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可怕!你還敢吃泡在「塑料湯」里的海鮮么?

太可怕!你還敢吃泡在「塑料湯」里的海鮮么?

文/若水悠然 採菊西籬

1、全球每年銷售的塑料瓶達5000億個,塑料垃圾泛濫成災

上世紀40年代,塑料開始在發達國家大量投入使用。當時就有有識之士警告說,塑料在給人類生活帶來便利和繽紛的同時,也可能泛濫成災,甚至在不遠的將來,搖身一變為持久地污染我們這個星球的「超級垃圾」,並由此而給我們的環境帶來無窮的麻煩和災難。

果不其然,今天不論在世界最高峰珠峰的山巔、蒙古的高原湖泊,還是在茫茫的太平洋最深處的海底世界,甚至在人跡罕至的南極和北極海域,都發現有塑料污染的蹤跡。

聯合國前不久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從2004到2014年,全球塑料產量增加了38%,最近幾年增加的速度更是有增無減。

統計顯示,近些年來每年平均有500萬至1300萬噸的塑料垃圾,從都市下水道排入江河後被注入大海,或從大小船舶上直接傾倒入海。預計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的重量加起來將超過魚類的總重量。這些塑料垃圾幾經輾轉,很可能進入魚類、龜類等海洋生物的腸道內。

科學家們提醒說,塑料本身含有或附著在塑料上的化學物質,可能導致海洋生物中毒、不育甚至基因突變。在印度尼西亞和加利福尼亞的市面上,逾1/4的魚已經被塑料污染。比利時根特大學發出警示:一名海鮮嗜好者一年中所食用的海產品中,可能會包含超過1.1萬個微小塑料顆粒。

英國普利茅斯大學在去年8月對英國捕撈的鱈魚、黑線鱈、鯖魚和貝類等海產品進行研究,發現其中1/3體內都含有塑料垃圾。而海鮮食材一旦沾染了塑料污染,人類攝入的有關塑料的有毒化學物質的機會相應便大為增多,到頭來,人類如果大量食用有毒海產品,也會如同海洋生物那樣面臨著巨大的健康風險。鑒於魚類商品中微量塑料的潛在危害,歐洲食品安全局已正式向人們發出關注魚類食品安全的警告,甚至提出了「慎食海鮮」的警示。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在塑料垃圾中,除了我們熟悉的廢棄塑料袋外,其次還有佔大比例的廢棄塑料瓶。數據顯示,全球每分鐘售出100萬個塑料瓶,一年下來總數可達到5000億個,相當於每秒鐘消費2萬個塑料瓶。而這一數字到2021年預計還將增加20%。遺憾的是,目前僅有不到一半的廢棄塑料瓶被回收利用,其中僅有7%被再生利用製造成新瓶子,而大多數瓶子的下場都是混在垃圾中被填埋或流入海洋。這就意味著廢棄塑料瓶的增加速度遠超回收利用的速率。

這一驚人數字背後是當代世界對瓶裝水和飲料的需求——消費瓶裝水習慣始自西方,並隨著亞太等地區的城市化發展傳播到世界各地。此外,諸如外賣餐盒、煙頭、氣球、玩具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東西如果不加以妥善處置,都會對陸地和海洋環境帶來嚴重危害。

對於越來越嚴重的塑料污染,專家們已有共識:塑料污染危及地球上所有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繁衍的生物,可以說人類在生活中對塑料製品的過度依賴以及在生產過程中所做的過度的塑料包裝是極其危險的,所帶來的危機與氣候變化的威脅不相伯仲,因為塑料垃圾已經污染了幾乎整個地球,無論是在海洋還是在陸地都十分顯而易見。

2、太平洋北部「垃圾島共和國」,面積竟然相當於法國

每天地球上都會產生大量塑料垃圾,通過下水道進入海洋後並沒有消失——不斷流動的海流把它們聚集到一起,於是本來分散在各處的小塊垃圾堆最終抱成大團,而且越積越多,漸漸竟成了一個個漂浮的「島嶼」。由於普通塑料的自然降解過程長達數十年,科學家甚至在「垃圾島」上找到了製造於半個多世紀之前的早期塑料製品。

在地球上各海域中,塑料污染的重災區首推東亞海域。日本海里的塑料污染密度是世界其他地方的27倍。此外,加勒比海域的塑料污染也不容小覷。

另外,各大洋都有各自大小不一、寸草不生、臭氣熏天的「塑料垃圾島」,其中最大的一個「垃圾島」(主要由塑料垃圾構成)坐落在太平洋北部,平鋪開來,面積竟然相當於法國。

「垃圾島國」一角

為了喚醒人們對塑料污染的重視,環保主義者們靈機一動,決定讓該垃圾島成為一個合法的「國家」:「垃圾島共和國」,由此還戲劇性地向聯合國提出了申請。

據悉,目前已有超過10萬人申請成為「垃圾島共和國」居民,其中最有名的要算美國前副總統戈爾,此君也是「垃圾國」的第一位「榮譽居民」。他說,我們希望我們「國家」的面積越來越小,直至完全消失。保護海洋環境對地球人來說太重要了。

