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京大學中文系創意寫作複試復盤

北京大學中文系創意寫作複試復盤

3月16號面試結束後,我在中文系門口見到幾位瑟縮等待的19屆學妹,北京晚冬乾燥而青黃的陽光在她們面前投下單薄的陰影,害羞與韌性包裹著她們勃勃的野心,顯得矛盾又奇妙。告別她們時,我答應錄取結果出來後會寫一篇復盤經驗,還原面試的細枝末節,起到祛魅的作用。

以考研界的術語定義,我是「一戰三跨」考生,本科來自上海某普通211高校廣告專業,初試排名12,複試結束後上升到第6位。我的初試與複試都不是第一名,有班門弄斧的嫌疑,所以也希望讀者批判性地分析和借鑒。

初試並不是這篇文章分析的重點,這出於兩個考慮。首先,初試拿到手頭的結果只有分數,缺乏其他有效的反饋,以我的專業二寫作的分數為例,只有98/150分,而我的同僚中不乏140的高分,我只能不負責任地作出一些推測:北大創意寫作初試的考查方式與復旦的長文章不同,基本上由500-1000字的短文寫作組成。在有限的篇幅里,長於意蘊和文采並不佔優勢,而一個創新的結構或敘事方式卻非常亮眼。同樣,在有限的閱卷時間裡,短句比長句更讀者友好。而我個人的寫作風格有時會傾向追求意味深長的長句,抽離出來看,第一印象是很普通的,1000字的意味深長也往往流於故弄玄虛或是矯情。

第二,我的初試準備經驗可複製性非常低。我的本科學習經歷是專業排名第3,在保研資格評選時是第2,但由於在本學科所取得的成就不多,所以綜合加分後我錯失了保研資格。嚴格來說,我準備考研的時間不到三個月。我之所以有把握,在於比較清晰的自我認知。創意寫作初試考察四門科目,分別是政治、英語兩門公共課,一門文學基礎,一門寫作。我在三個月時間內集中攻克的只有一門,也就是漫無邊際、毫無重點可言的文學基礎。這是因為我是文科出身,政治還有知識存留;英語六級637,英語二的複習我只做了兩遍真題;我從2017年3月就開始保持斷斷續續的練筆,再加上做過實習記者,有非虛構寫作的一些經驗。在考研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個清晰的自我認知,這可以避免很多無效的自我懷疑。

不過,儘管話是這麼說,我在考研倒數15天時還是有過一場莫名其妙的大哭,那時過了十多本專業書籍,但拿出過去幾年的真題一看,發現閉卷只能磕絆答出填空與名詞解釋,大頭的賞析與論述非常靈活,仍然思路不清。但是事後回想,所有答題需要的語料都已經在閱讀過程中進入了我們的潛意識,只是需要以一種規律的語言組織將它們召回。以名詞解釋為例,其實並不需要死記硬背,我總結出一個公式是:

下定義(地位、得名於、原名)-時間-代表人物/創始人-社會背景-文學史定位-學派主張/美學原則-內容思想意義-藝術特徵(手法、風格)-影響(積極/局限)-代表作品-其他(評價、結局)

該公式基本上把所有名詞解釋的方面都囊括在內,問到某一名詞,只需要根據該路徑,調動出潛意識的灰色地帶里那些曾閱讀過的、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元素,對應這個路徑里的節點,再還原出一整段文字即可。不是每一個名詞解釋都會包含以上所有節點,實際上只需要能回憶起一半的節點,還原出的書面文字就足夠200字以上了。這個路徑,也是我在背誦名詞解釋時思考分析得出的。應試題目總歸都有它的「本質」,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找出現象背後的規律與共性。同理,賞析與論述題都是運用同樣的方法,我只是介紹這種思路,並不希望後來的參考者照搬,而是和我一樣,在自己的思考與分析中打通從潛意識到顯意識的一條路徑,把模糊的思維轉化為具象的語言,這樣會省下大量死記硬背的低效努力。我的初試成績里文學基礎是125分,最高分大概130出頭,有本科中文的,有二戰的,有本科中文且二戰的,所以反證這種思路還是有效的。

