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列寧做過一事,同志們都不理解,卻被後人視為大政治家的表現

列寧做過一事,同志們都不理解,卻被後人視為大政治家的表現

在沙俄滅亡半個世紀之前,就有很多人預言沙俄快要亡了。1856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中戰敗,就有人認為沙俄要亡了,沒想到沙俄通過改革挺過去了。到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戰敗,也有人認為這次沙俄會亡,結果又被沙俄挺過去了。

儘管成功渡過了兩次難關,但也說明沙俄內部的矛盾已經非常嚴重,遲早要亡。很快一戰爆發了,如此大規模的戰爭極大的激化了俄國的內部矛盾,終於在戰爭的第四年爆發了革命,沙俄被推翻。

推翻沙俄的新政府沒能吸取沙俄滅亡之教訓,依然繼續參與戰爭。幾個月後,革命再次爆發,建立了蘇共領導的新政府。

擺在列寧面前的路其實只有一條,那便是退出戰爭。但俄國與英、法是有盟約的,與德、奧是宣過戰的,不是想退就能退的。

對於與英、法等國之盟約還比較好處理,因為盟約是前朝簽訂的,新朝完全可不履行。英、法等國雖有不滿,但與俄國不接鄰,又與德國苦戰,暫時無可奈何。

對於與德、奧的和解以便退出戰爭就不那麼好處理了。德、奧也想和解,以想避免兩線作戰。但德國深知俄國更無力再戰,停戰之心更迫切。德國正好趁機佔俄國便宜,大撈俄國一把。

於是在德俄和談的過程中,德國提出了非常苛刻的條件,要求俄國割讓與德國接壤的大片領土。這是一個極不平等的喪權辱國條約。接不接受考量著列寧的智慧。

經過權衡利弊之後,列寧接受了德國人提出的條件,與德國人簽訂了條約,割讓了大片的領土。列寧此舉遭到了許多同志的反對,因為他們無法接受如此喪權辱國的條約。但是,列寧最後還是力排眾議接受了條約。

列寧為何願意接受?其實列寧的眼光看得比誰都長遠。從眼前來看,退出戰爭是鞏固政權之必須,如不退出戰爭,政權便難鞏固,政權鞏固不了,一切都是徒勞。

從比較長遠來看,列寧也清楚德國人雖然厲害,但英、法兩國背後都有龐大的殖民地支撐,又兼美國對協約國的傾斜,德國戰敗只是時間問題。只要德國戰敗了,便可以把失去的領土再收回來。

蘇俄順利的退出了戰爭,鞏固了政權。條約簽訂的第二年德國戰敗,蘇俄收回了所割讓之領土。列寧之前的忍辱負重被事實證明是非常正確的。

列寧能夠不計一時之得失,忍辱負重,放眼未來的品質,證明了他是一名偉大的政治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音樂贏家 的精彩文章:

粟裕整整三天沒睡覺的孟良崮戰役有多慘烈,戰後幾年沒人敢上山

TAG:音樂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