有趣的是,活動最初的兩位倡導者——廣告人休格斯和奧美達還像模像樣地給「垃圾島共和國」設計了一系列配套物品,包括國旗、護照、貨幣等,為的是讓其更「逼真」地當好「反面教員」。

為「垃圾島國」設計的貨幣,圖案多是受困於塑料垃圾的海洋動物

世界上所有國家都會使用風景名勝和名人、領袖作為貨幣的圖案,而「垃圾島共和國」採用的都是被塑料垃圾所困擾的動物形象,如被塑料帶纏繞得奄奄一息的海龜、胃裡沒有食物而只有塑料垃圾的海鳥,等等。這些被稱作「殘骸幣」的虛擬貨幣帶給人們的是深深的反省和苦苦的悔恨。

3、塑料垃圾的罪魁禍首塑料微粒,在南極海域也發現了它的蹤跡

所謂「塑料微粒」,指的是一般用作工業生產原料,直徑不到5微米的極為細小的塑料顆粒。不過在處理塑料垃圾、洗衣和車輛輪胎行駛過程中也會產生塑料微粒,專家警告說,這種超微型的塑料垃圾體積雖小,對地球環境和人體健康的負面影響卻是大大的,稱之為「罪魁禍首」也並不為過。

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海洋生物學研究者表示,有證據表明,海洋中的塑料微粒污染對生命體的成長、繁殖明顯有害。在實驗中只要把1%的實驗材料換成塑料,就會不同程度地直接影響實驗動物的消化、呼吸、生殖、血液循環乃至儲存能量的能力。

塑料垃圾無疑是產生塑料微粒的一大來源:一個塑料袋需要20年才能完全分解成塑料微粒,塑料瓶甚至需要450年時間。每個地球人平均每年「消費」大約60公斤塑料,北美和西歐居民甚至要超過100公斤。世界範圍內生產的塑料中大約有2%的最終的「歸宿」是大海,其分解產生的塑料微粒化學性質穩定,難以降解,將可能在大海里存在數百年以上。就這樣,海水就成為名副其實的「塑料湯」。沉浮其間的塑料微粒也將頑固地滯留在海水和海岸,持久地威脅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的生命。

更糟糕的是,有的塑料垃圾在污染陸地和海洋環境的同時,還會分解為比一般塑料微粒更為細小的超細微粒飄浮在半空中,經呼吸進入人類體內之後,危害堪比汽車尾氣。

前不久在南極進行第34次南極科考的我國科學家們,第一次在南極海域的海水中發現了塑料微粒的蹤跡。在人跡罕至的海域發現塑料微粒,說明塑料污染在全球範圍的「無孔不入」,這又增加了科學家們的擔憂。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在生蚝、扇貝、貽貝等海洋生物的腸道中,已經發現了塑料微粒的蹤影,那麼海鮮食客的肚子肯定也難保安全了。

專家們還重申,作為海洋環境中一種新型污染物,人類對塑料微粒對環境和人體的威脅的嚴重性的研究還停留在「初級階段」,但目前至少已能肯定,即便塑料垃圾被分解成超細的塑料微粒,卻仍無法被生物食物鏈有效地吸收,就這樣攜帶有毒物質進入食物鏈的每個環節,最終走上餐桌、進入腸胃、危及健康。

此外,海鹽等海產品也正在受到塑料微粒的負面影響。據馬來西亞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表明,從全球各地採取的幾十個海鹽樣本中,不含塑料微粒的僅有區區幾個。塑料微粒由此通過又一條渠道進入人體。

如果把塑料垃圾進一步分門別類,分解產生塑料微粒最多的首推合成化纖紡織品。目前大約60%的服裝的主要成分是化纖,一件化纖外套洗滌過程中可能會釋放大量塑料微粒,而一旦丟棄後分解產生的塑料微粒則更是多得多。歐盟研究表明,歐洲每年有約3萬噸化纖垃圾流入下水道。

也許許多人並不知曉,連化妝品中也含有大量塑料微粒。如牙膏中的藍色塑料小顆粒有助於清潔牙齒,但刷完牙後,這些小小的球狀塑料微粒很可能最終流入大海。另外,塑料微粒可以用來代替化妝品中的天然去角質材料,故普遍用於製造洗手液、香皂、泡沫浴、防晒霜、洗面奶、沐浴液以及去角質磨砂膏等皮膚去角質產品中,以起到清潔作用。