至於有關初試的其他基礎疑問,譬如需要看哪些專著,時間計劃安排等,善用搜索引擎,做好自我認知,都不算是問題,我也就不贅言了。下面的篇幅我會對3月16日下午的面試進行一次復盤,盡量還原面試的現場細節,與教授的互動反饋,以及我的對話邏輯。客觀來講,文字回憶會比口述更富邏輯,但相對地,當時的口頭表達也會存在很多急智的成分,事後無法通過線性的記憶加以召回。所以正負相抵,我的追憶姑且可以認為是較為穩妥地還原了我的表達水平與現場情形。我的面試分數是90分,與初試對半開,同樣,最高分是95分,所以還請批判性閱讀、借鑒。

面試的考察形式是五位考官面試一位學生,進入面試間後,向教學秘書提交個人資料與作品,由教學秘書分發給考官。入座,面前會有一張寫有試題的紙,總共有兩分鐘時間進行思考,思考完畢即可以示意作答。今年創意寫作的面試題目是對往年套路化問題的一次顛覆,往年的面試題不出以下幾個:你最喜歡/討厭的作家/作品;你對新媒體文學的看法;你對文學是否應該描寫醜惡的看法;你個人的優勢/劣勢;研究生期間攻讀計劃。可以看出字面雖然簡單,但是伸展性非常強,可以在論述中考察你的思想深度與思維邏輯,並且最關鍵的一點是:要經得起追問。當你說出你最喜歡的作家是郭敬明或者滿口時髦概念卻在追問下裝(嗶)失敗的時候,你也差不多就涼了。今年的題目一反常態,是如下四問:

1.有些文學作品被認為是具有「現代性」的,有些則沒有。解釋該「現代性」。

2.選擇一部新世紀以來的文學/影視作品,談談它的創作優勢。

3.你認為成為一名優秀作家需要哪些特質/通過哪些途徑?

4.用英文作自我介紹,並介紹一部你喜愛的文學作品。

今年的考察方式似乎也作出了調整,那就是不允許教授作即興追問,必須依據你對四個問題的論述來提問,這和被追問到崩潰/被逼到和老師當場吵架的其他院系相比,顯得十分溫情。下面我會分別回憶我對四個問題的論述,並對我記憶中所接收到的老師的反饋加以說明。

1.答:我認為「現代性」主要是探討人在支離玻碎的世界中喪失內心的統一性後的境遇#。在現代性的語境下,人的統一自我與外部狀似無規律的世界運行相碰撞、衝突,從而形成了荒原般的生存境遇。提到富有「現代性」的作品代表,我想以卡夫卡的《城堡》為例,整本書所敘述的是主人公K想進城堡而不得的遭遇,城堡作為一種象徵,可以作多意化解讀,包括常見的人生意義與理想、宗教與上帝、反烏托邦式的政治權威等。在一個充斥「現代性」的文本里,這種敘述是對人們永遠無法抵達臆想中的目標、真理、終極的關懷,就像在《城堡》的後半部分,K進入城堡的努力轉化為了與他人的談話,這樣他的行動就在語言的消磨中被永遠地延宕了下去,體現出現代社會中人們生存境遇的無序與荒謬。與之相反的,不具有「現代性」的作家作品代表,我認為是毛姆。就連毛姆自己也自稱為「一個二流作家」,這體現在他仍然追求一個經典的敘事模式,追求「如何把故事給講好」,而非對人們破碎的生存境遇加以關注,儘管毛姆的故事在可讀性、敘事節奏、情節設置方面都堪稱一流,但正因為他對現代性的漠視,導致他在19世紀人文社科及人類研究關注轉向的大背景下,遜色於諸如喬伊斯、普魯斯特、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

