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冥王星為啥被請出行星行列?還有個歷史原因:或曾是海王星衛星

冥王星為啥被請出行星行列?還有個歷史原因:或曾是海王星衛星

關於太陽系有幾大行星的問題,常常還是聽到有些人說是九大行星,其實目前國際和學術界公認的是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然而僅僅在2006年前,人們還都認為太陽系有九大行星,而且25歲以上的人小時候學習的課本上也講的是太陽系有九大行星,因為還有個冥王星,但是在2006年的一次天文學大會上,冥王星被開除出了行星的行列,降級為矮行星,導致太陽系行星成了八顆。

那麼為什麼把冥王星踢出行星的行列呢?這裡就必須得說一下行星的定義了,行星通常的定義是指自身不發光,內部沒有核聚變反應,且環繞著恆星的天體。2006年8月24日,有世界多國天文學界科學家參加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通過了「行星」的新定義,這一定義包括以下三點:1、必須是圍繞恆星運轉的天體(繞恆星運行);2、質量必須足夠大,來克服固體應力以達到流體靜力平衡的形狀(球形);3、必須清除軌道附近區域,公轉軌道範圍內不能有比它更大的天體(獨立的軌道)。

冥王星直徑2360公里,的軌道大部分在海王星之外,主要為岩石和冰構成,體積為月球的1/3,質量為月球的1/4,被發現後就被認為是第九大行星。那麼冥王星為什麼被踢出行星的行列呢?科學家認為冥王星的軌道屬於太陽系外圍的柯伊伯帶,這個區域一直是太陽系小行星和彗星誕生的地方,而且由於冥王星的質量太小,上面的空氣非常少,這些都與行星相去甚遠,再就是冥王星的軌道,是橢圓形的,這是和其他行星最為不同的地方,所以就把它降級為矮行星了,但是目前把它單獨列為類冥王星星體。

但是另外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還有科學家認為冥王星曾經可能是海王星的衛星,1965年時,有天文研究人員發現一個軌道共振,就是在冥王星和海王星軌道之間存在一個最佳引力點,這個軌道共振能夠避免兩顆星球過於彼此接近,還有就是冥王星和海王星最大的衛星海衛一有著一樣不尋常的運行軌道, 也有相似的體積,海衛一的直徑是2706公里,比冥王星還大,其運行方式也比較特殊,這使得天文學家們聯想到在它們倆之間存在著某種歷史性的關係。

雖然也有科學家認為,海衛一原先也像冥王星一樣,是柯伊伯帶的天體,後來出於某種原因被海王星捕獲,但是也有不少科學家認為冥王星也曾經被海王星捕獲後來可能是受到別的天體的引力影響或者撞擊,才逃出了海王星的引力範圍,比如冥王星的衛星卡戎,直徑(1212公里)在冥王星的一半以上,體積和質量約為冥王星的1/6,一般認為冥王星不可能捕獲這麼大的衛星(所以也有天文學家認為冥王星應該是雙行星系統),它很可能是其他天體撞擊冥王星之後形成的,而冥王星之所以離開海王星,或許也和這種撞擊有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