在一般情況下,污水處理廠無法過濾這些塑料微粒,於是這些物質往往便直接流入江河湖海,造成對水體的污染。僅在美國一地,每天約有8萬億顆塑料微粒進入水體,覆蓋面積相當於300個網球場。這樣人們在日常飲水時自然就會攝入看不見的塑料微粒。美國學者對來自五大洲多個城市的150份自來水樣本進行研究後發現,竟然有高達83%的樣本含有塑料微粒。這意味著在全球範圍,人類賴以生存的自來水的水源基本上都被塑料微粒侵襲了。

4、巴拿馬工程師用近170萬個廢棄塑料瓶,建成一條可居住120個家庭「塑料瓶村」

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尋覓重複利用廢棄塑料瓶的新途徑,其中包括:韓國人時興在廢棄塑料瓶中注入營養土或營養液來種花植草美化家園,日本人利用廢棄塑料瓶建造「塑料瓶菜園子」,蘇格蘭甚至出現了一家「塑料瓶公園」,種植的名花奇草有數千種之多,而更值得稱道的是總共耗去了10萬隻廢棄塑料瓶,為減輕塑料污染做出了貢獻。墨西哥人利用廢棄塑料瓶製作小船,既可當作遊船服務觀光客,也可在村鎮之間用於短途運輸貨物。德國健身者則喜歡往廢棄塑料瓶中裝入沙土並戲稱為「重槌子」——用來鍛煉腿腳肌肉或充作重物負重奔跑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有個法國農民在廢棄塑料瓶中注入不同顏色的水,做什麼?替代造價高昂的保齡球。

「塑料瓶村」的房子廉價又環保

英國的麥克熱博公司率先利用廢棄塑料瓶鋪路獲得成功。據介紹,大量廢棄塑料瓶在粉碎機里被碾碎後,再按一定比例拌入瀝青,鋪就的公路比傳統瀝青馬路不容易損壞,也更少出現坑窪。

而最富創意的也許要算巴拿馬工程師羅伯特·拜佐設計建造的「塑料瓶村」。他的計劃可謂一箭雙鵰:既回收了大量廢棄塑料瓶,同時又為當地貧民提供了住房。他在該國博卡斯德爾托羅省科拉松島開闢了一個面積約34萬平方米的「塑料瓶村」——裡面的建築全部由塑料瓶搭建而成。

不過他們在蓋房時,同樣也須先搭建鋼筋框架,然後用塑料瓶填充牆面並置入電線和管道,最後在塑料瓶牆面上刷上水泥。完成後的房子看上去和普通的房子外觀沒有差別。但這種建築具有降溫效果,能使室內溫度比室外低至少17攝氏度。

為了實現用二手塑料瓶建造一個村莊的目標,羅伯特自6年前就開始帶領他的支持者收集廢棄塑料瓶。據計算,興建一座家庭房大約需要14000個塑料瓶,而全村共120個家庭就可耗去將近170萬個廢棄塑料瓶,加上還得修建配套的社區中心、花園和瑜伽館,總共可耗去約300萬隻廢棄瓶子,總數相當可觀。

巴拿馬政府不無幽默地宣稱,「塑料瓶村」提醒人們: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

5、為減輕塑料污染,我們可以做的工作還是很多的

下面這些「舉手之勞」可大大減少塑料垃圾——

1、可降解塑料的製造成本略高,作為消費者,應積極接受價格稍高的環保塑料。如荷蘭化學家發明了一種以生態塑料製成的水瓶,用以替代傳統塑料瓶,這種生態塑料不是以石油而是以糖為原料製造的,可完全回收,而且比傳統塑料瓶的生產少排放多達70%的二氧化碳。

2、日常生活中減少使用塑料製品,比如塑料袋、塑料吸管,這雖然是老生常談,卻是最有效減少塑料污染的方式。

3、盡量多使用紙箱、布袋,不用塑料瓶、塑料袋。因為紙、布容易降解,而塑料很難。

4、使用可重複用的玻璃容器,比如買玻璃瓶裝的食品。

5、改變某些生活習慣,如減少外賣,帶上自己的飯盒打包,盡量不用一次性餐盒,等等。

6、嚴格垃圾分類,特別注重分離出塑料垃圾。

7、大部分塑料袋、塑料盒在使用過後如尚未損壞,仍可在清洗後再次使用。

8、絕對不能亂扔塑料垃圾,特別是向水體。(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羊城派

責編|葉子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羊城派 的精彩文章:

當一天「臨時獄警」,記者面對一堆難題
3月或迎來流感小高峰 專家:6個月以上兒童應儘早接種疫苗

TAG:羊城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