復盤:可以看出第一題的「現代性」我論述得相當抽象,這導致我收到的唯一反饋就是在提出論點時老師的一個點頭,後半部分全程都是我與老師嚴肅的對視。我在反思的時候認為這是我在面試中最大的策略性失誤,因為我平時在與一些朋友交談時也常談論一些形而上問題,所以我的說話方式常常是偏抽象的。但問題就在於,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接住抽象的論述,除非我與對方的知識結構高度重合,我們彼此在交談時共享同一套潛文本。比如一個不了解存在主義的人,對「生存境遇」等詞不會敏感;一個沒有讀過艾略特的人,對「荒原」一詞也一定是遲鈍的。中文系教授也會分研究方向,對外國文學關注較少的老師可能就會對我的回答缺乏認同感。所以復盤後我的建議是,抽象論點,具象論述;或者乾脆就不要那麼裝(嗶)就好了……不過,據我和參加複試的同僚討論過後,我發現他們不少人在這一題上都被追問過類似「現代性有幾個維度」這種問題,有的甚至經歷了追問三連,而我在論述完畢後室內一片沉默,於是我就順利開始答下一題。

2.答:在這一題上我想談談王小波的《黃金時代》……

幾位考官嘩然,一個聲音說「是吧……」,馬上一位女聲沉靜地反駁,「那是90年代的……」我很訝異老師們為什麼突然(活過來)開始討論,最靠近我的男考官提醒道,「新世紀,你仔細看一下,新世紀」。我又瞄了一眼紙面,沒錯呀,我的確看到了新世紀,《黃金時代》的確是90年代的,新世紀,沒錯嘛,然後突然反應過來,我把「新世紀」想成了「新中國成立」。男考官也許看出我的震驚,好心地提示我可以等全部問題答完後再回頭答第2題。這一題的教訓首先是,面試高度緊張時,什麼愚蠢的錯誤都可能以一種相當流暢且自然的方式出現。那麼我先進入第3題。

3.答:結合我的個人經驗,我認為成為一名優秀作家至少需要三方面的特質,分別是對敘事的追求、閱歷、想像力。首先,小說是一門藝術,對敘事藝術和結構的創新追求是一名作家在美學層面應有的自覺。就像我曾看過格非的一次訪談,他提到,小說為什麼不能放棄先鋒性?這是因為年輕作家與年老的作家在閱歷上是無法相比的,那麼年輕作家突圍的途徑就只能另闢蹊徑,在敘事藝術上作出自己的探索。特別是當我有了創作經驗後,就發現在不區分故事時序與敘事時序的情況下,單純按照線性的時間邏輯組織故事,寫上幾篇就會顯得千篇一律,審美疲勞,而好的敘事藝術是反常的,是有悖於人類因果律的思維方式的,這種文本的新奇感是小說美學的重要來源之一,我想這也是大多數作家之所以要探索敘事藝術的重要動機。其次便是閱歷,我始終認為一個文本的深刻程度是與一位寫作者體察人心的能力成正比的。對我個人而言,我一直懷有一種存在性的困惑,就像弗羅斯特的詩所說的,林中有一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罕至的一條,從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我對他人的生存樣態懷抱著一種好奇,不想在自己的道路上越走越窄化了,受困在自己的認知中,閱歷的意義就在於拓寬個人認知的邊界,能夠意識到更多個體的局限、癥狀與傷痛,在自身與他人的衝撞中對世界的真相有更深刻的認識。這也是我為什麼本科廣告,卻在實習實踐中選擇卻做一名實習記者且是人物記者的原因,當我要去採訪一名人物時,我必須在認知上和對方是對等的,甚至要能夠以我的認知「包裹」住他,才能接住他的話,寫出人物身上的複雜性,否則我對一個人或現象或一方世界,是無法形成自己的見解的。閱歷就像是為作家提供了一把與世界相衝突的工具,在衝突與碰撞中我們才能更接近偉大、深刻與真實。最後,在想像力上,我之所以認為它重要,在於它其實是我的一個短板。我是一個非常理性的人,受理性束縛相當深,我的思維方式是偏向因果律的,也就是凡事都要去探究它的本質與它的原因,當我看到極富想像力的描述,我會去探尋,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比如王小波在《紅拂夜奔》里寫到洛陽城內滿是泥水,人們需要踩高蹺出行,或是乘坐黑人taxi,並且這些taxi裡面還有黑車,所以「上車」之前要用手去摸摸他們的臉,看有沒有油彩掉落。我的想法是,王小波為什麼要這樣設定洛陽城的交通方式,而不是其他什麼古怪的方式呢?我自己在進行想像性文本的創作時,也有過於追求福樓拜式的精細描繪,過於看重心理真實的傾向。但我在美學上有非常欣賞王小波、卡爾維諾式的天馬行空,所以至少想像力對我來說,是非常看重的一個特質。

