多數年輕一代是有所不同的,傳統的婚戀觀還是根深蒂固的影響著非常多的父母那輩人。

女人到了年紀就應該生兒育女,讀書賺錢都算是「不務正業」的行為。

而且在長輩的眼中,女人的年紀、外貌、身高這些才是優先考慮的因素,而人品、學識、家庭都要靠後,雖然這些條件很必要,但是優先順序明顯不高。

大家是否發現父母如此選相親對象的思維邏輯非常熟悉,其實這就是很多男人對一個女人產生好感的順序,男人喜歡上一個女人多數都是依賴於第一印象,也就是眼緣,這個女人無論客觀來說樣貌打幾分,只要男人自己看著喜歡,就會在心中為其加分,在這個基礎上男人才會進而去了解對方的三觀、家庭、事業等其他加分項。

那麼,為什麼思路如此一致,我們卻不喜歡父母安排的相親,甚至極為反對父母這樣的行為呢?

其實這就是所謂的「自由戀愛主義」給我們製造的一種枷鎖。過於強調自由戀愛的「自由性」,從心中認為被相親就是一種不自由,卻很少有人會轉換思路理解父母心中的焦慮,更沒有人想過相親只是提供了一個認識一個異性的機會,這並不是逼婚。

崇尚自由戀愛的我們是如何遇到自己另一半的?無非是某個場景下的偶遇、公司的同事、合作夥伴、多年的鄰居、老同學、聚會時朋友帶來的朋友,難道這樣就自由了,就高大上了,就比父母介紹的那個人好上千百倍?

在我看來,戀愛的自由,是我們有了決定是否要與對方戀愛,戀愛到哪個程度的自由,至於對方是通過哪種方式來到我們身邊的,其實都一樣。父母選的人最差的也就是和我們心裡預期落差大一些而已,對方可能也會是個奇葩,但是那又怎樣。

百善孝為先,理解父母的行為,讓父母可以為我們少操心是成年的我們必要做的事情。其實父母為大家相親很明顯是他們內心為我們感到焦慮,這根源還是來自我們自身做的不夠好。

當然,我們理解父母,不代表我們必須走他們心中 「戀愛—結婚—生育」這樣的路,人生還是要自己掌控,我們不是父母口中被物化的玩偶,生活的獨立是這個時代必須的,否則談何幸福。父母無法理解我們追求的幸福是什麼樣,那你就要想辦法向他們證明,現在的你正在自己構建的幸福快速路上。

以上說的這些理論,本來感覺還挺有道理,不過我看了關於郭盈光事件某個相親網站上網友的評論,體會到了無力感,部分奇葩的邏輯思維是我無法理解的,具體的大家就當笑話來看看好了。

- END -


春夏韓版蕾絲一字肩連衣裙

複製這條信息¥rays0JjtL52¥後打開手淘

微博聊天 / 想我的 /請加

微博:@自媒體人_金小札金小札微信:wind-091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運營小學生 的精彩文章:

女人要明白,男人心中有3樣東西比你更重要
忠於婚姻的男人,從這3點就能看出來

TAG:運營小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