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打贏抗日戰爭的三根戰略支柱

打贏抗日戰爭的三根戰略支柱

打贏抗日戰爭三根戰略支柱

抗日戰爭,中日實力對比懸殊,中國之所以能戰勝強敵,挽國家於危難,三種戰略思想起了很大作用。

其一是毛澤東的《論持久戰》,它客觀地評價了戰爭的局勢,為國家指明前途,為民族找回必勝的信念。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志氣。抵制國內存在的"亡國論"和"速勝論"的思潮,制訂了指導抗日戰爭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和人民戰爭的戰略戰術。建立和鞏固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它揭示了抗日戰爭發展的基本規律(敵強我弱、敵小我大、敵退步、我進步、敵寡助、我多助),論述了只有實行人民戰爭,才能贏得勝利的思想,闡明了抗日戰爭作戰的形式上,主要是運動戰,其次是游擊戰。

其二是蔣百里的《國防論》。蔣百里1901年在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留學。1906年留學德國,回國先後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及代理陸軍大學校長。1937年出版了軍事論著集《國防論》,回答了中國如何在軍事上戰勝日本。最重要的一條思想是引導日軍改變由北向南的進攻方向,迫使日軍沿長江由東向西進攻,從而充分利用沿江的山地與湖沼地利,抵消日軍兵器訓練方面的優勢;將日軍拖入中國地勢的第二階梯邊緣與敵對峙,在湘西一帶如日軍決戰的思想。蔣百里雖然在1938年早逝,但他的思想得到國民政府的踐行,中日的戰爭發展,幾乎完全按照他的預料進行。

其三是蔣介石的「苦撐待變」思想,它回答了中國如何在外交上戰勝日本,實際上,蔣介石也不是要消極等待,而是主動促變,他派胡適到美國做大使,胡適利用自己在美國的影響,積極開展遊說公關,爭取美國站在中國正義一邊,並最終促使美國改變對日政策。他還派蔣百里到德國和歐洲,為抗戰初期得到德國軍援,起到很大作用。

《孫子兵法》中說:「上兵伐謀」。中國人在抗日戰爭中很好地踐行了這樣思想,贏得了歷史上最為關鍵的一場戰爭。

一碼不掃,

可以掃天下?

您輕輕點撥,我心領神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新眸 的精彩文章:

極簡極全道家思想史

TAG:歷史新眸 |