4.答:這道英文題沒什麼區分度,中規中矩發揮就好,略。

回到第2題。我一時還真的想不起來有什麼特別喜愛的新世紀文學/影視,同時又能完滿地加以論述,而不是講一些口水話。於是我試探性地問:「我能說雙雪濤嗎?」意想不到的是,男考官很懂行(廢話)地連連點頭,「可以呀可以呀」。因為嚴格來說,雙雪濤聞名的都是短篇,不算是「一部新世紀文學」,但得到許可後我就心安理得地談我對他的思考與分析。

2.答:首先在題材上,雙雪濤作品往往是選取一些邊緣人物進行青春主題的書寫,這在之前的主流文學中是缺席的。他的短篇主人公往往以殘缺的形象出現,在文本上具有獵奇的風格,從而增強閱讀快感。其次在主題上,雙雪濤作品其實是反映了上個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後東北的「失落」,這片土地是如何落後於時代大潮,被時代的快車所拋棄的,譬如在下崗潮的衝擊下這片土地的人民是如何維持著一種漠然的生存狀態。最重要的還在於他在敘事藝術上的創新,以《平原上的摩西》為例,遵循偵探故事的情節模式,同時從多個視角逐漸拼湊出故事的全貌,……

說到這裡,男考官打斷了我,進行了我面試中的唯一一次追問:「為什麼叫《平原上的摩西》?」

答:好像是那個煙盒叫平原吧……(問得措手不及,我的語氣也隨之變弱,在面試過程中需要有這種自我覺察,及時調整氣場與狀態)因為「平原」這個香煙是小說中重要的情節道具,承擔著懸念的敘事功能,而「摩西」一詞反映了雙雪濤一以貫之的宗教情結,就像在《大師》一文中,擅長下棋的獄卒在歷經磨難後成為一名雲遊四方的僧人回歸,他在與「我的父親」進行棋手間的終極對決時,僧人所佩戴的「耶穌像」的傳遞也暗示了兩名棋手之間冰釋前嫌,所以「摩西」一詞也強調了整個故事的受難與宗教意味。

復盤:說到這裡,男考官點頭,我也就收了。實際上這裡有個問題就是我前面所提到的,知識結構是否重合,要完滿地論述「摩西」一詞,我應該要拎出《出埃及記》進行對比論述才行,但《出埃及記》在我的頭腦里已經內化成了一種潛文本、一種共識,我默認提到摩西,大家都應該知道聖經典故,所以如果沒有被追問,我是不會想到專門去解釋摩西的出處的。後來我才知道,男考官似乎是比較文學研究方向的,所以追問的角度和對我論述的認可都是基於教授的專業素養。

我答完四道題目後,用時十五分鐘,但面試要求滿打滿算的二十分鐘,於是幾位考官沉默了一陣後又追問了我一些不痛不癢的問題,例如當初為什麼選擇廣告系,深入談談你對閱歷的看法。值得一提的是,我在深入談閱歷時結合了我的一些經歷,例如在澎湃新聞時做的「王者榮耀」選題,是如何與社會各階層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從而觀察並解構他們沉迷的心理等,這一部分的論述是老師反饋最活躍的一部分,現場我非常訝異,想法是,「原來這麼直白的論述會得到如此大的認可」,所以還是強調一點,抽象論點,具象論述。

總而言之,我歷時半年的考研已經告一段落。在初試倒數15天時我有過一場冷靜的大哭,我含糊地和父母抱怨說,我不想考了,但說話的同時,我心底明確地知道,這場試我一定會考,我只是想確證一點,那就是「我不是別無選擇」。考或不考,這兩個選擇始終都存在於我們的眼前,我隨時可以棄考,但我沒有任何選擇它的理由。希望每一位參考此篇文章的人都葆有對強力人格和自由意志的追求,無論世界的真相如何,你永遠都不是別無選擇。

願你做出無悔的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錢糖漿 的精彩文章:

TAG:錢糖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