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太行」研製考:如何通過海外代購成功購買CFM-56發動機?

「太行」研製考:如何通過海外代購成功購買CFM-56發動機?

【文/觀察者網風聞 胡謅施佬】

這個是太行發動機系列的第一篇,作為中國第一款研製成功的國產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這傢伙身上的爭論可能和他最早裝機的殲 -11系列一樣多,不過對於筆者來說,執著於所謂的爭論缺乏意義。筆者整理的,是太行系列研製中的一些少有人提及的邊角故事。

說起太行的的研製,其技術來源一直是頗受關注的一個問題,原因也很簡單,作為中國第一種走完全程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太行發動機的核心機技術與美國的CFM-56渦扇發動機關係匪淺,而後者的核心機正是美國F110、F101兩款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動力。從F-14D到F-16再到B-1B甚至還有換髮以後的KC135,這一款幾乎撐起了美國海空軍半邊天的核心機,無論是技術上還是性能上,都是足夠先進的。

「啊!殲-15!殲-10!運-20!轟-20!」那時的科研工作者當然不知道這些編號意味著什麼,但是這一核心機吃遍天下的划算買賣,無論是誰都覺得必須要干它一炮

當然肯定有不少人認為所謂的美國的核心機我們吃不透,導致了太行後來那啥啥的拖延,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不過對上世紀70年代末還停留在渦扇6搞不定階段的中國航發工業而言,F110級別的核心機,只要能搞到,那想辦法吃透絕對是追求先進技術的執著選擇。

在渦扇6都很勉強的情況下,想要吃透一個F110級別的核心機的技術很難,但是如果你吃下去,你就能得到那樣的先進發動機。如果你連吃都不想吃,那請出門左轉,R-29渦噴等著你

既然這都說定了,那接下來的問題就好辦了:啥時候整發動機來看看呢?

有關新中國引進CFM-56發動機,長期以來流傳著一種一度讓施佬都掉進坑了的說法:我國是在引進波音737的過程中「偶然」引進了CFM-56渦扇發動機。別說,這一說法還有鼻子有眼的,說什麼我國低估了西方先進渦扇發動機的壽命,所以額外訂購了一批CFM-56,然後因為用不上所以改作科研了云云……然而其實並沒有這麼一回事。

按照TG的性格,能不花冤枉錢肯定不花,還自己多買一批發動機?一個發動機值多少錢知道不知道?給施佬一個發動機錢夠施佬白寫好幾年了!

原因是啥呢?波音-737是從300型以後開始配備CFM-56發動機的,而波音737-300的原型機下線是1984年1月17日,第一架中國民航購買的波音737-300回國的時間是在1985年11月28日,1986年1月才開始運營。要是按照這段子說的要用一陣再想到拿CFM-56去科研,那不得1987年以後才得啊?

中國之前引進的波音737-200都長這樣,JT-8D這種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的性能也沒好到哪兒去

但是恰好在「太行」發動機的時間線上,1987年「太行」都已經正式立項了。要這時候才拿來實機的CFM-56,那豈不是在此之前中國航空工業這對著一堆紙面材料就完成了發動機核心機的測繪、分析和預研工作?

1985年11月歸國的中國第一批波音737-300屬於中國雲南航空公司,這個時間點對於87年立項的「太行」來說實在是太晚了

實際上,早在1979年夏秋之交,航空工業部門便已經提出在繼承渦扇6發動機的的低壓段和加力燃燒室(當然最後的「太行」都沒繼承了)的技術基礎上,借鑒國外核心機結構和「型號派生法」研製新一代大推力渦扇發動機的想法,並且在那時候就鎖定了GFM-56這種家族血統是大推力軍用渦扇,「派生型號」又是民航渦扇的產品作為主要的借鑒參考對象。1985年秋天左右,有關CFM-56的結構測繪和分析研究就基本告一段落。而這時候第一架中國買的波音-737客機還在美國呢。所以說靠買737順便來的發動機研製「太行」核心機,這自然不可能嘛,所以這個段子,其實就是假的!

總不能凡事都和運十一樣,期待著有巴基斯坦客機在地上報廢了之後給咱吃瓜落兒吧

那麼問題來了,這幫助中國航發人突破三代發動機技術難關的CFM-56,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答案也很簡單,專門派人去買的唄?

這不廢話么……也沒人白給你啊

幾乎沒有人提起的一件事情是,1979年11月22日,黎明廠的總工程師和計劃處、質管處的同志組成的考察團就從瀋陽出發,啟程赴美國考察,同時洽購CFM-56渦扇發動機。

工程師談事兒,質管處驗貨,計劃處的同志……自然是負責砍價的了

這個時間點似乎也沒什麼吧,畢竟CFM-56這款發動機1974年就開始試車了,作為一款信息可以公開報道的民用發動機,中國這邊的航發研究人員不可能不知道這一款發動機的存在。

雖然發動機本身你不一定能見著,但是美國人在研製發動機這事兒,勤快地買軍事雜誌總歸是能知道的

但是如果你和施佬一樣知道另一件事,你十有八九也會和施佬一樣震驚了。

CFM-56得到美國和歐洲航管發放的適航許可證的時間,是1979年11月8日。

這是奪么地巧合啊!你一來我們家我們家就上新了,還不趕緊買一個?

也就是說,在當時那樣信息流通不發達的情況下,中國的航空工業從業人員只花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在獲得CFM-56拿到適航證的消息後,做出決定購買該型發動機並且付諸行動。無論在當時還是現在,這樣的決策和行動速度都是相當快了。

看!通用上新了!趕緊去買!

這也表明,中國這邊幾乎是「盯」著CFM-56的研製進度,所以才在幾乎是第一時間就提出了購買意向。

不盯著不行啊,國產新戰機到90年代研製成功的時候,總不能真拿個渦噴15對付事兒吧?

當然,買這玩意兒你當然不能明晃晃說「老子買這個就是回去搞咱們國產戰鬥機用的渦扇的」,那就算是中美關係蜜月期,美國人再老實巴交也不能賣你,這時候幹這種事兒雖然不至於要靠偷靠騙靠搶,但多少不能夠太高調。

這時候,「代購」這個職業的重要性,就現出來了。

當代代購和當年代購那可是完全不一樣,當年那個~搞不好就得叫買辦

當時代購可不是現在這樣,淘寶一開,旺旺一聊錢一轉賬就能搞定的。不僅需要國內單位和海外信得過的經辦人取得聯繫,還得需要懂事懂行的中間商想協助(畢竟買發動機的手續遠比買包和化妝品複雜)。經過洽購和「代購」,中國最終通過加拿大的中間商,向通用電器公司購買了兩台CFM-56發動機,並於1981年秋天運到加拿大,隨後又從加拿大運回中國。

歌星廠美國海淘加拿大代購了解一下了啊!

可以說,在「太行」研製的決策階段,獲得CFM-56發動機實機作為最為關鍵的一項工作,從決策到最終成型可以說是一氣呵成,為項目的順利推進節省了大量時間。這也是為什麼施佬對「太行」發動機研製決策階段一直有極高的評價的原因。

對於在航發領域落後並且需要追趕的中國而言,每一步路的決策都至關重要

當然,等到CFM-56發動機回國,正式開展研製,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的精彩文章:

俄防長證實蘇-57戰機飛赴敘利亞進行測試,僅僅兩天就回國了
世界最強核潛艇要出新型號,垂髮更多火力更猛

TAG:觀察者網軍工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